学术投稿

偏头痛性眩晕研究进展

谢溯江;贾宏博;武留信;张素珍

关键词:偏头痛性眩晕, 相关性, 良性复发性, 前庭, 病例研究, 同义词, 学者, 概念, 病因
摘要:通过过去几十年的一系列病例研究,提出了一类在病因上与偏头痛有关的眩晕综合征[1-12],这类综合征的同义词包括良性复发性眩晕(benign recurrent vertigo)[1,2]、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migraine-related vestibulopathy)[7]、偏头痛伴随的头昏(migraine-associated dizziness)[4,6]、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8]以及偏头痛相关性眩晕(migrainerelated vertigo)[10-12]等.Neuhauser等[9,13]提出了更全面的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的概念,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13-24].
中华耳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耳道癌8例

    目的 探讨早期外耳道癌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6年1月的8例早期外耳道癌(鳞状细胞癌6例,基底细胞癌2例).结果 8例外耳道癌采用外耳道全切除术,6例术后加用放射治疗.3例鳞癌在术后半年至一年复发,行乳突切除术或颞骨次全切除术,1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88%.结论 彻底切除肿瘤,辅以术后放疗是早期外耳道癌的治疗选择.

    作者:朱旭;韩红威;蔡秋颖;宋文;刘万雳;胡延红;刘天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双侧中、内耳畸形伴单侧内耳前置1例报道

    先天性耳聋的儿童中,约有20%存在内耳畸形,而内耳畸形中又有65%两侧均有畸形[1].自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广泛开展以来,对内耳畸形的报告亦逐渐增多.除了常见的中、内耳畸形外,我科近收治1例双侧中耳、耳蜗畸形伴单侧耳蜗前置患者,查阅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卫;丁元萍;张建基;荣宝刚;许安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影响耳鸣治疗的部分相关因素——微波+丹参治疗法

    目的 评价影响微波丹+参治疗对耳鸣治疗效果的部分相关因素,为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更好地判断病人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我科诊治的80例耳鸣病人,给予患耳微波理疗(9370 MHz)及静脉注射丹参治疗,用VAS法(线性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定耳鸣的严重程度及改善情况.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通过多变量分析方法研究患者年龄、耳鸣病程、患者主观耳鸣频率,患者高频听力水平与患者耳鸣改善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拟合多元回归方程.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 本组验80例患者中,患者耳鸣改善分值平均为0.5795±0.3485.患者年龄与改善分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303(P=0.006);耳鸣病程与改善分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443(P<0.001);患者主观耳鸣频率与改善分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075(P=0.511),高调耳鸣患者改善分值较低调及中调耳鸣患者相对较小;患者4 kHz听阈与改善分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175(P=0.120);患者8 kHz听阈与改善分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125(P=0.270).结论 (1)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耳鸣治疗后改善程度越小;(2)耳鸣的频率特性与耳鸣治疗效果无线性相关趋势,但感受到高调耳鸣的患者治疗效果与感受到低中调耳鸣的患者相比相对较差;(3)患者高频听力水平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汪轶婷;金晓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在小鼠内耳的表达与意义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17β-HSD10),又称短链-3-羟酰辅酶A脱氢酶(SCHAD),是位于细胞线粒体的多功能酶,参与能量代谢及激素的代谢等,在大脑的发育和老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异常时可影响神经元的能量代谢及自由基的产生,促进神经元的凋亡,导致一些神经系统疾病[1].本文研究小鼠内耳中该蛋白的存在与否及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内耳退行性病变的可能作用.

    作者:林昶;严世都;汪晓锋;张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74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治疗的临床观察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容易感染及复发.我院于2002年至2004年期间,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耳前瘘管174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利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耳蜗血管纹上皮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

    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位于蜗管外侧壁,为代谢活跃的上皮组织,具有分泌K+和吸收内淋巴液电解质的功能,并产生内淋巴正电位.内淋巴中高浓度的K+聚积及内、外淋巴液中K+循环是维持耳蜗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基础.本文就血管纹上皮细胞的相关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离子通道、K+循环的机理及血管纹上皮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蒋腊梅;王树辉;伍伟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水杨酸钠慢性给药对小鼠下丘核神经元超微结构及听反应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水杨酸钠给药对小鼠下丘核神经元超微结构及听反应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成年健康昆明小鼠分对照组、水杨酸钠给药组(450 mg.kg-1.d-1)和水杨酸钠(450 mg.kg-1.d-1)+利多卡因(10 mg.kg-1. d-1)组三组进行实验.经腹腔注射给药,15 d后进行检测.采用透射电镜观测下丘核超微病理学改变;采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技术研究下丘核区神经元在水杨酸钠给药后强度-发放率函数、强度-潜伏期函数和频率调谐曲线的变化.结果 (1)水杨酸钠给药使下丘核神经元超微结构,如胞核、核周间隙、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胞浆内部分线粒体等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性;水杨酸钠+利多卡因给药后下丘核神经元细胞核、核仁、线粒体等病变较水杨酸钠给药组明显减轻.(2)与对照组比较水杨酸钠给药使发放率函数不规则类型、潜伏期函数非单调型和宽阔型神经元调谐曲线类型明显增加(P<0.01,P<0.01,P<0.01);水杨酸钠+利多卡因给药可明显逆转水杨酸钠引起的上述听反应特性的改变.结论 水杨酸钠引起下丘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的物质基础可能就是源于水杨酸钠对下丘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利多卡因对这种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尹时华;唐安洲;仁毅;谭颂华;陈平;蔡红武;谢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偏头痛性眩晕研究进展

    通过过去几十年的一系列病例研究,提出了一类在病因上与偏头痛有关的眩晕综合征[1-12],这类综合征的同义词包括良性复发性眩晕(benign recurrent vertigo)[1,2]、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migraine-related vestibulopathy)[7]、偏头痛伴随的头昏(migraine-associated dizziness)[4,6]、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8]以及偏头痛相关性眩晕(migrainerelated vertigo)[10-12]等.Neuhauser等[9,13]提出了更全面的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的概念,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13-24].

    作者:谢溯江;贾宏博;武留信;张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86例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 研究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 以结构性访谈的形式,对以主观性耳鸣为主诉的186名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纯音测听、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检查.结果 患者年龄以51~60多见,其次为31~40岁以及21~30岁.耳鸣侧别与听力损失更重耳显著相关.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人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结论 总结186名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人口特征和临床特征,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俞晴;宋为明;马芙蓉;李爱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腭肌阵挛性客观性耳鸣

    耳鸣是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根据是否能被患者之外的人感知或记录到,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耳鸣,大多数是主观性的,客观性少见.客观性耳鸣是指能被患者及他人感觉到的一种声音感觉,又称他觉性或振动性耳鸣,诱发因素有肌源性、血管源性、咽鼓管异常开放等[1].其中肌源性耳鸣是由镫骨肌、鼓膜张肌、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等异常运动所致,睡眠和麻醉状态(不予肌松剂)耳鸣常不能停止,但在发音、张嘴和吞咽时可暂时停止[1].

    作者:刘军;韩冰;韩东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72 h内)的非波动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我科1990年起应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或口服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2006年7月起,我科尝试用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卫;邱建新;张琨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e-Ne激光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性化脓性中耳炎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多见.放射治疗是首选方法,但放射治疗后由于电离辐射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继发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1994-2004年利用He-Ne激光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化脓性中耳炎,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超洋;宋江顺;谢壮志;沈国民;关志华;陈立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耳声发射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s)患者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的特征和低氧血症对听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59例已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实验组,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26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氧分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POAE反应幅值与动脉氧分压具有显著相关性;实验组各频率反应幅值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缺氧是COPDs对听功能影响的基础,作用部位可能主要在耳蜗;DPOAE反应幅值能反映缺氧COPD患者听功能的微小变化.

    作者:葛振民;贾小青;孙铭钏;宋砾铭;宋丽;陈志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耳鸣的现代医学影像检查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CT和MRI等现代影像技术为耳鸣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弥补了传统影像学在耳鸣诊断上的局限性,成为耳鸣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之一,且应用范围仍在不断延伸.耳鸣的现代影像学检查除了可直接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性质外,还可利用代谢、示踪等功能性方法间接提示神经系统的病变.耳鸣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在耳鸣的检查上也各有特点,相互之间又可互相弥补和印证.

    作者:梁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冷热气试验错向和错性眼震分析

    目的 分析冷热气试验错(反)向或错性眼震产生、特征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眩晕门诊近2年全部前庭功能检测资料中的冷热气试验、自发性眼震(SN)结果.病例入选标准:冷热气试验诱发眼震具有错向或错性者.结果 入选病例55例/60耳.53例/58耳前庭周围性眩晕者的冷热气试验存在水平错向眼震,其中38例/41耳为鼓膜穿孔者(活动期慢性中耳炎或外伤性穿孔),另15例/17耳无鼓膜穿孔;前庭中枢性眩晕者中2例/耳存在垂直性错性眼震,均为脑干梗塞患者.与鼓膜穿孔相关者,36例/39耳在热气试验出现且17耳的错向眼震具有双相特征,2例/耳出现在冷气试验,慢性中耳炎静止期耳冷热气试验无错向或错性眼震;水平错向眼震无鼓膜穿孔者均伴有3.5°/s~7.3°/s的SN,固视时SN减弱或消失,消除固视后出现或加强,强度均大于冷热气试验眼震.结论 与前庭中枢性病变比较,活动期慢性中耳炎热气试验容易出现错向眼震;其他前庭周围性病变伴有较强SN时,冷热气试验也可呈现为错向眼震,这些错向眼震不是中枢性错向眼震.

    作者:陈太生;宋伟;马元煦;鲁宏华;傅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其它疾病误诊为突发性聋25例分析

    突发性聋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1].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之一,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发生误诊.分析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以突发性耳聋为主诉或首发症状的156例住院患者,发现其他疾病误诊为突发性聋者25例,误诊率为1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周海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我科收治的34例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复发病例,面神经受累7例.34例中4例行单纯放射治疗;30例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和侵犯范围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其中26例行术后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50~60GY.结果 本组34例.术前面神经未受侵犯的27例中,术后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面瘫,其中5例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1例不全恢复.4例行单纯放射治疗者,1例早期病例存活61个月,其余3例分别在治疗后12、23以及31个月复发死亡.4例行单纯手术治疗者,2例早期病例分别存活62、72个月;另2例拒绝术后放疗,分别存活24、61个月.行手术加术后放疗的26例中,3年生存率为53.2%,5年生存率为43.5%,复发多在2~5年内.结论 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针对不同的病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提高疗效、保留功能和外观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净芳;刘业海;杨克林;段茂利;张琨龄;杨见明;沙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耳鸣治疗中咨询问题和模式的建立

    耳鸣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和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人群中耳鸣的患病率高达10-15%,而其中80%的人可不需要进行临床上的治疗或干预,但患者对耳鸣的容忍性却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有效的咨询又可使很多患者的耳鸣症状得到缓解,因此,系统全面的耳鸣咨询被认为是耳鸣治疗和康复中极其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咨询的方式在临床医生之间由于医生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理念等不同而差异很大.为此,本文从耳鸣咨询的目的和作用、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后就建立临床耳鸣咨询的模式提出一套方案.

    作者:黄治物;常伟;李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耳鸣患者的非听觉问题

    严重耳鸣常常与一些非听觉问题相伴随,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失眠等.有研究表明这些非听觉问题往往是影响耳鸣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鉴于目前尚缺少根治耳鸣的有效办法,正确识别和处理耳鸣患者的非听觉问题就愈加成为耳鸣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椐指征适当使用有关药物和进行恰当的心理治疗常常可以有效地缓解耳鸣病人的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诊治严重心理疾患常常需要有关专业人员的参与,耳科人员的职责应当包括及时识别这类问题,并及时取得有关专科的协助.

    作者:石勇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因的改变与噪声性聋的易感性

    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世界性七大公害之首.噪声性听器损伤是工业、建筑业、军事、交通和娱乐业等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和听力致残因素.噪声性聋的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聋,约占临床听力损伤的三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噪声性聋的发病率已成为当今听力学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研究发现,噪声性聋的发病存在环境和基因双重因素.

    作者:杨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