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坏死因子与眼部疾病

张士胜;王康孙;李贵仁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排斥反应, 生物学作用, 生物学活性, 免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组织损伤, 眼部疾病, 角膜移植, 介质
摘要:肿瘤坏死因子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在眼部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组织损伤、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本文就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生物学作用以及在眼部疾病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综述.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坏死因子与眼部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在眼部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组织损伤、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本文就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生物学作用以及在眼部疾病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士胜;王康孙;李贵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13 顽固性鳞状脉络膜视网膜炎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与角膜损伤修复

    角膜基质细胞凋亡影响着包括屈光性角膜手术在内的损伤修复过程.本文就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概况,相关基因以及影响细胞凋亡发生的局部微环境,细胞凋亡的意义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琼;胡燕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11 Elschnig珍珠样后囊膜混浊自发消退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性手术的进展

    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性手术的特点是术中不穿透前房,房水通过剖切的菲薄的滤过膜渗出,避免了穿通性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本文就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性手术的发展、房水引流原理、基础手术技术及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冀建平;叶天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原发眼眶炎性假瘤的病理组织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眼眶炎性假瘤是原发于眼眶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为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成熟细胞的浸润和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分为硬化型、肉芽肿型、血管炎型及嗜酸性细胞增多等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感染、自身免疫及免疫反应等学说.本文就眼眶炎性假瘤的病理及其亚型、发病机制等进行综述.

    作者:史季桐;孙宪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研究进展

    角膜基质环植入手术是一种即将兴起新的矫正近视眼的屈光手术,其区别于当今流行的屈光手术如RK、PRK和LASIK手术的主要特点在于该手术具有不损伤角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手术操作方式的可逆性.尽管目前其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但据其所取得初步临床效果,已令人感到鼓舞.为此,本文就目前角膜基质环植入手术有关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马建民;李志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青光眼患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白内障与青光眼的关系密切,两种疾病往往互为因果,手术也比较复杂.手术既要摘除白内障提高视力,又要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本文就近年来青光眼患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欣华;刘奕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黄斑裂孔手术治疗现状

    近年来,随着黄斑裂孔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后的闭合率约达90%以上,视功能亦有相应的改善.黄斑裂孔手术中,生物辅助剂和内界膜剥离等技术不断被采用.但这些技术本身对于黄斑裂孔的闭合率及对术后视功能的影响,不同文献报道中尚有争议.本文对黄斑裂孔手术治疗的现状、视功能预后、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其存在的分歧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作者:卢海;陈惠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玻璃体超微结构与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是眼球的主要组成部分,玻璃体液化在许多眼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有关玻璃体的超微结构及玻璃体液化的机制知之甚少.了解玻璃体的结构组成,不仅能理解疾病的发病过程,而且有助于疾病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欣华;刘奕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过氟氢菲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过氟氢菲(Perfluoroperhydrophenanthrene,PFPh,又名Vitreon)液体,以其比重大、表面张力大、屈光系数与玻璃体极为接近,不溶于水和血液,光学透明,易注入和取出等特性倍受关注.是一种新近被有关专家关注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液体操作工具和短期眼内填充物,属于过氟化碳液体家族中的一种.现就Vitreon的特性、术中应用以及术后眼内填充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永浩;吕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特发性黄斑裂孔诊断研究新进展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老年人视力丧失严重的眼病之一.临床确定黄斑裂孔的分期及发展是困难的,而准确的诊断及分期对确定手术时机及阻止永久性视力丧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黄斑裂孔的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杨新吉;陈惠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12 玻璃体内注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新近发生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眼弓形体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刚地弓形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可通过免疫介导引起局灶性坏死性视网膜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炎,即眼弓形体病.是免疫健全人群中眼后部葡萄膜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在艾滋病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本文对近年来在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高艺;胡世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眼睑皮脂腺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研究进展

    睑板腺癌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各异,病理表现及组织学分类多样,临床预后差,容易复发、转移.本文就睑板腺癌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生物学特征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宁东;李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角膜缘干细胞缺陷为特征的眼表泪液病及其治疗进展

    近年来,由于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眼表泪液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常见病并受到重视.本文从角膜缘干细胞和眼表泪液病的概念以及上皮移植、角膜缘移植和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以角膜缘干细胞缺陷为特征的眼表泪液病及其治疗进展.

    作者:才瑜;李美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