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卡前列甲酯栓与海藻棒在宫腔镜手术前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收治宫腔镜手术者9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A组)、卡前列甲酯栓组(B组)和海藻棒组(C组),比较三组效果。结果:A组宫腔镜下清晰率显著高于B、C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C组(P<0.01),且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宫颈软化率及手术成功率均显著高于 B 组(P<0.01),且 A、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未见不良反应,而B、C组均有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在宫颈手术前扩张宫颈的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成功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孔熙;杨勋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阻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研究组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经脐单切口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86例,给予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86例患儿均手术成功,切口感染1例,其余患儿切口瘢痕隐蔽,疗效显著。结论:经脐单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疗效显著,美容效果较好。
作者:王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食管癌患者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效果。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100例,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均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住院天数多于中年组,中年组住院天数多于青年组(P<0.05)。3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青年和中年患者,且青年和中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均优于老年患者,但安全性是相同的。
作者:李德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400例,分为E组和E+X组,E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E+X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E+X组总有效率,QOL评分、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E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作者:尚桂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血压(BP)及RA、AngⅡ的影响。方法:收治RH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试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BP,RA和AngⅡ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D联合HDF治疗RH患者,可有效清除血浆RA和AngⅡ,降低患者BP,疗效显著。
作者:杨鹏;贺理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玉米须治疗子痫前期轻度与重度的效果。方法:将子痫前期轻度孕妇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对照组,收治子痫前期重度孕妇53例为治疗组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玉米须水煎代茶饮,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2(P<0.05)。结论:玉米须对子痫前期轻度的治疗效果显著,自然分娩率提高。
作者:阿同古丽;刘华;金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镇静深度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56例,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镇静深度,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术中BIS维持在40~49,B 组维持在50~59,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在拔管1 h、拔管3 h及术后1 d时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A组在拔管1 h、拔管3 h时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 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 B 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BIS维持在40~49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小,术后苏醒快。
作者:杨廷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收治门诊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凌云;陈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收治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和 NIS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杨洪;周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脏移植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收治肾脏移植手术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49±0.32)h,移植肾在14 min 内泌尿,平均尿量(649.38±100.13)mL。②68例患者中,51例血压稳定,9例血压上升,8例血压下降。③2例出现肺水肿。结论:在肾脏移植术实施前,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麻醉方案,提高麻醉成功率,为手术的进行提供条件。
作者:庞春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测定方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抗体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体检的正常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抗甲状腺抗体,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Ab)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Ab)检测结果方面,CLIA法与RIA法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清抗甲状腺抗体的测定,采用CLIA法与RIA法都能取得较好的检测结果,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必要时联合使用。
作者:张增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SOD、MDA的影响。方法:SD大鼠53只,首先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43只。通过高脂饮食诱导的方式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第2周起每隔1周随机处死模型组中1只大鼠观察造模情况,于4周后确定造模成功,处死正常组10只,剩余40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胆宁片组、绞股蓝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各组分别予以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治疗。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色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胆宁片组能有效改善大鼠肝脏病理学状态(P<0.05);与模型组比较,胆宁片组大鼠血清中的血脂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P<0.05);胆宁片组肝组织MDA含量下降(P<0.01)、SOD含量升高(P<0.01),其中在升高SOD方面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及绞股蓝组(P<0.01)。结论:胆宁片对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江娜;张金华;王湘宁;刘志平;徐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收治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肥胖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观察组患者软腭的面积、体积,口咽部气道的截面积、前后径、体积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软腭的体积与AHI、BMI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客观、准确地描述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疾病症状,且软腭体积增大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杜良国;黄博;杜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智商、操作智商及语言智商评分和韦氏记忆量表(WMS)的短时记忆、记忆商数、长时记忆及瞬时记忆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安俊芳;郑鸿伟;彭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血脂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TG、TC、LDL-C、HDL-C等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4例桡骨头细微骨折患者均行X线正位、侧位、斜位摄片与CT影像学检查,比较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对桡骨头细微骨折的检出阳性率。结果:初次检查情况比较,X线斜位摄片与CT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正位、侧位摄片(P<0.05);复检情况比较, X线斜位摄片与CT的检出阳性率也高于X线正位、侧位摄片(P<0.05)。结论:X线斜位摄片与CT对桡骨头细微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为早期确诊与及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其中X线斜位摄片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检查费用更低。
作者:林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患者给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大隐静脉主干治疗的位置硬化闭塞效果显著,血流信号未见到。结论:超声引导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效果,其创伤小,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随访效果明显。
作者:林顺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颈静脉孔区原发肿瘤病变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收治静脉孔区原发肿瘤病变患者10例,分析CT和MRI对鉴别肿瘤的优势和局限等。结果:6例颈静脉孔均匀性增加,4例呈现偏心性增加,增大呈椭圆形6例,圆形3例,不规则形状1例;CT结果显示骨质为吸收性破坏7例,浸润性破坏3例;在纵向生长方面,MRI显示6例,而CT显示2例,神经鞘瘤患者6例中MRI显示3例,而CT仅显示1例。结论:CT和MRI在颈静脉孔区原发肿瘤中具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可以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方法:收治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36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毛刺征发生率、分叶征发生率、空泡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较高。
作者:王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