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挫伤性前房积血112例临床分析

雷方

关键词:眼挫伤, 前房积血, 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12例(112眼)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治疗,方法是双眼包扎,半卧位,制动休息,止血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等的应用,有的作前房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积血吸收时间:Ⅰ级1~5天,Ⅱ级6~10天,Ⅲ级和Ⅳ级11~20天.积血吸收后视力:0.05以下6例,0.05~0.111例,0.2~0.3 9例,0.4~0.6 10例,0.7~0.9 25例,1.0以上51例.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多少有关,也与挫伤的程度有关.并发症少和治疗早者,视力恢复较好.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经泪囊切开逆行探通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目的评价泪小管断裂时经泪囊切开,逆行探查泪小管鼻侧断端吻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93例(93眼),上下泪小管均断裂11例(11眼),先采用注气或注液法、直视法、试探法、探通法等均不奏效时,即改为泪囊切开法,经泪囊切开逆行探查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进而行泪小管吻合术.结果104例均经3月至5年以上的随访,自觉不流泪,冲洗泪道通畅者96例(92.30%);自觉轻微流泪,冲洗泪道通而不畅者6例(5.77%);流泪,冲洗泪道不通者2例(1.93%).结论泪囊切开法找到泪小管断端准确率高.

    作者:张辉;张长河;信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前房角金属异物漏诊6年一例报告

    1病例患者男,42岁.农民.住院号:4216.于2003年11月30日,因右眼视力突然减退1天入院.患者6年前在劳动中.

    作者:宋维俭;王晓杰;孟凡东;宋维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外伤性白内障经小瞳孔超声乳化手术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伴有小瞳孔及虹膜前或后粘连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30例(32眼)外伤引起的陈旧性虹膜前、后粘连及小瞳孔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利用虹膜拉钩,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和拦截劈裂法乳化晶状体核,通过4~5 mm大小的瞳孔完成手术.结果所有病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获得生理性圆形或近圆形瞳孔.无一例后囊破裂,无一例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械治疗外伤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轩伟;闫亦农;严灿荣;廖海兰;宋洪妮;郑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丝裂霉素C与青光眼滤过手术后低眼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引起低眼压的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的106例(118眼)进行1~6月(平均3.5月)随访观察.结果94例(106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11例(11眼)术后眼压低于5mmHg(1mmHg=0.133kPa),1例(1眼)术后发生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结论MMC的广泛应用,是目前造成青光眼术后低眼压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MMC的应用指征,选择用量及作用时间,巩膜瓣的相对密缝和可调缝线等可以减少术后低眼压的发生.

    作者:熊凤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挫伤性晶状体后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挫伤性晶状体后脱位治疗的2种手术方式及特点,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眼挫伤所致晶状体后脱位并经手术治疗的27例(27眼)的病例资料,按照摘出晶状体的不同术式分为2组,对伤眼术前的临床表现、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和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两种术式治疗的病例全部成功摘出了后脱位的晶状体,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8.3月,23眼(85.19%)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挫伤性晶状体后脱位的手术应根据脱位的情况、核的硬度以及眼前后段的状态,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秦波;赵铁英;黄丽娜;姜德咏;古洵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不同骨窗位置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中不同骨窗位置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在198例手术中采用不同的骨窗位置,术后随诊,观察泪道阻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诊1年,第1组(高位组)术后再堵塞34例(31.78%,34/107),第2组(低位组)术后再堵塞7例(7.69%,7/91);两种不同方法术后泪道再阻塞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位置较低的骨窗术后发生再阻塞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陈震;李林;杨安怀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133眼)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随访观察3月至3年1月.结果128眼治愈,5眼复发(3.76%).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惠;张曼萍;王玲;郑云燕;邓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外伤性眼内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因外伤性眼内炎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21例(21眼),其中硅油填充18眼,C3F8填充2眼,无填充物1眼.术前视力光感至0.1.眼压平均为7 mmHg(5~25mmHg)(1mmHg=0.133 kPa).平均随访18月(3~43月).结果术后视力无光感至0.8,视力提高15眼(71.43%),不变4眼(19.95%),视力下降2眼(9.42%).眼压平均为18 mmHg(10~22 mmHg),显著高于术前眼压(P<0.05).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炎性渗出(19眼),术后短暂高眼压(4眼),视网膜脱离(3眼),眼球萎缩(2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颜华;陈松;于金国;韩金栋;崔靖;李军;许瀛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眼睑木质异物存留8年一例报告

    1病例患者,男,40岁.于8年前在修房时左眼睑内眦部上方被木板刺伤.当时在某院外科行清创缝合术.2月后伤口处红肿流脓,用药后好转.

    作者:曹冠军;曹治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后巩膜加固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对36例(60眼)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随访2~5年,平均2.5年.结果33眼提高了裸眼视力,40眼提高了矫正视力,50眼屈光度未再发展.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增强眼球后部球壁的抵抗力,防止眼轴向后延伸,有稳定屈光度远期效果.是目前阻止高度近视发展唯一有效方法.

    作者:黄琼球;甄玉贤;杨万初;朱君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儿童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佳时机.方法42例64眼全部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先天性白内38眼,外伤性白内障26眼.年龄小3岁,大14岁,平均8.2岁.随访2~24月.结果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囊增生较成人严重.术后3月矫正视力,大于0.5者40眼(62.50%).结论儿童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是防治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的佳方法.

    作者:田杰;周健;董春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颌面外伤并发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颌面外伤并发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46例颌面外伤并发间接性视神经损伤一经确诊,早期采用皮质类固醇冲击疗法、脱水剂、血管扩张剂、光量子血液疗法、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结果46例(54眼)中治疗前无光感的5眼经治疗后3眼视力改善;治疗前光感的22眼经治疗后19眼视力提高.治疗前视力0.05~0.1者4眼,治疗后增至5眼;治疗前视力0.4~0.6者4眼,治疗后增至8眼;治疗前视力0.6以上者1眼,治疗后增至15眼.结论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早期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且有较好效果.

    作者:余桂国;谭代荣;向其元;宋家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切开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切开术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急性视网膜坏死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脱离,使用常规的玻璃体切除术不能使视网膜得以复位,对坏死的视网膜及呈网状裂孔的视网膜进行20°~360°切开并行全氟化碳液体填充、眼内激光光凝、硅油填充等治疗.结果术毕12例均取得视网膜解剖复位,其中1例因继发性青光眼中途取出硅油而放弃治疗,10例6~8月后取出硅油,随访6月8例视网膜完全复位,2例取硅油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例因并发性白内障无法观察眼底情况.结论视网膜切开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华振宇;赵宏;丁相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碘伏联合氟康唑治疗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炎

    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碘伏烧灼联合氟康唑局部滴眼和结膜下注射治疗1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李振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义眼座植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羟基磷灰石(HA)植入物作用及效果.方法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前用12000AU/5mL bFGF滴眼液浸泡30min,使HA微孔充满滴眼液,术后结膜内滴眼每日4次,连用15日.结果本组118例中,102例l期愈合,16例前部球结膜及眼球筋膜愈合不良,其中9例于15~40日内自行愈合,3例更换义眼座后愈合.结论bFGF滴眼液对HA义眼座植入后早期的纤维血管化具有促进作用,预防HA植入物暴露的发生.

    作者:刘德成;侯习武;刘懿;王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在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应用于眶爆裂性骨折整复术的效果.方法应用Medpor作为修补眶壁骨折缺损的充填材料行眶爆裂性骨折整复术31例.结果术后2周内检查31例复视均好转,术后1.5~8月检查复视治愈27例.31例术后7~10天伤眼眼球突出度增至10.5~14.5 mm,平均13.3 mm;术后伤眼与健眼眼球突出度之差为+1.5~-2.0mm,平均为+0.9 mm.术后CT显示:植入的Medpor薄片位置良好,无移动或脱位.眶内容物复位良好.视神经无受压.结论Medpor是一种理想的修补眶壁骨折缺损的充填材料.

    作者:李明;任树北;田旭;田丽君;朱旭;刘宏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介绍角膜502胶异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502胶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强力胶水,在使用过程中如不慎溅入眼内,可附着于角膜表面,成为一种特殊性质的角膜异物.作者遇到16例角膜502胶异物,经治疗后角膜均未留下薄翳.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改玲;张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儿童白内障术后的眼轴变化和近视漂移

    目的观察和分析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轴变化及近视漂移.方法23例2~15岁单眼白内障患儿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检查手术前后两眼的屈光状态、眼轴长度及近视漂移情况.随访时间3~5年.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2例,占52.17%.比较术后两眼眼轴长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眼近视漂移平均(2.85±1.11)D,对照眼近视漂移平均(1.25±1.05)D,两者比较,P<0.05.结论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儿童眼轴发育未造成影响.白内障患儿术后近视漂移大于正常眼,且年龄越小近视漂移度越大.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选择应使术后保留一定程度的远视.

    作者:吕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非超乳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适应范围,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3年来行中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87眼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206眼远期随访疗效稳定,视力0.5以上181眼达(87.86%).结论非超乳白内障摘出术投资少,费用低,疗效好,适合我国基层医院防盲治盲的需要.

    作者:王寅威;徐苏云;姜方义;吴连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右鼻腔铅笔异物致左眼失明一例

    1病例患儿,男,5岁.住院号8694.2001年10月2日入院.入院前1.5小时自己右手拿着铅笔自80cm高的炕上扑在地上,不慎将铅笔刺入右鼻腔.受伤后患儿哭闹疼痛并左眼睁开困难.来我院急诊立即收入院治疗.查体未见异常.

    作者:许先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