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氟沙星缓释植片在玻璃体腔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陈建斌;曾水清;吴颖楠;万光明;贺乐荷

关键词:氧氟沙星, 玻璃体腔药代动力学, 聚乳酸, 缓释药物植片
摘要:目的 研究氧氟沙量缓释药物植片在玻璃体腔释药过程,为外伤性眼内炎等玻璃体腔感染的有效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体外释药数据,选取含氧氟沙星10%、分子量为12,550的聚乳酸缓释植片,植入兔眼玻璃体腔,采用高效液相法作多点眼内药浓检测.结果 观测42天,玻璃体内氧氟沙量浓度为0.65~4.22 μg/ml,其中28天在一般小抑菌浓度范围(0.20~2.0 μg/ml)以上(>2.0 μg/ml),其有效释药时间延长20余倍.结论 该缓释药物植片在兔眼玻璃体内药代学数据符合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要求.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夹持娩核法在白内障摘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改良的小切口手术器械及方法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巩膜角膜隧道切口,连续环行撕囊,水分离后,以改制的注水圈匙边注入粘弹剂边伸于晶状体核下方;另用一支粘弹剂接钝头针边注入粘弹剂边伸入前房,二者上下夹持着晶状体核自切口内托出.结果 本组50例59眼术后1周视力≥0.5者57眼,占96.61%.结论 应用改良的器械及方法,使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更加易于操作,损伤更小,更加安全.

    作者:王立东;高晓云;罗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自血与维生素C治疗眼碱烧伤23例疗效观察

    眼碱烧伤多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治疗不当,易引起并发症,是致盲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从1986~1998年,利用自血与维生素C治疗眼碱烧伤23例35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玲;丁训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

    目的 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适应证.方法 对33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的29眼中,视网膜完全复位22例,后极复位5例.术前指数以下视力24眼,术后16例0.01~0.09,12例0.1~0.4,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均提高显著,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安全,术后并发症少,能避免硅油填充的部分并发症.

    作者:杨君;吕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角膜板层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加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我院对50例(50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分别采用手术联合药物和单纯用药物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华;刘方毅;陈桂芬;朱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前房内铜异物一例

    患者朱×,男,28例,主因右眼崩入异物4小时而人院.查:视力:右眼0.8,不能矫正,左眼1.2,右眼指测眼压Tn,眼睑稍肿胀,球结膜混合充血,距角膜缘4 mm约10点钟位置有一角膜穿孔伤道,伤道内嵌夹一铜丝,前端悬于前房内,后端位于角膜实质深层,前房深浅正常,房水闪光(++),瞳孔圆,正常大小,瞳孔光定位存在,晶状体未见浑浊及脱位,眼底未见异常.左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

    作者:宗凤义;刘密珍;孙志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打孔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义眼台打孔是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重要步骤,对义眼片的运动和外观有重要影响.我院从1994年共行义眼台植入术58例,其中42例行义眼台打孔联动杆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宏;李锐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人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理学研究表明,其形成的主要成分为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并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1].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我们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的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盈龙;刘钢生;徐新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挫伤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网膜挫伤的效果.临床观察26例.结果 显示,1疗程有效率为84.9%,2疗程有效率为92.3%.可以认为蝮蛇抗栓酶与活血化瘀中药的联合应用对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保护视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吕虎;柳敏;于继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KRUPIN青光眼减压阀植入引流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Krupin青光眼减压阀植入引流术对顽固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22例顽固性青光眼共22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其他类型青光眼13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9.55月(6~17月),平均眼压为17.93±5.85 mmHg,总成功率为77.27%(17/22).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66.67%(6/9),其它类型青光眼为84.61%(11/13).结论 Krupin青光眼减压阀植入引流术对治疗顽固性青光眼是有效的,且严重并发症少.

    作者:郭文毅;孙兴怀;兰榕;吴良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 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66眼)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天和2月时视力≥0.5者分别占72.2%和90.9%.术后3天和2月时平均散光为1.98±1.06D和1.02±0.76D,与同时进行的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5例(48眼)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时进行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5例(89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在国内实用,应推广应用.

    作者:常莉;宋新华;姬亚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10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并植入硅胶或水凝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占90.9%;术后1周视力≥1.0者占52.7%;术后1个月视力≥1.0者占62.7%.术后3~6个月角膜散光为0.77±0.80D,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超声乳化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轻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杨春燕;裴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Helveston综合征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Helveston综合征系1969年由Helveston首先描述的一种新的眼肌综合征,即外斜A、DVD、双上斜肌功能增强三者合在一起的综合征[1~3].国内文献中对此病报道较少见,现将近2年遇到的3例此综合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房学军;高丽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

    泪小管断裂是下眼睑内眦部裂伤中较为常见的,其修复的方法较多.我院自1994~1997年收治26例下泪小管断裂,应用硬膜外麻醉管作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裂,疗效满意,优点较多,报告如下:

    作者:张启霞;张乃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睑球粘连的硅海绵结膜囊重建术

    目的 应用硅海绵作为支撑物治疗睑球粘连结膜囊重建.方法 将硅海绵固定在穹隆部及睑部结膜之间,用以支撑结膜囊及其植片.结果 21例(22眼)睑球粘连结膜囊重建的效果满意率达81.8%.结论 治疗睑球粘连结膜囊重建,硅海绵是理想的支撑物.

    作者:刘继红;汤喜成;胡椿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60例62眼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囊的破裂情况及晶状体是否脱位选择不同术式.结果 术后3月裸眼视力<0.05者3眼占4.8%,0.05~0.25者12眼占19.4%,0.3~0.5者20眼占32.3%,0.6~1.0者16眼占25.8%,>1.0者11眼占17.7%.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囊的破裂情况及晶状体是否脱位选择不同术式是脱残、脱盲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淑珍;冀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眼后段眼内异物48例

    眼内异物是常见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异物摘出术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为眼后段眼内异物48例B型超声影像,报告如下.

    作者:雷春灵;郝安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球周麻醉致上睑下垂一例

    患者王××,女,73岁.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于1998年9月20日入院,拟行白内障摘出术.左眼术前检查:视力:数指/50cm,光定位:正常,红绿色觉不能辨.眼睑开闭自如,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眼前段无异常,晶状体核呈棕色浑浊,部分皮质浑浊.眼底散瞳后隐约可见黄斑部萎缩灶及陈旧性渗出.

    作者:欧阳涤英;陈忠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一次性打火机爆炸致眼外伤25例分析

    我院从1995年至1999年收治一次性打火机爆炸致眼外伤25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5例均为男性,年龄18~55岁,平均35.5岁,农民3例(12%),工人4例(16%),司机18例(72%).致伤原因:一次性打火机爆炸其塑料碎片致眼部外伤.受伤情况,(表1).

    作者:赵定忠;李素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过熟期老年性白内障后脱位一例

    患者梁×,男,75岁,住院号53501,左眼视力下降8年,失明2年,无明显眼红、疼痛等不适.右眼视力下降5年,于1998年4月20日人院治疗,否认外伤史.

    作者:刘佩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分析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LASIK治疗463眼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相比,75.29%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不完全角膜瓣占0.86%,游离角膜瓣占0.43%,角膜瓣偏位占0.22%,角膜缘出血占7.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瓣下异物2.8%,屈光欠矫或过矫9.8%,层间角膜炎症0.43%,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0.43%,角膜上皮植人0.65%.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需完善的设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史秀茹;赫天耕;王力军;吴世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