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莉;宋新华;姬亚洲
患者王××,女,73岁.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于1998年9月20日入院,拟行白内障摘出术.左眼术前检查:视力:数指/50cm,光定位:正常,红绿色觉不能辨.眼睑开闭自如,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眼前段无异常,晶状体核呈棕色浑浊,部分皮质浑浊.眼底散瞳后隐约可见黄斑部萎缩灶及陈旧性渗出.
作者:欧阳涤英;陈忠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老年性白内障伴肾功能衰竭,手术中易出血,术后易发生感染及组织愈合不良等情况,且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一般人为低,多年来对于这类患者的手术问题,医生与患者均有顾虑.我科自1997~1999年5月共收治伴有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辉;王绪保;丁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眼科手术中可诱发眼心反射,甚至引起停搏死亡.但术后出现心跳骤停者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孔佑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术中小梁切除口注入玻璃酸钠预防小梁切除术后虹膜根切缘前粘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志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眼球摘出后羟基磷灰石眼座眶内植入的疗效.方法 采用巩膜或硬脑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作为眶内植人物,观察127例的疗效,其中66例摘出眼球或眼内容后Ⅰ期植入,61例Ⅱ期植入.术后半年钻孔74例.结果 随访1~36月5例出现眼座暴露,未见眶内感染或植入物排出现象.义眼运动良好,钻孑手术后联动义眼活动度达30°~45°.结论 羟基磷灰石眼座眶内植入并发症少,植人后外观满意,眼片活动度佳,能达到仿真效果.
作者:宋斗;肖震国;苏书;陈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朱×,男,28例,主因右眼崩入异物4小时而人院.查:视力:右眼0.8,不能矫正,左眼1.2,右眼指测眼压Tn,眼睑稍肿胀,球结膜混合充血,距角膜缘4 mm约10点钟位置有一角膜穿孔伤道,伤道内嵌夹一铜丝,前端悬于前房内,后端位于角膜实质深层,前房深浅正常,房水闪光(++),瞳孔圆,正常大小,瞳孔光定位存在,晶状体未见浑浊及脱位,眼底未见异常.左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
作者:宗凤义;刘密珍;孙志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氧氟沙量缓释药物植片在玻璃体腔释药过程,为外伤性眼内炎等玻璃体腔感染的有效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体外释药数据,选取含氧氟沙星10%、分子量为12,550的聚乳酸缓释植片,植入兔眼玻璃体腔,采用高效液相法作多点眼内药浓检测.结果 观测42天,玻璃体内氧氟沙量浓度为0.65~4.22 μg/ml,其中28天在一般小抑菌浓度范围(0.20~2.0 μg/ml)以上(>2.0 μg/ml),其有效释药时间延长20余倍.结论 该缓释药物植片在兔眼玻璃体内药代学数据符合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要求.
作者:陈建斌;曾水清;吴颖楠;万光明;贺乐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活动性义眼座植入手术的不断开展,但手术并发症也不少见,其中常见的并发症是球结膜裂开所致的义眼座暴露,严重的可导致义眼座排出或不得不用手术方法取出.现将作者遇到的8例报告如下:
作者:廖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网膜挫伤的效果.临床观察26例.结果 显示,1疗程有效率为84.9%,2疗程有效率为92.3%.可以认为蝮蛇抗栓酶与活血化瘀中药的联合应用对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保护视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吕虎;柳敏;于继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从1993年5月至1999年8月共施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26例(568眼),现将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利英;周安堂;袁立泉;赵秋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理学研究表明,其形成的主要成分为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并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1].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我们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的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盈龙;刘钢生;徐新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6年8月我科收治硫酸二甲酯眼部灼伤者15例27眼,其中1例合并肺及肝的损害,经用5%碳酸氢钠溶液持续滴浇眼睑、结膜和皮肤6小时,取得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毛思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的方法和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方法 就33例下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术的经验,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及对策.结果 本组成功率为81.8%,发现了6例失败的病例与不利因素的关系.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正确的修复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平;杨培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6例(1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旋转切削超声乳化摘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16例术后3月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7.01 mmHg,视力≥0.5者13眼(72.2%).结论 该术式具有视力恢复较好,降眼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胡超雄;余柏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松毛虫是常见的松树害虫,常于每年7、8月份做茧.此季节人们常去山里采茧取蛹食用.因此,松毛虫毛刺进入结膜囊或结膜下组织经常发生.而毛刺进入眼内则较少见.现报告2例:
作者:李秉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眼部钝击伤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各地足球运动的普及,足球所致眼外伤在各类眼外伤中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作者在1992年至1998年中曾诊治57例,报告如下:
作者:茶国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5-FU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在治疗人工晶状体前膜及青光眼术后防止粘连多有报道,我科先后治疗2例玻璃体内增殖性病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纪光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眼碱烧伤多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治疗不当,易引起并发症,是致盲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从1986~1998年,利用自血与维生素C治疗眼碱烧伤23例35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玲;丁训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婴幼儿泪囊炎为婴幼儿常见病,约占婴幼儿的2~4%.我院自1997年以来用自制泪道探针行泪道注水探通术治疗286例,其中男171例,女115例.年龄小28天,大3岁,平均7.1月.单眼患儿266例,双眼患儿20例.
作者:谢玉莲;林依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连续环形撕囊法是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的一个关键步骤.我们设计了一个连续环形撕囊训练器,以便较快的体会和掌握这一技术.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一心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