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国铭
眼科手术中可诱发眼心反射,甚至引起停搏死亡.但术后出现心跳骤停者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孔佑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贾××,男,30岁,病历号248576,因右眼被石头击伤,造成眼球破裂伤,在北京市某医院门诊行右巩膜清创缝合术.术中未见异物嵌顿,巩膜伤口自4点位距角膜缘5 mm向后极部延续,间断缝合巩膜伤口,但未找到伤口的止端.即给予缝合结膜伤口,为预防交感性眼炎,建议病人行右眼球摘除术,病人拒绝.
作者:董林杰;降丽娟;裴舒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Krupin青光眼减压阀植入引流术对顽固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22例顽固性青光眼共22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其他类型青光眼13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9.55月(6~17月),平均眼压为17.93±5.85 mmHg,总成功率为77.27%(17/22).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66.67%(6/9),其它类型青光眼为84.61%(11/13).结论 Krupin青光眼减压阀植入引流术对治疗顽固性青光眼是有效的,且严重并发症少.
作者:郭文毅;孙兴怀;兰榕;吴良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值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段反应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8例糖尿病患者作术前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和术后眼前段反应的观察,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HbAlc与术后反应密切相关(r=0.870,P<0.001),其HbAlc>8%组前房反应明显高于HbAlc<8%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基化血红蛋白值(HbAlc<8%)可作为选择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前的重要临床指标之一.
作者:王燕;王诚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眼前段外伤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前段眼外伤病人的伤眼及其另眼(健眼)内皮细胞分别进行统计观察.结果 前段眼外伤特别是穿孔伤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健眼.结论 前段眼外伤将导致内皮细胞大量丢失,并直接影响角膜的功能性修复.正确处理眼外伤将使内皮的丢失减少到低限度.一般而言,前段眼外伤所导致的内皮细胞丢失对维持角膜透明性仍是安全的.
作者:严良;陆豪;周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眼内异物是常见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异物摘出术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为眼后段眼内异物48例B型超声影像,报告如下.
作者:雷春灵;郝安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人工晶状体手术源性角膜散光是影响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裸眼视力的重要因素.关于控制手术源性角膜散光人们很早开始探索,并取得一定的进展[1,2],探索一种在普通切口下,用简便方式使角膜散光得以控制,是目前国内眼科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近年采用热针在人工晶状体手术中控制角膜散光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眼外伤后继发破伤风报道较少,我科于1998年遇到1例,报告如下:张×,男,65岁,农民,主因右眼外伤后视力丧失25天,伴眼痛、张口受限、咽部不适3天于1998年10月16日就诊,体检:T 37.5℃,P 104 次/min,R 20 次/min,BP 113/7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查体合作,语言不清,咬肌张力增高,张口困难,压舌板无法进入口腔内检查,颈部略僵硬,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侧触觉语颤一致,叩诊清音,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的痰鸣音,腹部未见异常,脊柱及四肢无畸形、运动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及膝腱反射均亢进,克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眼球活动受限,眼睑高度肿胀,结膜混合充血、水肿,角膜外缘9点位见一0.1 cm×0.4 cm范围的不规则愈合后白瘢,KP(++),房水闪光(+++),前房内充满淡红色积液,晶状体隐约可见浑浊,眼底窥不进,眼压Tn.
作者:安晓巨;刘毅;黄宏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泪小管断裂是眼外伤中常见的眼病,其中尤以下泪小管断裂较常见.为了重新恢复泪小管解剖位置及排泪功能,我们采用显微技术进行泪小管断裂直接插管吻合术.自1995~1999年共收治泪小管断裂80例81眼,插管1次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环;丰香兰;王玮;刘文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6年8月我科收治硫酸二甲酯眼部灼伤者15例27眼,其中1例合并肺及肝的损害,经用5%碳酸氢钠溶液持续滴浇眼睑、结膜和皮肤6小时,取得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毛思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梁×,男,75岁,住院号53501,左眼视力下降8年,失明2年,无明显眼红、疼痛等不适.右眼视力下降5年,于1998年4月20日人院治疗,否认外伤史.
作者:刘佩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25例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手术前后视力,处理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1~2年,矫正视力在0.05以上占88.24%.结论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状体,并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晓贞;欧敏;李贺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网膜挫伤的效果.临床观察26例.结果 显示,1疗程有效率为84.9%,2疗程有效率为92.3%.可以认为蝮蛇抗栓酶与活血化瘀中药的联合应用对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保护视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吕虎;柳敏;于继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硅海绵作为支撑物治疗睑球粘连结膜囊重建.方法 将硅海绵固定在穹隆部及睑部结膜之间,用以支撑结膜囊及其植片.结果 21例(22眼)睑球粘连结膜囊重建的效果满意率达81.8%.结论 治疗睑球粘连结膜囊重建,硅海绵是理想的支撑物.
作者:刘继红;汤喜成;胡椿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王××,女,73岁.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于1998年9月20日入院,拟行白内障摘出术.左眼术前检查:视力:数指/50cm,光定位:正常,红绿色觉不能辨.眼睑开闭自如,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眼前段无异常,晶状体核呈棕色浑浊,部分皮质浑浊.眼底散瞳后隐约可见黄斑部萎缩灶及陈旧性渗出.
作者:欧阳涤英;陈忠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白斑的一种有效方法.我科1992年~1999年5月经过16例的临床实践,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控制术后角膜散光及提高视力方面的意义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老年性白内障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术,与同期传统大切口手术病例作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对比.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大切口组,而视力高于大切口组.结论 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摘出白内障能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视力恢复快且好,无严重并发症,无需复杂技术及设备,尤其适合在缺乏先进设备的基层医院运用.
作者:张唯伟;郭毅敏;许海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的方法和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方法 就33例下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术的经验,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及对策.结果 本组成功率为81.8%,发现了6例失败的病例与不利因素的关系.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正确的修复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平;杨培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术后前膜56例(60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YAG激光单脉冲先切除前膜与虹膜的粘连,再将人工晶状体表面前膜粉碎性切除.结果 一次全部切除无复发者53眼(88.33%),平均单脉冲能量为1.4 Mj,平均每眼治疗总能量为137 Mj,平均击射次数为51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前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缩短或减少药物治疗,及早恢复视力,可替代手术治疗.
作者:吴章友;温耀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氧氟沙量缓释药物植片在玻璃体腔释药过程,为外伤性眼内炎等玻璃体腔感染的有效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体外释药数据,选取含氧氟沙星10%、分子量为12,550的聚乳酸缓释植片,植入兔眼玻璃体腔,采用高效液相法作多点眼内药浓检测.结果 观测42天,玻璃体内氧氟沙量浓度为0.65~4.22 μg/ml,其中28天在一般小抑菌浓度范围(0.20~2.0 μg/ml)以上(>2.0 μg/ml),其有效释药时间延长20余倍.结论 该缓释药物植片在兔眼玻璃体内药代学数据符合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要求.
作者:陈建斌;曾水清;吴颖楠;万光明;贺乐荷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