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YAG激光人工晶状体前膜切除术

吴章友;温耀春

关键词:Nd:YAG激光, 人工晶状体, 前膜
摘要: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术后前膜56例(60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YAG激光单脉冲先切除前膜与虹膜的粘连,再将人工晶状体表面前膜粉碎性切除.结果 一次全部切除无复发者53眼(88.33%),平均单脉冲能量为1.4 Mj,平均每眼治疗总能量为137 Mj,平均击射次数为51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前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缩短或减少药物治疗,及早恢复视力,可替代手术治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开放青光眼术后滤道内口堵塞

    成功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要求术后有完整的结膜和一条房水外流的通道以维持隆起的结膜滤过泡.早期失败或趋于失败的滤过泡,可分为眼内、巩膜、眼外3种,其滤过道上结膜下发生纤维化是迟发性滤过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盛晓捷;彭大伟;那延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改良夹持娩核法在白内障摘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改良的小切口手术器械及方法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巩膜角膜隧道切口,连续环行撕囊,水分离后,以改制的注水圈匙边注入粘弹剂边伸于晶状体核下方;另用一支粘弹剂接钝头针边注入粘弹剂边伸入前房,二者上下夹持着晶状体核自切口内托出.结果 本组50例59眼术后1周视力≥0.5者57眼,占96.61%.结论 应用改良的器械及方法,使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更加易于操作,损伤更小,更加安全.

    作者:王立东;高晓云;罗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睫状体脱离复位联合手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睫状体脱离复位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眼挫伤后睫状体脱离合并虹膜根部断离、晶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浑浊采取睫状体复位术同时联合其他不同术式.结果 8例联合术式7例一次手术眼压恢复正常.其中4例联合晶状体或/和玻璃体切除,4例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虹膜根部断离整复,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联合手术争取了手术时机,同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为尽早恢复视功能创造了条件.

    作者:叶俊巧;马兴祥;庞秀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白斑的临床观察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白斑的一种有效方法.我科1992年~1999年5月经过16例的临床实践,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白内障形觉剥夺与眼轴长度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形觉剥夺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 用美国Humphery-837型A/B超对19例单眼发病的外伤性白内障形觉剥夺眼及其对侧健眼做自动生物眼轴测量,对比分析.结果 外伤性白内障形觉剥夺眼眼轴和对侧健眼眼轴比较明显增长(P<0.01).眼轴变化值与形觉剥夺时间成正相关(r=0.488,P<0.05),与发病年龄无关(P>0.05).结论 无论任何年龄,对外伤性白内障导致的形觉剥夺视觉障碍眼应采取积极手段治疗,防止眼轴增长.

    作者:何旭东;郑金树;杨丽霞;陈梅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 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66眼)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天和2月时视力≥0.5者分别占72.2%和90.9%.术后3天和2月时平均散光为1.98±1.06D和1.02±0.76D,与同时进行的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5例(48眼)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时进行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5例(89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在国内实用,应推广应用.

    作者:常莉;宋新华;姬亚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眼前段外伤与角膜内皮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眼前段外伤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前段眼外伤病人的伤眼及其另眼(健眼)内皮细胞分别进行统计观察.结果 前段眼外伤特别是穿孔伤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健眼.结论 前段眼外伤将导致内皮细胞大量丢失,并直接影响角膜的功能性修复.正确处理眼外伤将使内皮的丢失减少到低限度.一般而言,前段眼外伤所导致的内皮细胞丢失对维持角膜透明性仍是安全的.

    作者:严良;陆豪;周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一次性打火机爆炸致眼外伤25例分析

    我院从1995年至1999年收治一次性打火机爆炸致眼外伤25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5例均为男性,年龄18~55岁,平均35.5岁,农民3例(12%),工人4例(16%),司机18例(72%).致伤原因:一次性打火机爆炸其塑料碎片致眼部外伤.受伤情况,(表1).

    作者:赵定忠;李素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一次性打火机爆炸致角巩膜裂伤3例

    我院1997~1998年问连续收治一次性打火机爆炸致角巩膜裂伤3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形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试述职业眼病的诊断与防治

    职业眼病系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它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眼科疾病.职业眼病从法律角度上分为二类:(1)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眼病,泛指职业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作者:李刚森;彭艳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6例(1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旋转切削超声乳化摘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16例术后3月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7.01 mmHg,视力≥0.5者13眼(72.2%).结论 该术式具有视力恢复较好,降眼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胡超雄;余柏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10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并植入硅胶或水凝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占90.9%;术后1周视力≥1.0者占52.7%;术后1个月视力≥1.0者占62.7%.术后3~6个月角膜散光为0.77±0.80D,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超声乳化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轻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杨春燕;裴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眼内松毛虫毛刺异物存留二例

    松毛虫是常见的松树害虫,常于每年7、8月份做茧.此季节人们常去山里采茧取蛹食用.因此,松毛虫毛刺进入结膜囊或结膜下组织经常发生.而毛刺进入眼内则较少见.现报告2例:

    作者:李秉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缓释植片在玻璃体腔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氧氟沙量缓释药物植片在玻璃体腔释药过程,为外伤性眼内炎等玻璃体腔感染的有效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体外释药数据,选取含氧氟沙星10%、分子量为12,550的聚乳酸缓释植片,植入兔眼玻璃体腔,采用高效液相法作多点眼内药浓检测.结果 观测42天,玻璃体内氧氟沙量浓度为0.65~4.22 μg/ml,其中28天在一般小抑菌浓度范围(0.20~2.0 μg/ml)以上(>2.0 μg/ml),其有效释药时间延长20余倍.结论 该缓释药物植片在兔眼玻璃体内药代学数据符合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要求.

    作者:陈建斌;曾水清;吴颖楠;万光明;贺乐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异体巩膜组织修补治疗前段巩膜葡萄肿一例

    患者冯××,男,22岁,农民,住院号273576,主诉左眼球肿块8年,于1998年5月2日收住院.入院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1.右眼未见异常,左眼12点角膜缘后有一12×8×5 mm3之黑色肿块,隆起,表面光滑,结膜完整,推之可移动,结膜下无粘连,压痛(-),角膜透明,前房上部局部变浅,瞳孔上移不圆,眼球后部未见异常.入院诊断,睫状体肿物,前部巩膜葡萄肿.

    作者:朱安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复杂眼外伤

    我科于1995年以来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复杂眼外伤,经临床观察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志山;于建国;邓恕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活动性义眼座暴露的临床分析

    随着活动性义眼座植入手术的不断开展,但手术并发症也不少见,其中常见的并发症是球结膜裂开所致的义眼座暴露,严重的可导致义眼座排出或不得不用手术方法取出.现将作者遇到的8例报告如下:

    作者:廖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探讨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109例(137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0眼,并发性64眼,其它3眼.结果 出院时佳矫正视力≥0.3者113眼,82.40%.其中0.5以上者81眼,59.13%.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后囊损伤27眼,19.71%;角膜浑浊14眼,10.22%.结论 采用无需缝合的反眉状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普通型人工晶状体早期可获较佳视力,而提高手术技巧可望降低后囊损伤及角膜水肿浑浊等常见并发症.

    作者:龚永祥;江春光;尚崇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人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理学研究表明,其形成的主要成分为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并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1].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我们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的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盈龙;刘钢生;徐新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额肌止点下移矫正上睑下垂

    自1995年9月~1998年10月,作者采用额肌止点下移矫正重度上睑下垂20例(28眼),经过半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陈金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