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启益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冯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方法:收治受血者1000例,输血前进行常规性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查,分析检测结果,总结检查意义.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4.0%,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2.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3.1%,梅毒阳性率2.4%,谷丙转氨酶阳性率1.8%.结论:对受血者进行常规性检查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出现输血医疗纠纷,进而保证输血顺利进行.
作者:杨波;陈苹;董文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烷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由麻醉医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来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试验组患者则结合脑电双频指数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在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检测能让麻醉恢复的安全性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作者:柯富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5例(164眼),将患儿随机分成A、B、C组各35例,患儿均进行眼部常规检查.A组给予单纯配镜治疗,B组给予配镜联合遮盖治疗,C组给予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对比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儿总有效率68.57%,B组患儿总有效率82.86%,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100.00%,C组与B组、A组,B组与A组疗效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中,采取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的方法能够取得积极的疗效.
作者:谈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母亲参与在基层医院婴幼儿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庭养育方式的影响.方法:收治参与基层医院婴幼儿保健活动的社区母亲100例作观察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儿童养育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一系列婴幼儿保健知识教育活动.再选取同时段经济和社会环境相似的社区母亲10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教育方式、育儿态度以及母亲对儿童教育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教育方式、育儿态度以及母亲对儿童教育的态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母亲的育儿水平,从而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郑华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社区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和溃疡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作者:吕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收治病理性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茵陈蒿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经济、方便.
作者:马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抑郁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抑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抑郁疗效肯定,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胃敏感性,缓解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珊珊;张乃卫;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价值.方法:收治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进行麻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诱导时间、术后唤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更少,VAS评分以及手术后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能够有效减少麻醉诱导时间,增强镇痛效果,手术后定向力恢复更快,降低术后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陶伦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例切口愈合状况都为Ⅰ期,腺体整体分化良好,行病灶手术后全部康复出院.随访1年无恶变和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佳方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78例,作为分析对象,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使用常规的麻醉方法,探究组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为患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探究组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和常规的麻醉方法相比安全性更高,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管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泌尿外科疾病患者63例,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果:手术一次成功率92%(58/63),平均手术时间(80±26)min,平均出血量(40±25)mL,并发症发生率17%(11/63).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能缓解术后疼痛,提升美容效果.
作者:向双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血糖达标率及患者对糖尿病和医学营养治疗的知晓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采用微创针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外科减压手术.研究组采用微创针刀减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发作减少,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步行正常,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确切,降低患者术后腰痛概率,患者恢复正常行走.
作者:冯照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注自体血和同种异体血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患者60例,采用不同输血方式,包括自体输血、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异体输血,比较3组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输血1 d后,3组患者的CD3+、CD4+、IgG、IgA和IgM均有所下降,输血3 d后,自体输血组患者恢复较快,7 d后,3组患者指标均有所改善,与输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和同种异体血均可用于围手术期血液输注,但采用自体输血法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尹贵珍;黄玉平;李涛;肖世祥;郑东;李琼;张超;卿廷方;靳达芳;林丽华;胡维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患儿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儿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针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各方面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在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全身麻醉通气在妇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妇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选择单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通气,观察组选择双管喉罩全身麻醉通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成功率、患者通气满意度显著较高,插入时间、不良反应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患者中采用双管喉罩全身麻醉通气,能减少气管插管引起的心率及血压在麻醉前后的波动,缓解术后咽部不适感和疼痛感,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俸如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缺血患者128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率、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缺血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阿斯也木·麦麦提;吾拉木·马木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脑积水患者90例,分为对照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其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