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在晚期妊娠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宋仕超;杜梦洁;李凤苍

关键词:左侧卧位, 妊娠纹, 晚期妊娠, 阑尾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在晚期妊娠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晚期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给予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流产、早产及死胎发生,无切口感染,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在晚期妊娠阑尾切除术中,手术操作方便,宫体刺激小,切口瘢痕隐蔽,具有美容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肠道多发脉管瘤1例报告

    脉管瘤按其血管及淋巴管成分的多少分为血管瘤、淋巴管瘤及血管淋巴管瘤,多见于皮肤和皮下,发生于肠道黏膜的少见,而发生于小肠黏膜的多发性脉管瘤极其少见.我院于2016年1月20日收治青少年肠道多发脉管瘤患者1例,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邝嘉瑜;杨发俊;杨勒;胡钶;刘锦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两种养老方式对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收治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28例,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4例.试验组给予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措施,参照组给予居家养老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照顾者在患病情况、社会与家庭的支持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来说,医疗机构医养结合以及居家养老措施对照顾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作者:侯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危重症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预防性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症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危重症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老年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东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原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原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600例孕产妇产检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抽取8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者为试验组,同时抽取86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发生异常妊娠的结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升高.在妊娠期应及时复查甲状腺功能,一经发现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作者:肖丽华;李占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收治晚期NSCLC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结果:观察组CB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中位T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徐礼;邬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收治健康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心境得分、自我保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影响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心境状态,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用根因分析法改进护理不良事件的体会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方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排序,对发生频率高和结果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改进.结果:运用根因分析法改进后的同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结论:合理运用根因分析法,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丽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在晚期妊娠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在晚期妊娠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晚期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给予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流产、早产及死胎发生,无切口感染,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左侧卧位妊娠纹切口在晚期妊娠阑尾切除术中,手术操作方便,宫体刺激小,切口瘢痕隐蔽,具有美容效果.

    作者:宋仕超;杜梦洁;李凤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100例孕妇资料,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医院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因素、产妇的个人因素等.结论:在产科对于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置比较完善的紧急预案与问题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雪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ARIMA预测模型在医院统计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RIMA预测模型在医院统计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RIMA预测模型,对某中医医院出院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出院人数预测方面,ARIMA预测模型绝对误差平均52.92,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8.11%.结论:ARIMA预测模型对某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医院今后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余琴;陈岩;李崇瑞;阚飞;潘开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社区高尿酸血症的干预及治疗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社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高尿酸血症患者92例,综合干预组69例施行综合性干预,常规组2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干预后,综合干预组尿酸水平、血脂、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更利于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和血脂及生活质量.

    作者:吕宇晓;王桂学;袁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治川崎病患儿86例,依照疾病类型分为典型组与不典型组各43例.结果:不典型组发热时间明显长于典型组,冠状动脉损害与白细胞数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组,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又低于典型组(P<0.05).结论:在诊断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等方式以提升诊断准确率,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丙种球蛋白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用,及早控制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李淑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电解质危急值96例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6例患者中,18例死亡,死亡率18.75%;治愈78例,治愈率81.25%.结论:患者若出现血清电解质危急值且纠正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应加强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及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度.

    作者:鲍红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9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结果:观察组在T1~T3时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需要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可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可起到有效的镇静作用,且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作者:向元军;李军祥;阳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发肾下盏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发肾下盏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多发肾下盏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发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敖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与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健康人各30例,分别设为A组、B组与健康对照组,对三组人员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C肽、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测定.结果:A、B两组胰岛素(Ins)、C肽(C-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Ins和C-P水平较高,且随着肾功能逐渐衰退,对胰岛素的拮抗逐渐加重,临床可将Ins与C-P水平作为预测病程进展的指标.

    作者:向省平;刘琳;高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改善效果.方法:收治肛肠外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排尿困难和排便困难发生率,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排尿困难和排便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8.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肛肠外科手术前不仅能有效促进术后排尿和排便,同时对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87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明显的降压作用.

    作者:尹蓉蓉;唐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方法.方法:收治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1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没有予以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干预性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需要予以规范化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者:刘仕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前抑郁初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前抑郁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收治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率、满意率和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的抑郁心理状态,能大大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提高产妇的满意率,缩短生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赵竟屹;石敏;李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