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0例固定正畸病人龈炎病因分析与预防

李伟奇;聂向真

关键词:固定正畸病人, 牙龈炎, 病因, 口腔卫生状况, 口内矫治装置, 患者, 预防措施, 炎症
摘要:固定正畸病人由于口内特有的矫治装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口腔卫生,导致牙龈炎症.为了找出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本文对280例固定正畸龈炎患者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发现共主要原因是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和患者口内矫治装置的不良刺激.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男性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唇形态和位置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广东省男性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上下唇形态及位置的特点及差异,为临床诊断和设计提供帮助.方法取广东省男性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各25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并对十三项软组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广东省男性安氏Ⅱ、Ⅲ类错(牙合)软组织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唇厚度、上下唇的突度及表现唇肌松紧度的颏唇沟深、H角.广东省男性安氏Ⅱ类错(牙合)多表现为双颌前突.结论诊断和设计时应注意唇的形态和位置,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矫治方案.

    作者:刘从华;李琳;缪耀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003年口腔正畸新技术新进展及疑难错(牙合)临床病例研讨会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书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Prahl-Andersen教授来访

    作者:张若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颅面型与矫治完成后切牙唇舌向倾斜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颅面型与矫治完成病例上下颌中切牙唇舌向倾斜度的关系.方法头影测量分析45例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完成的∠U1PP、∠U1OP、∠L1OP,∠L1GoGn,∠U1L1,∠ANB、∠SNGoGn.结果(1)不同矢状骨面型病例矫治完成后上下中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各不相同,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完成后病例的上颌中切牙牙冠相对舌倾,下颌中切牙牙冠相对唇倾.相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完成后病例的上颌中切牙牙冠明显唇倾,下颌中切牙牙冠相对直立.(2)∠ANB与∠U1PP和∠L1OP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U1OP和∠L1GoGn存在显著正相关性.(3)除高角型的∠U1PP显著小于低角型外,各垂直颅面型之间上下中切牙倾斜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下颌平面角与∠U1PP和∠L1GoGn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结论不同矢状和垂直向骨面型明显影响矫治完成后上下颌中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正畸医生在正畸设计时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

    作者:林新平;倪振宇;胡荣党;郑敏玲;张秀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国际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学术会议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七名中国大陆正畸医师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正畸专业考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曾祥龙教授应邀到澳门特区访问讲学

    作者:林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正畸治疗中牙根发育对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正畸治疗前不同的牙根发育状况与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120例经固定矫治青少年,检测其前磨牙、尖牙区的744颗牙齿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状况及正畸治疗后牙根的等级.按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分为发育完成组和发育未完成组两组.分析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中牙齿继续发育完成,牙根根管形态发育正常,无牙根吸收情况.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牙根出现不同比例的牙根吸收情况.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1).结论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是否出现吸收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李长霞;李春雷;朱双林;王大为;缪耀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Angle Ⅰ错(牙合)畸形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的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正畸治疗

    牛×,女,12岁主述:前牙不齐,前突.基本病史:无.不良习惯:无.家族史:无.全身状况:良好.生长发育:青春发育高峰期.

    作者:李兴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80例固定正畸病人龈炎病因分析与预防

    固定正畸病人由于口内特有的矫治装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口腔卫生,导致牙龈炎症.为了找出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本文对280例固定正畸龈炎患者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发现共主要原因是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和患者口内矫治装置的不良刺激.

    作者:李伟奇;聂向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组老年患者的正畸治疗

    目的本文介绍了自1990年至1998年由同一名正畸医生完成的对一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的正畸治疗.材料与方法36名患者,治疗初始年龄在65岁至82岁之间,单牙列或双牙列行固定矫治器治疗,疗程约1年.包括除手术病例外的各种类型的错(牙合)畸形.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拔除牙齿的选择有别于年轻患者,包括非常规的、特殊的拔牙方案.22例为不拔牙病例.大多数病例因为牙间隙的原因,需要进行牙齿近远中面的调磨改形,以避免牙间龈乳头的丧失.年纪越大的病例治疗越倾向于局限单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病人还是医生的角度看治疗效果都很好.所有病例都可以进行高难度的牙齿移动.使用固定矫治器对于美观的影响也可以被接受,没有一例因此而中断治疗.结论正畸治疗不受患者年龄的限制.但是,建议制定的治疗目标不要超出治疗的必要性和/或患者对矫治的主观需求.从治疗后的良好反映来看,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要一定程度的折中.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华口腔医学网远程教育课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如何为投稿准备数字化图像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使越来越多的正畸临床正畸病例资料的收集趋向数字化,尤其是数字化图像及X光片.同时越来越多的期刊杂志也开始接受投稿者提供的数字资料.因此如何获得及保存这些数字化的文件成为众多正畸医师临床工作之外的又一问题.每种刊物均会根据自己的排版、印刷质量,要求作者提供相应质量的数字化资料,临床医生应具备一些相应数字化图像的知识,以应对不对出版要求的情况.口腔正畸学杂志对提供数字化图像的要求是:图像应选用TIFF格式,对幅面大于印刷尺寸的照片、X光片,分辨率要求不低于300dpi,但对于幅面较小图像,如幻灯片来说,要求不低于600dpi.对于X光片,仅需要保存灰度图像即可.

    作者:刘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前牙区5个多生牙一例矫治

    病例报告郭某,男,17岁,2001年7月5日来我科就诊,前突面型,1 | 1之间有多生牙5个,1 | 1之间隙约为18mm,2|2舌向错位,|2反(牙合) ,21 |完全重叠,|12完全重叠,6|6|6|6中性(牙合).诊断:安氏Ⅰ类错(牙合),毛氏Ⅰ1错(牙合).

    作者:程丽;张翠;孙冠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口腔正畸新技术新进展专家讲座学习班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书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无鼾男性人群上气道截面大小与体格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无鼾男性人群上气道横截面大小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正常无鼾男性志愿者30人,年龄38.67±10.74(平均值±标准差)岁.所有志愿者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利用计算机固有软件测量上气道鼻咽、腭咽、舌咽及喉咽的截面积大小,分析其与身高、体重、BMI的相关性.结果体重与腭咽截面积小值、大值及平均值负相关,并与舌咽截面积小值负相关;BMI与腭咽截面积大值及平均值负相关.结论随着体重、BMI的增加,气道截面积有变小的趋势;身高与上气道截面大小无明显关系;体重、BMI对腭咽与舌咽截面积的影响较大.

    作者:李向东;高雪梅;曾祥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全国正颌外科学术会议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曲唇弓矫治技术学习班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