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
目的:探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分叉病变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分叉病变患者68例,随机平分两组,均接受PCI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观察组则应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并发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一般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中,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可以将手术的成功率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陈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沟通互补模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236例普外科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患沟通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沟通互补模式进行护患沟通,将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沟通互补模式进行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付灵芝;陶佳意;叶彩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抽取我校2015级学生90名,依据教学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接受常规教学方法的学生为参照组,接受案例教学法的学生为试验组,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方法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同参照组对比明显较优;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7.8%、77.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教学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总体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也会明显增加.
作者:张慧;路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清热散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的疗效.方法:收治儿童复发性麦粒肿46例(50只眼),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药方剂清解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91.3%.结论:中药清解散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较单纯西药治疗显著,且不易复发.
作者:杨金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采取白内障手术后的眼压情况.方法:收治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20例,分成观察组、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存在低度的轴性近视,研究组存在高度的轴性近视,对照组眼轴正常.结果:研究组术后眼压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结论:患者术前眼压和术后眼压呈正相关,存在高度轴性近视的患者术后眼压升高明显.
作者:范存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青年人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明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胆外科的实习学生90例,随机平分3组.A组采用PBL+C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组采用LBL的教学方法,C组采用PBL的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A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病理分析和肝胆科基本技能及总成绩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教学结束后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和对该教学方法认可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实际教学中采用PBL+LBL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得肝胆外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1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袁禄权;何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痴呆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自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阮静莹;陈志祥;王琦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梗死部位及预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n=38)和下壁心梗组(n=42),检测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记录早期心血管事件.结果:前壁心梗组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均显著高于下壁心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与心血管事件有关,发生心血管事件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组与未发生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水平与患者梗死部位有关,前壁心梗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且NT-proBNP浓度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许旭光;韩菡;顾燕;郝湛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颅内压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颅内压、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于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侯红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有效干预对策加以探索.方法:收治使用中成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30例,对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导致该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存在于多个方面,其中用量不当、配伍不当等均是相关性因素.本组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65例,出现肾毒性反应37例,出现心律失常20例,其他8例.结论:导致使用中成药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为保证中成药综合治疗效果,需要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消癖散外敷与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乳癖消胶囊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与消癖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块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癖散外敷与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文郁;杨新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应激反应及内分泌相关指标显著上升,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剥脱术各有优点,临床还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手术方案.
作者:陈芳;黄余良;张群锋;赵爱明;肖海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在诊断胃肠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胃肠道肿瘤且已行纤维胃、肠镜检查确诊并有活检病理诊断拟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进行MSCT三维成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重组等.结果:58例患者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肠壁增厚、管腔狭窄及腔内肿块.其中单纯胃肠壁增厚16例,腔内肿块6例,胃肠壁增厚伴腔内肿块36例.CT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达到了96.4%.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较为理想的胃肠道病变检查方法,能良好地显示胃肠道的解剖特征及病变的准确位置,并清楚显示了病变与周围组织和脏器之间的关系及有无远处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长庆;任学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外科手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乳糖酶治疗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糖不耐受的小儿232例,分3组.A组使用乳糖酶治疗,B组使用无乳糖配方奶治疗,C组原饮食结构不变;3组均使用金双歧、整肠生、蒙脱石散、复方丁香开胃贴等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对细菌性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结果:乳糖酶治疗小儿乳糖不耐受疗效显著,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两组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乳糖酶治疗跟无乳糖配方奶治疗相比,患儿的依从性高,更易于接受.
作者:苑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损伤的关系.方法: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00例的病史中的各项体检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选取所收治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比较相关数据.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相关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出现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也多.结论:预防孕妇肝内胆汁淤积有利于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一旦发生此类症状,可能需要终止妊娠.
作者:吴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平滑肌层细胞产生的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CT检查较超声检查在肿瘤定性、定位方面均有优势,目前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本文就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的病例资料及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杨艳兵;王欣;刘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在消化内科就诊的SAP患者148例,随机均分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生长抑素)和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两组疗程均10 d,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清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SAP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SAP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
作者:章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