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军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从手术室送检的被检测抗体能表达的正常组织或肿瘤冰冻切片标本6例,分别为常见的组织或肿瘤6种,置于6种不同冰冻固定液,分别对6种固定剂制作完成的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EAF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EAF固定剂与AAF固定剂、EAF固定剂与95%酒精固定剂,以及甲醇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之间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F固定剂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优于其他固定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AF固定剂进行冰冻切片制作,可获得佳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作者:岳灵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青年人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明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317株大肠杆菌与80株肺炎克雷白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ICU和泌尿外科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率比其他科室高,妇科和儿科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率比其他科室低.结论:细菌的耐药检测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统计更具有指导意义,临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蒋荩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vs 42.86%),术后随访,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0.00%vs 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可靠,预后好.
作者:吴青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髋部骨折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36例进行护理,主要包括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严密观测患者下肢以及全身状况、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未产生肺栓塞等重大并发症,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对髋部骨折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极大地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106例,平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沐舒坦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炎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炎性因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应用博利康尼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疗效显著,同时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徐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1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袁禄权;何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难以避免,处方调剂差错会导致医疗纠纷,影响到医院的信誉和形象.分析原因主要为药师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为杜绝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本文阐述门诊处方调剂的管理模式.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调查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及态度,探讨改善基层医务人员实施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积极性的对策.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基层医务人员248人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熟悉程度不满意,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疾病谱较窄.近30%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缺乏信心.基层医务人员希望通过专家讲座及培训班方式获得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知识.结论: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重视科普宣传,加强政策保障及经济扶持,有利于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
作者:李慧灵;张建德;阳旭升;艾莉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颅内压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颅内压、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于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侯红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口服配合降脂、利尿消肿、降压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数据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24 h尿蛋白、血脂的下降、白蛋白的提升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肺源性心脏病与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症状表现.方法:收治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96例,对照组为单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心电图检测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高.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在缺血性ST-T异常、电轴左偏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掌握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
作者:李树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消癖散外敷与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乳癖消胶囊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与消癖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块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癖散外敷与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文郁;杨新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治老年住院患者7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71.35%).各类病原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多数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和头孢类耐药性较高,只有充分掌握病原菌耐药性的趋势和变化,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者:冯雪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及合并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裴烨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ACOS中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ACOS患者31例为观察组,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指标.结果:在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下降,EOS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改善,EOS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诊断ACOS的特异性、敏感性、约登指数分别为87.1%、80.6%、83.9%.治疗后ACOS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与FEV1值增幅呈正相关(P<0.05).结论:ACOS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增长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疾病治疗时加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古丽班努;热西汗·依不拉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0例,均行痰涂片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中,找到抗酸杆菌126例,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63%.结论: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价值显著.
作者:文剑萍;向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痴呆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自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阮静莹;陈志祥;王琦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联合清肺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指标、NIHSS评分、CPIS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胆外科的实习学生90例,随机平分3组.A组采用PBL+C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组采用LBL的教学方法,C组采用PBL的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A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病理分析和肝胆科基本技能及总成绩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教学结束后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和对该教学方法认可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实际教学中采用PBL+LBL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得肝胆外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