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燕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S100B蛋白动态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检测S100B蛋白动态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S100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颅脑损伤的预后良好率高(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损伤越重,S100B含量越高,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临床可将其作为疾病诊断治疗的首选参考标准.
作者:董广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分叉病变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分叉病变患者68例,随机平分两组,均接受PCI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观察组则应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并发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一般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中,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可以将手术的成功率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陈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联合清肺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指标、NIHSS评分、CPIS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应激反应及内分泌相关指标显著上升,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剥脱术各有优点,临床还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手术方案.
作者:陈芳;黄余良;张群锋;赵爱明;肖海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进行病因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发病原因包括随年龄增长出现动脉硬化、血管黏膜萎缩导致肠壁狭窄、免疫力低下等.手术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生活质量均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患者机体特点相关,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薛光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徐爱平;闫侠;赵一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收治实施无痛胃镜术治疗的患者80例.对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地佐辛组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体动、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地佐辛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地佐辛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术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张慧伟;卢文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免疫指标及疗效.方法: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孟鲁斯特钠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孟鲁斯特钠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IgA、IgM、C3及IL-6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血清免疫指标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孟鲁斯特钠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IgA、IgM、C3及IL-6等血清免疫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小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消化内镜检查中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焦虑情绪、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刘春燕;吴惠娟;吴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乳糖酶治疗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糖不耐受的小儿232例,分3组.A组使用乳糖酶治疗,B组使用无乳糖配方奶治疗,C组原饮食结构不变;3组均使用金双歧、整肠生、蒙脱石散、复方丁香开胃贴等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对细菌性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结果:乳糖酶治疗小儿乳糖不耐受疗效显著,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两组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乳糖酶治疗跟无乳糖配方奶治疗相比,患儿的依从性高,更易于接受.
作者:苑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有效干预对策加以探索.方法:收治使用中成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30例,对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导致该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存在于多个方面,其中用量不当、配伍不当等均是相关性因素.本组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65例,出现肾毒性反应37例,出现心律失常20例,其他8例.结论:导致使用中成药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为保证中成药综合治疗效果,需要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外科手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肺源性心脏病与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症状表现.方法:收治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96例,对照组为单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心电图检测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高.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在缺血性ST-T异常、电轴左偏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掌握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
作者:李树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痴呆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自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阮静莹;陈志祥;王琦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难以避免,处方调剂差错会导致医疗纠纷,影响到医院的信誉和形象.分析原因主要为药师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为杜绝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本文阐述门诊处方调剂的管理模式.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服用药物,观察组采用宫血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月经量及血红蛋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量明显偏少,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偏高(P<0.05).结论:宫血宁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丛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在糖尿病神经病变(DPN)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使用GM1的治疗组和甲钴铵注射液的对照组,疗程均3个月.对治疗前后四肢主要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MNCV和SNCV、血清NO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GM1可使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石清;张冉;杨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基础治疗过程中,加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永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详细探究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收治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进行干预和治疗,分析临床表现和疗效.结果: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病因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的症状较明显,数据分析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包括不良饮食习惯、饮酒过量等;冠心病、高血压属于其较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作者:刘万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胆外科的实习学生90例,随机平分3组.A组采用PBL+C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组采用LBL的教学方法,C组采用PBL的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A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病理分析和肝胆科基本技能及总成绩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教学结束后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和对该教学方法认可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实际教学中采用PBL+LBL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得肝胆外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