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吴青霞

关键词:循证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vs 42.86%),术后随访,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0.00%vs 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可靠,预后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骨优导在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颌骨缺损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骨优导修复的效果.方法:收治颌骨缺损患者56例,随机平分对照组(采用骨优导直接充填骨腔)与观察组(采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骨优导修复),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4周进行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颌骨缺损修复中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骨优导,疗效显著.

    作者:王海艳;孔明茹;王得利;李慧;教莹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S100B蛋白动态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S100B蛋白动态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检测S100B蛋白动态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S100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颅脑损伤的预后良好率高(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损伤越重,S100B含量越高,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临床可将其作为疾病诊断治疗的首选参考标准.

    作者:董广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高凝状态的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呈进行性进展,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西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欠佳.本文介绍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高凝状态的进展,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青姚;钟娟;吴曙粤;黄敏;张志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大肠杆菌与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317株大肠杆菌与80株肺炎克雷白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ICU和泌尿外科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率比其他科室高,妇科和儿科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率比其他科室低.结论:细菌的耐药检测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统计更具有指导意义,临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蒋荩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清解散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散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的疗效.方法:收治儿童复发性麦粒肿46例(50只眼),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药方剂清解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91.3%.结论:中药清解散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较单纯西药治疗显著,且不易复发.

    作者:杨金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检测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治老年住院患者7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71.35%).各类病原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多数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和头孢类耐药性较高,只有充分掌握病原菌耐药性的趋势和变化,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者:冯雪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20 mg/d辛伐他汀治疗,乙组采用40 mg/d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g/d辛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郝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青年人颈型颈椎病应用运动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青年人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明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消化内镜检查中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提高检查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消化内镜检查中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焦虑情绪、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刘春燕;吴惠娟;吴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平喘药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平喘药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96例,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探究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FVC、PaO2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平喘药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晓颖;潘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在消化内科就诊的SAP患者148例,随机均分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生长抑素)和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两组疗程均10 d,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清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SAP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SAP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

    作者:章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处方点评制度执行模式的探讨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制度执行模式的探讨,提高临床一线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和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专业药师紧缺的现状.方法:对传统的以药师为主,集中点评的方法(以下简称传统模式)和由临床一线医生定期轮流体验点评、专业药师对点评者进行培训和监督的方法(以下简称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模式的处方点评结果措施应用知晓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点评模式比传统的点评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也可以解决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的专业药师紧缺的现状.

    作者:孔其芳;赵奇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对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康唑、伏立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给予氟康唑、伏立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两性毒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隐球菌转阴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隐球菌转阴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观察组病死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痛及抽搐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治疗上,氟康唑、伏立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死亡.

    作者:王耀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从手术室送检的被检测抗体能表达的正常组织或肿瘤冰冻切片标本6例,分别为常见的组织或肿瘤6种,置于6种不同冰冻固定液,分别对6种固定剂制作完成的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EAF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EAF固定剂与AAF固定剂、EAF固定剂与95%酒精固定剂,以及甲醇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之间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F固定剂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优于其他固定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AF固定剂进行冰冻切片制作,可获得佳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作者:岳灵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教育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领域,在社会上拥有重要地位.医学继续教育是目前医疗卫生工作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措施,本文探讨继续医学教育问题.

    作者:李俊霞;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及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应激反应及内分泌相关指标显著上升,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剥脱术各有优点,临床还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手术方案.

    作者:陈芳;黄余良;张群锋;赵爱明;肖海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痴呆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自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阮静莹;陈志祥;王琦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和心绞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孟华;朱燕;杨金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vs 42.86%),术后随访,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0.00%vs 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可靠,预后好.

    作者:吴青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水平与梗死部位和预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梗死部位及预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n=38)和下壁心梗组(n=42),检测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记录早期心血管事件.结果:前壁心梗组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均显著高于下壁心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与心血管事件有关,发生心血管事件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组与未发生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水平与患者梗死部位有关,前壁心梗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且NT-proBNP浓度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许旭光;韩菡;顾燕;郝湛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