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仙光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脐动脉以及静脉PCO2、pH、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时选择全身麻醉,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不会影响新生儿结局.
作者:刘新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作用显著.
作者:张碧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实施护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关数据均较参照组明显少(P<0.05);研究组无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年龄≥75岁)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8例.按年龄分高龄组(年龄≥75岁)52例和非高龄组(年龄<75岁)156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情况、即刻手术成功率、完全血运重建率、手术相关并发症、院内死亡率.结果:高龄组女性比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功不全比例,ACS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多支病变比例、C型病变比例高于非高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完全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非高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其完全血运重建比例明显减少.
作者:罗晓娟;林琦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维拉帕米治疗,观察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更优.
作者:屈梦颖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甲状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分别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患侧腺叶全切除术联合峡部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以及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维持生存率方面效果显著,但需加强甲状旁腺功能保护以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匡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老年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眩晕患者要进行全面、系统、综合性的护理,才能对患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治疗有较好效果和帮助.
作者:梁春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人素爱谈养生,养生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本文结合古籍对两种社区常见中药养生误区进行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避免盲目养生给大众造成的损害.
作者:张迎迎;郝海燕;刘仲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引发高校学生胃肠道疾病的原因.方法:收治在校学生胃肠道疾病患者84例,对其疾病原因及病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合理饮食、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等是诱发高校学生胃肠道疾病的主要因素.结论:高校学生胃肠道疾病发生原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在制定预防与治疗方案的过程中,需结合相应的心理护理或健康指导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而促进身体健康.
作者:龚永兴;段军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尿毒症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观察组钙磷代谢情况、甲状旁腺素及肾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可有效控制患者钙磷代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患者甲状旁腺素及肾素水平明显改善.
作者:罗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6例,均给予PFNA微创技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无死亡患者,术后予输血治疗9例;随访无并发症.结论: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效果好、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许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就诊秩序,提高妇幼健康技术服务咨询效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项目管理质量提升,根据《江苏省妇幼保健分级管理指导意见》进行高危新生儿分级管理及体弱儿分级管理.妇幼保健分级管理的模式已经逐渐规范化,社区可以管理的疾病、需要转诊到区妇幼保健所的疾病、需要转诊到市妇幼保健所的疾病都清晰明了.这样社区儿保医生工作起来有的放矢,责任明确,上级妇幼机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适龄儿童能够得到优质、方便的服务.
作者:金月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有效挑除闭合性粉刺的方法.方法:收治闭合性粉刺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挑除,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挑除.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0级比例和1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级比例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挤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合性粉刺患者采用改良挑除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且操作简单,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关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心理治疗技术在精神疾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精神疾病患者72例,平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两组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技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均有所改善;各项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较常规组患者优;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技术在精神疾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对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收治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率、各项指标得分和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熊艳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耳鼻喉专科医院护生中医护理能力培养效果.方法:对来耳鼻喉专科医院实习的未系统培训过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护理技能的147名护生,进行为期8个月的中医护理能力培训.结果:培训后,各项中医护理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中医护理能力培训能明显提高耳鼻喉专科医院实习生的护理能力.
作者:董红丽;阚飞;徐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TPO联合激素治疗复发难治性ITP的效果.方法:收治复发难治性ITP患者5例,采用TPO联合激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数量显著提升,显效2例,良效2例,进步1例.1例患者出现高血糖.结论:TPO联合激素治疗复发难治性ITP效果显著.
作者:王斌;黄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比较托伐普坦联用托拉塞米与单用托伐普坦治疗高龄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难治性心衰患者42例.治疗组21例,应用托伐普坦联用托拉塞米治疗;对照组21例,单用托伐普坦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活动耐力、心率变化、呼吸困难程度)及BNP、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源性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托伐普坦联用托拉塞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贺仙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治疗急诊脑外伤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外伤行气管插管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地西泮镇静,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比较两组镇静效果.结果:两组镇静起效时间和插管完成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损伤率和咽喉部反射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完成插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治疗急诊脑外伤气管插管的效果较理想.
作者:王若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a)及胆红素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脂蛋白(a)及胆红素,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蛋白(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蛋白(a)及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明显升高,而胆红素明显降低,可作为快速诊断冠心病的指标,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林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