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劲松;黄洪章;李祖兵
1992年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1](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至今为止佳的活体分子标记物。它具有分子量小,对细胞无毒,使用方便,不需要任何外源底物或协同因子,就能在长波紫外激发下发出性质稳定的荧光,容易检测等优点[2],使GFP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标记口腔病原微生物或肿瘤并研究其致病机制。特构建一种能在原、真核细胞内均能表达的绿色荧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1)材料:菌株(DH5α和JM109)和质粒(pBluescript Ⅱ KS+、GFPmut2和Rc/CMV,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实验室保存)。
作者:王衣祥;李盛林;傅嘉;章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第五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研讨会(DenTech China)将于2001年10月9日~12日仍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会继续得到中华口腔医学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市口腔生物工程医学会、上海市口腔疾病防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届展览会暨研讨会,凭借着上海国际都市经济、金融和商业中心所独有的辐射效应,在为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开发开放、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引进国外先进的牙科技术、设备与材料等方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中外客商捕捉商机、交流技术、经贸洽谈的重要场所。尽管目前离展期尚远,但95%的展位已争定完毕。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及芬兰的国际著名口腔器材制造商,将带来新的产品和技术;国内知名公司及各地的代理商,也将在本届展会中作出新举措。 展会期间,主办单位将继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抵沪,以中外新口腔医学产品与技术为轴线,组织大型国际研讨会和各类专题技术交流会,为与会的口腔专业人士传递当今国际口腔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和信息,演示口腔医学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的新成果。为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举办的国家级学分制口腔内、外科及口腔修复科继续教育学习班和2001年全国口腔正畸学术研讨会,将在展会期间同时举行。 为促进全体参与者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进交流,本届展会将同期出版《2001口腔专业论坛》论文集。为此,主办单位已展开2001口腔专业论文征集活动,欢迎全国各地口腔医学界人士踊跃参与,结合我国口腔医学临床实践,就中外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等课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撰稿成文,通过www.dentech.com.cn网站或邮寄至上海展星展览服务有限公司(8月31日截稿)。主办单位将聘请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审核,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汇编成《2001口腔专业论坛》论文集。 论文请寄:上海科技京城西楼13E座(北京东路668号)邮编:200001 联系电话:021-53086929 传真:021-53082667 电子邮件:showstar@online.sh.cn 联系人:陈一红参展及观展联系地址: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联系人:张忠连电话:010-62174948,13910886096 传真:010-62180142 电子邮件:cicast@public.bta.net.cn
作者:张忠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在口腔鳞癌的活检标本上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肿瘤微血管密度(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TMD)与平阳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选择PYM化疗前有活检标本的口腔鳞癌患者35例,年龄34~69岁,平均50岁。采用HE染色和LSAB免疫组化染色,PCNA(PC10)工作浓度为1∶100,CD31为1∶30。PCNA指数(PI)、有丝分裂指数(MI)的定量是采用Haapasalo的容积校正的方法(网格面积为0.062 5 m2),以每平方毫米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数来表示。TMD定量是以明显分离的棕黄染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作为一个血管计数,在200倍镜下(网格面积为0.25 m2)计数3个视野,取其平均值, 再除以网格面积,它表达为每平方毫米肿瘤内血管的个数。
作者:袁冶;张永福;郑坚;刘兴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唇裂修复手术对唇裂伴牙槽突裂和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方面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将84例唇裂修复术后患者分为唇裂伴牙槽突裂、唇腭裂唇裂修复组和唇腭裂均修复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摄定位头颅X线片并测量分析。结果唇裂修复手术对唇腭裂组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唇裂伴牙槽突裂组。结论唇腭裂的裂隙与组织缺损是导致唇裂修复影响上颌骨生长的重要原因。
作者:石冰;邓典智;郑广宁;左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面动脉逆行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口腔、鼻腔和眶区粘膜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口、鼻腔和眶区粘膜缺损患者应用面动脉逆行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该瓣是以面动脉的远心端为血管蒂,通过前颊支和颊肌表面及其内部的血管网供血,在动脉周围包绕适量的软组织以利静脉回流。可通过皮下隧道转移到眶区或鼻腔,通过牙槽嵴裂隙转移到腭部。结果 6例患者术后颊肌粘膜瓣完全成活,效果满意。无血肿、感染、腮腺导管损伤、面神经损伤和开口功能障碍等。结论面动脉逆行岛状颊肌粘膜瓣血运好,转移灵活,可以解决常规方法难以修复的口腔前部、鼻腔、眶区粘膜缺损。
作者:赵振民;李森恺;李养群;杨明勇;刘元波;陈宗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如何正确评价医学科技论文质量的优劣?大体上可从“专业、文字、统计学”3方面来着手。从专业方面考察既要看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为本专业领域内比较有价值、有学术水平的问题;从文字方面考察,就是要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是否言简意赅、中心突出;从统计学方面考察,就是要看统计研究设计是否严谨、资料收集和表达是否正确、统计分析方法选用是否合理、计算和结果解释是否准确。这3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医学科技论文才是质量比较优的。这三者间的关系是:“专业”是“内容或目的”,“文字”是“形式或门面”,“统计学”是“专业结论成立与否的重要依据”。然而,很多论文中把统计学当做“修饰物”,只要给出了“P值”,就标志用了统计学,却不管统计学用得是否正确。事实上,误用或滥用统计学不仅不能提高论文的质量,反而会大大降低论文的科学性!
作者:胡良平;郭秀花;刘惠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采用解剖与血管造影的方法对不同类型咽后瓣血管和神经的来源与分布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咽后瓣手术的设计与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①头颈尸体标本16例,经双侧颈总动脉与甲状颈干(或甲状腺下动脉)插管, 10% 氨水灌洗3次后用铅丹乳胶液进行灌注。灌注良好的标志为大血管充盈饱满,注射器内芯出现“反弹”[1]。②双侧颈部纵行切口,逐层暴露至颈鞘,用小血管钳分离颈动脉的各分支与颈静脉的各属支。平外耳廓上下1/2交界水平自后向前用钢锯并辅以骨剪于寰枕关节处离断颈椎。在 Topcon手术显微镜下,逐层剥离覆盖于咽后壁的筋膜,观察咽后壁血管与神经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③于咽后壁上分别模拟上、下蒂型及双蒂型咽后瓣手术,观察咽后瓣血管与神经的供应情况。④完整取下咽后壁组织,X线摄片检查,对比观察解剖与造影所显示的血管影像。
作者:蒋灿华;翦新春;漆光平;罗学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后对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EIP)发生率的影响及防治效果。方法对80例死髓牙根管治疗后,在根尖周局部注射5 mg地塞米松,采用临床观察分析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Ⅱ~Ⅲ级疼痛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3.75%,P<0.01,差异有显著性;采用有序Logistic regression法对EIP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EIP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牙位、瘘管、充填情况以及是否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有关;无瘘管、上下后牙以及超填时EIP的发生显著增加,P<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预防和降低EIP的发生并减轻其疼痛程度;准确完善的根管充填是降低EIP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欧阳勇;陈少琼;陈佩珠;高燕;凌均;唐志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测试和分析不同激光焊接条件下3种不同材料的焊接深度、强度和热反应区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对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纯钛3种测试棒采用不同电压和脉冲持续时间焊接,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压与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的焊接深度和强度呈正比,均值为:250 v时335 MPa~330 v时573 MPa。热反应区晶粒生长小,激光束终点呈山峰状,中心留有焊接空白区。电压与纯钛的焊接深度呈正比,与其强度呈反比,均值为:250 v时221 MPa~330 v时154 MPa。热反应区晶粒生长较大,伴有相变体膨胀、晶间氧化、组织呈蜂窝状改变。结论激光对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的焊接性能优良,但对铸造后的纯钛焊接性能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海树;崔永志;牟维民;丛蕾;宋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目前有VCD制品:《根管治疗》片长37 min,《畸形牙》片长17 min,《T-N矫正法的临床操作》片长45 min,《功能性腭裂修补术》片长15 min,《牙齿与美容》片长20 min。欲购者请与郝秀萍、王月书联系,电话:(010)65133608,传真:(010)65133609,Email:cmavo@public.bta.net.cn,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医学会院内(100710)
作者: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MVD和VEGF的表达,采用SPSS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 VEGF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高表达阳性(强度)率明显高于大涎腺(P=0.039 8);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VEGF的高表达率明显增加(P=0.017 5);而MVD与肿瘤部位、分期差异无显著性。MVD和VEGF的表达与该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织类型及生存率无显著的相关性。VEGF高表达组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低表达组的平均MVD值(P=0.020 2)。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MVD和VEGF作为预后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二者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
作者:李正江;唐平章;徐震纲;林冬梅;吕宁;赵清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简称RA),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3诱导凋亡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Fas/FasL的表达及两者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RA作用下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应用RT-PCR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药物作用组和对照组细胞Fas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TUNEL法显示生理药物浓度1-10 uRA作用到第5 d时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出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应的RT-PCR亦显示RA作用到5 d时Fas mRNA水平明显提高, 而细胞的FasL mRNA水平却没有改变。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RA可增强Fas抗原的表达。结论 RA能诱导Tca83的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提示临床上可利用RA作为先期诱导药或与增强Fas表达的药物、抗Fas抗体联合应用,以增强RA药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关为群;于世凤;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活性氧的规律及其酶学基础,探讨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产物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reduced,NADH)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2+-H2O2体系产生活性氧的影响。结果在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可检测到特征性的二甲基吡咯氮氧化物(dimethyl pyridine N-oxide,DMPO)-O2和DMPO-OH·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美蓝使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ESR信号消失;NADH对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ESR信号没有明显影响,但是NADH可使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2+-H2O2体系的ESR信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结论变形链球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O2和OH·,NADH氧化酶催化的反应可能是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来源。
作者:王成龙;赵皿;李振钢;吴可;丛建波;孙存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体外构建人细胞型颌骨植骨材料并对其生物亲和性和成骨活性进行评价,探讨临床采用此类植骨材料修复口腔颌面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3名阻生齿患者的健康齿槽骨组织,经酶消化法进行齿槽骨细胞的分离,在5%CO2、37℃的条件下用含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剂β-磷酸甘油和地塞米松的α-MEM(α-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极限必需培养基)培养液进行细胞的培养,以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确定为成骨样细胞后,以5×104/ml的密度分别播种在3种可吸收性支架材料聚羟基乙酸(PGAS)、胶原海绵(CLGS)和L-乳酸/ε-己酸内酯(LACT)上,形成齿槽骨成骨样细胞-可吸收支架复合体。3种复合体在体外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3~4周,定期观测细胞在支架中的增殖速率、形态学变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等成骨活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自3人下颌齿槽骨分离培养的齿槽骨细胞在加入β-磷酸甘油和地塞米松刺激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均可成功表达成骨细胞的表现型,与同源成纤维细胞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该齿槽骨成骨样细胞与3种可吸收性支架材料分别构建成3种细胞型骨种植材料后,PGAS中的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量多;统计学结果显示,其综合成骨活性与LACT、CLGS两种细胞型植骨材料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提示PGAS与齿槽骨成骨样细胞具有较好的亲和性,该细胞型植骨材料具有较好的体外成骨活性。结论 PGAS-齿槽骨成骨样细胞复合体具有较好的生物亲和性和体外成骨能力,值得进一步开发研制,以便为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提供细胞型人工骨植入材料。
作者:姚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一、拉力螺钉固定 1970年,Brons和Boering首先采用拉力螺钉固定下颌骨骨折,近年来这种方法受到临床普遍重视,在同等条件下常常被优先推荐使用。 1.固定原理:拉力螺钉形状类似木螺钉,尖端一般有5~6条螺纹。固定时无螺纹段固定在近端骨折块上,有螺纹段穿过骨折线固定在远端骨折块上。旋紧螺钉时,近端骨折块不切齿纹,远端骨折块被螺纹切齿提拉,向近端移动产生加压。临床上常用2.7 mm或2.4 mm皮质骨螺钉代替拉力螺钉使用。固定时在近端骨折块上预备滑行孔(直径等于螺纹外径2.7 mm或2.4 mm),在远端骨折块上预备加压孔(直径等于螺纹底径2.0 mm或1.7 mm),旋紧螺钉时可产生拉力加压。
作者:张益;章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共同举办的“全国老年口腔医学研讨会及全军牙体牙髓无痛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01年9月19~25日在西安召开。届时将邀请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知名专家以及国内专家作专题学术讲座,参加者将得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欢迎口腔界同道踊跃报名参加。学习班的具体日程安排及会议邀请函将随后发出。 联系地址:710032 西安市康复路1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教研室吴补领;100730 北京市东单大华路1号卫生部北京医院口腔科戴永雨
作者:戴永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牙周疾病的治疗中,机械性地去除牙冠和根面上附着的牙菌斑、牙石和内毒素是一个重要过程。医师可选择手动工具,如刮匙,配用各种工作尖的声波或超声波设备等。其中,超声波设备被公认为龈上洁治和牙周袋洁治的革新性产品。 法国赛特力公司始终致力于超声波口腔设备以及各种工作尖的研制和开发。目前,它生产的工作尖多达70余种,可用于洁治、牙周护理、根管荡洗、根尖外科及修复。该公司新推出的工作尖Twiny改变了传统工作尖的单面、单喷水特征,采用双刃面、双喷水的设计,在洁治过程中能产生更强烈的空化作用。与手工刮匙相比,可更快速而彻底地去除牙石和菌斑。经国外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取得相同的效果只需手工刮匙50%的时间。Twiny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它在去除根面毒素的同时,能有效保护牙本质和牙骨质。而且,工作尖本身不易磨损。由于治疗的损伤性较小,加之其柔和的外形设计(无尖锐的角或边线),在治疗过程中,Twiny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Twiny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独特的外形和弯曲角度使它适用于患者口腔内的任何一颗牙齿。在手术过程中,医师不需更换工作尖。 因此,Twiny是一种通用的长寿命工作尖,可装于法国赛特力公司在任何时期生产的任何型号的洁牙机上。 垂询电话:010-64657011/2/3 E-mail:info@satelec.com.cn(钱恩荣吴君)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牙型(dental pattern)是指不同类型牙齿的定位、数量和形态结构,是在胚胎形成时期建立的。研究提示:几种细胞外信号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牙齿沿颌骨的定位及切牙区的形成;而包括同源异型盒基因(homeobox genes)家族在内的细胞核内转录因子的组合表达,则可能在颌骨中建立了不同类型牙齿发育的区域。 一、细胞外信号因子的作用 在发育的颌骨中,不同牙齿将要形成的位置是在发育的起始阶段或在此之前确定的。此时在第一鳃弓的上皮和间充质中有一些细胞外信号因子,如骨形成蛋白(Bmp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和Sonic Hedeghog(Shh)等的表达,它们可引出转录因子的表达并通过相互作用在发育早期牙型的确定中发挥功能[1]。
作者:王颖莉;王嘉德;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生物膜(biofilm)是由微生物及其分泌的有机物积聚而成。体外实验证明,在生物被膜中生长的细菌与游离状态的细菌有很大差别。使游离菌致死的抗生素往往对生物膜中的细菌无效,同时应用低于致死量的抗生素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形成生物膜被解释为产生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机制。我们在人工口腔中建立牙菌斑生物膜药敏实验模型,主要用于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预防用药的口腔保健品的筛选和预测,以及顽固性根尖周感染的治疗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人工口腔的设计:瑞典LKB2023液相层析系统的恒温操作箱密闭性好、温度可控制在37℃, 作为本实验的细菌培养箱,人工口腔装置置于其中,并通过加入数片英国Oxoid公司的厌氧发生袋而维持环境的厌氧。
作者:李鸣宇;刘正;朱彩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骨性开畸形手术前后正畸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前牙开畸形32例,男生9例,女性23例,开度1-8.5mm,平均4mm,31例伴下颌前突,1例伴正颌疗程为4-33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正畸疗程为3-17个月,平均8.5个月.开始畸形的术前治疗为:排齐上下牙列,解除牙列拥挤;去代偿治疗;避免上下切牙向修伸长移动;上下牙列宽度不调时,可轻度扩大上颌牙弓.术后正畸治疗为:关闭牙列术后间隙;进一步排齐牙列;调整上下牙列的唇颊向倾斜度;上下颌内垂址牵引,防止开始复发;上下颌间类或类牵引,调整磨牙关系.结论通过系统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及正颌外科手术,可矫下前牙开畸形,并取得良好矫治效果.
作者:周彦恒;胡炜;孙燕楠;王兴;李自力;张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