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平;郭秀花;刘惠刚
目的用骨质疏松及牙槽骨吸收动物模型评价阿仑膦酸盐对骨吸收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及牙槽骨吸收的动物模型,建模手术次日,给实验组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液,每周3次,共6周。用血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骨密度测量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进行药效评价。结果股骨密度:对照组(0.123 g/cm2)与实验组(0.151 g/cm2)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对照组(259.63 U/L)与实验组(151.13 U/L)相比明显升高(P<0.01);骨生物力学各项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组织形态学:实验组牙龈轻度炎症,牙槽嵴顶未见明显吸收;对照组牙龈乳突炎症明显,上皮钉突增生,炎细胞浸润,牙槽嵴顶明显吸收。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减少骨质丢失从而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及病理性牙槽骨骨吸收。
作者:王晓敏;杨宗萍;于世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在口腔鳞癌的活检标本上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肿瘤微血管密度(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TMD)与平阳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选择PYM化疗前有活检标本的口腔鳞癌患者35例,年龄34~69岁,平均50岁。采用HE染色和LSAB免疫组化染色,PCNA(PC10)工作浓度为1∶100,CD31为1∶30。PCNA指数(PI)、有丝分裂指数(MI)的定量是采用Haapasalo的容积校正的方法(网格面积为0.062 5 m2),以每平方毫米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数来表示。TMD定量是以明显分离的棕黄染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作为一个血管计数,在200倍镜下(网格面积为0.25 m2)计数3个视野,取其平均值, 再除以网格面积,它表达为每平方毫米肿瘤内血管的个数。
作者:袁冶;张永福;郑坚;刘兴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第五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研讨会(DenTech China)将于2001年10月9日~12日仍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会继续得到中华口腔医学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市口腔生物工程医学会、上海市口腔疾病防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届展览会暨研讨会,凭借着上海国际都市经济、金融和商业中心所独有的辐射效应,在为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开发开放、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引进国外先进的牙科技术、设备与材料等方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中外客商捕捉商机、交流技术、经贸洽谈的重要场所。尽管目前离展期尚远,但95%的展位已争定完毕。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及芬兰的国际著名口腔器材制造商,将带来新的产品和技术;国内知名公司及各地的代理商,也将在本届展会中作出新举措。 展会期间,主办单位将继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抵沪,以中外新口腔医学产品与技术为轴线,组织大型国际研讨会和各类专题技术交流会,为与会的口腔专业人士传递当今国际口腔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和信息,演示口腔医学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的新成果。为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举办的国家级学分制口腔内、外科及口腔修复科继续教育学习班和2001年全国口腔正畸学术研讨会,将在展会期间同时举行。 为促进全体参与者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进交流,本届展会将同期出版《2001口腔专业论坛》论文集。为此,主办单位已展开2001口腔专业论文征集活动,欢迎全国各地口腔医学界人士踊跃参与,结合我国口腔医学临床实践,就中外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等课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撰稿成文,通过www.dentech.com.cn网站或邮寄至上海展星展览服务有限公司(8月31日截稿)。主办单位将聘请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审核,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汇编成《2001口腔专业论坛》论文集。 论文请寄:上海科技京城西楼13E座(北京东路668号)邮编:200001 联系电话:021-53086929 传真:021-53082667 电子邮件:showstar@online.sh.cn 联系人:陈一红参展及观展联系地址: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联系人:张忠连电话:010-62174948,13910886096 传真:010-62180142 电子邮件:cicast@public.bta.net.cn
作者:张忠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摘除大白鼠卵巢使已经获得骨结合的种植体周围骨量迅速下降[1]。但此过程中的骨组织结构变化目前尚不清楚。本项研究利用非脱钙骨磨片技术动态观察了摘除大白鼠卵巢所致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1.材料与方法:Wistar雌性大白鼠28只,体重190 g,年龄32 W,随机分实验与对照2群,每群再根据观察时间分28 d、84 d 2组,每组动物7只。暴露大白鼠胫骨骨骺端骨面,埋入种植体,56 d后取出大白鼠左右卵巢并结扎输卵管;不切除卵巢、不结扎输卵管者为对照群。28 d、84 d分别处死动物,摘除胫骨,常规固定、脱水、树脂包埋。利用EXAKT Gutting-Crinding系统沿种植体长轴研磨骨磨片至15 μm,联甲苯胺兰染色,光镜观察。
作者:潘巨利;齐东元;张福胤;姜道林;杜历;代田达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P物质(substance P, SP)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差异,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住院患者32例,自愿者10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6例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10名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16例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差异。 2.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明显高于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P<0.001)及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P<0.05);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痛支神经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显著≥非痛支神经组织中的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P<0.05)。 3.讨论:SP与痛觉传导有关,在一些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疼痛研究中均发现有SP的参与;SP在外周除了向中枢传递痛觉外,还引起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刺激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聚集,形成神经源性炎症。本组临床资料表明: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明显升高,提示SP在局部参与了疼痛发作过程;痛支神经纤维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显著≥非痛支神经纤维中的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说明SP在局部参与了三叉神经痛的发病过程。我们认为,痛支神经可能快速过度释放SP,导致阵发性剧烈疼痛;在外周SP导致致痛、致炎物质的积聚,进一步刺激传导伤害性信息的传入纤维,经过一定时间的总和后再次爆发新一轮的疼痛。本组临床资料只是初步说明了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SP参与,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云富;姜晓钟;刘渊;叶挺军;赵奕;胡世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牙周疾病的治疗中,机械性地去除牙冠和根面上附着的牙菌斑、牙石和内毒素是一个重要过程。医师可选择手动工具,如刮匙,配用各种工作尖的声波或超声波设备等。其中,超声波设备被公认为龈上洁治和牙周袋洁治的革新性产品。 法国赛特力公司始终致力于超声波口腔设备以及各种工作尖的研制和开发。目前,它生产的工作尖多达70余种,可用于洁治、牙周护理、根管荡洗、根尖外科及修复。该公司新推出的工作尖Twiny改变了传统工作尖的单面、单喷水特征,采用双刃面、双喷水的设计,在洁治过程中能产生更强烈的空化作用。与手工刮匙相比,可更快速而彻底地去除牙石和菌斑。经国外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取得相同的效果只需手工刮匙50%的时间。Twiny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它在去除根面毒素的同时,能有效保护牙本质和牙骨质。而且,工作尖本身不易磨损。由于治疗的损伤性较小,加之其柔和的外形设计(无尖锐的角或边线),在治疗过程中,Twiny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Twiny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独特的外形和弯曲角度使它适用于患者口腔内的任何一颗牙齿。在手术过程中,医师不需更换工作尖。 因此,Twiny是一种通用的长寿命工作尖,可装于法国赛特力公司在任何时期生产的任何型号的洁牙机上。 垂询电话:010-64657011/2/3 E-mail:info@satelec.com.cn(钱恩荣吴君)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后对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EIP)发生率的影响及防治效果。方法对80例死髓牙根管治疗后,在根尖周局部注射5 mg地塞米松,采用临床观察分析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Ⅱ~Ⅲ级疼痛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3.75%,P<0.01,差异有显著性;采用有序Logistic regression法对EIP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EIP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牙位、瘘管、充填情况以及是否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有关;无瘘管、上下后牙以及超填时EIP的发生显著增加,P<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预防和降低EIP的发生并减轻其疼痛程度;准确完善的根管充填是降低EIP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欧阳勇;陈少琼;陈佩珠;高燕;凌均;唐志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胚胎骨移植免疫原性低,爬行替代快,兼备骨诱导活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膜可体内降解,骨引导活性可靠,但单独应用均存在一定不足。我们将PLA膜和脱钙冻干胚胎骨(demineralized freeze-dried fetal bone,DFDFB)复合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探讨PLA-DFDFB的骨修复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PLA膜:分子量19 000,厚200 μm,孔径<5 μm。 (2)DFDFB制备:取孕28 d胎兔四肢骨,剪成1~2 mm骨粒。25 ℃下1∶1氯仿-甲醇脱脂,浸入2 ℃ 2 mol/L CaCl2、0.05 mol/L EDTA各1 h,0.6 mol/L HCl彻底脱钙,漂洗,冻干,环氧乙烷消毒。 (3)实验方法:在16只成年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1.0 cm×0.6 cm方形骨缺损。右侧植入DFDFB,左侧植DFDFB后表面覆盖PLA膜。术后4、8、12 周分批处死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行大体观察和X线观察。10%中性甲醛固定后常规制取6 μm厚脱钙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2.结果:术后4周两侧缺损内见新骨充填。8周新骨外观似皮质骨,PLA-DFDFB侧外形较好。12周新骨与宿主骨无异。X线检查术后4 周两侧缺损区呈均匀骨痂影,8周骨密度增高,此二期DFDFB侧骨密度稍高。12周缺损区骨密度与宿主骨相近,PLA-DFDFB侧稍高。 组织学观察4周时少见DFDFB残片。PLA-DFDFB侧骨小梁平行骨长轴排列,DFDFB侧骨小梁呈网状。8周时PLA-DFDFB侧骨小梁粗大,骨髓丰富,DFDFB侧骨小梁细小,骨髓组织少。8周前DFDFB侧见骨膜成骨与胚胎骨替代和诱导成骨间有蓝染的生长结合线,部分切片骨膜成骨达新骨全厚1/4。12周时缺损区新骨与自体骨融合,PLA-DFDFB侧皮质骨连贯致密,DFDFB侧皮质骨有较多骨腔。 3.讨论:DFDFB植入后各观察期内均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说明DFDFB免疫原性极低。DFDFB结构疏松,易于吸收改建,植入4周即可基本吸收。DFDFB的疏松结构还对骨诱导因子释放有利。但DFDFB机械强度低、赋形困难、容易造成颗粒外泄。本实验用PLA膜将DFDFB固定在缺损内,并以DFDFB支持PLA膜下骨再生空间,可避免因膜塌陷而影响骨再生。 早期X线检查发现DFDFB侧骨密度较高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DFDFB植入后不仅在缺损内发挥引导和诱导成骨作用,还释放骨诱导因子刺激骨膜成骨,其厚度可达新骨全厚的1/4。PLA-DFDFB侧因PLA阻隔,骨膜成骨不明显,因此早期DFDFB侧骨密度较高。但这并不反映新骨的结构,组织学证据表明PLA/DFDFB侧新骨结构更有利于颌骨功能的早期恢复。而且PLA膜可延缓DFDFB的改建后吸收,12周时PLA/DFDFB侧骨密度即高于DFDFB侧,且外形恢复佳,说明PLA/DFDFB骨修复效果更理想。
作者:侯劲松;黄洪章;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生物膜(biofilm)是由微生物及其分泌的有机物积聚而成。体外实验证明,在生物被膜中生长的细菌与游离状态的细菌有很大差别。使游离菌致死的抗生素往往对生物膜中的细菌无效,同时应用低于致死量的抗生素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形成生物膜被解释为产生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机制。我们在人工口腔中建立牙菌斑生物膜药敏实验模型,主要用于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预防用药的口腔保健品的筛选和预测,以及顽固性根尖周感染的治疗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人工口腔的设计:瑞典LKB2023液相层析系统的恒温操作箱密闭性好、温度可控制在37℃, 作为本实验的细菌培养箱,人工口腔装置置于其中,并通过加入数片英国Oxoid公司的厌氧发生袋而维持环境的厌氧。
作者:李鸣宇;刘正;朱彩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在我国更好地开展铸造贵金属修复技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定于2001年10月11~14日在上海举办《铸造贵金属》专题研讨会。会议由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协办。 专题研讨会将采用主题报告、贵金属铸造技术实验研究、临床和技术室应用交流以及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征文内容包括:临床和技术室应用心得,铸造技术(材料或器械),专题信息报道,材料研究和开发,国际动态介绍及有关专题的其他内容。来稿要求在3000字以内。除携文参加学术交流者外,要求培训者也可以参加专题会研讨。主题报告:薛淼教授(铸造贵金属口腔修复的健康发展);曹红喜博士(牙科新型铸造贵金属合金的实验研究)。 截稿日期:2001年7月。参加会议研讨或培训申请截止日期:2001年8月。来稿及参加申请请寄:上海市斜土路716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部内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陆华收。邮政编码:200023。电话/传真:(021)63034903,请注明“会议征文”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牙周膜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利用透射电镜观察15只大鼠正畸牙齿移动2 d、1周、2周和3周后,压力侧牙周膜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牙齿移动2 d后可见粗有髓神经纤维变性,3周后尚未完全恢复;细无髓神经纤维在2 d时数量稍增多,1周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至3周时数量恢复正常,部分神经纤维轻度变性;细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无明显变化,其中部分神经纤维轻度变性。结论在正畸力作用下,牙周膜神经纤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Aβ纤维严重变性,而Aδ纤维及C纤维轻度变性,C纤维主要表现为增生。
作者:樊成涛;段银钟;李学荣;孙应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以硝苯地平1 200.0、360.0、108.0和32.4 μg/L作体外培养牙龈成纤维细胞细胞计数观察。并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细胞内掺入法评价DNA合成量。结果细胞计数在实验的第6、7 d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主要表现为硝苯地平1 200.0 μg/L和360.0 μg/L组,细胞计数明显高于低浓度组。各组间DNA合成量差异有极显著性。进一步分析差异存在于高浓度组与其他各组之间。结论高浓度硝苯地平有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孙卫斌;蒋春梅;郑仕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体外构建人细胞型颌骨植骨材料并对其生物亲和性和成骨活性进行评价,探讨临床采用此类植骨材料修复口腔颌面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3名阻生齿患者的健康齿槽骨组织,经酶消化法进行齿槽骨细胞的分离,在5%CO2、37℃的条件下用含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剂β-磷酸甘油和地塞米松的α-MEM(α-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极限必需培养基)培养液进行细胞的培养,以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确定为成骨样细胞后,以5×104/ml的密度分别播种在3种可吸收性支架材料聚羟基乙酸(PGAS)、胶原海绵(CLGS)和L-乳酸/ε-己酸内酯(LACT)上,形成齿槽骨成骨样细胞-可吸收支架复合体。3种复合体在体外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3~4周,定期观测细胞在支架中的增殖速率、形态学变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等成骨活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自3人下颌齿槽骨分离培养的齿槽骨细胞在加入β-磷酸甘油和地塞米松刺激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均可成功表达成骨细胞的表现型,与同源成纤维细胞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该齿槽骨成骨样细胞与3种可吸收性支架材料分别构建成3种细胞型骨种植材料后,PGAS中的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量多;统计学结果显示,其综合成骨活性与LACT、CLGS两种细胞型植骨材料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提示PGAS与齿槽骨成骨样细胞具有较好的亲和性,该细胞型植骨材料具有较好的体外成骨活性。结论 PGAS-齿槽骨成骨样细胞复合体具有较好的生物亲和性和体外成骨能力,值得进一步开发研制,以便为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提供细胞型人工骨植入材料。
作者:姚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简称RA),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3诱导凋亡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Fas/FasL的表达及两者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RA作用下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应用RT-PCR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药物作用组和对照组细胞Fas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TUNEL法显示生理药物浓度1-10 uRA作用到第5 d时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出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应的RT-PCR亦显示RA作用到5 d时Fas mRNA水平明显提高, 而细胞的FasL mRNA水平却没有改变。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RA可增强Fas抗原的表达。结论 RA能诱导Tca83的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提示临床上可利用RA作为先期诱导药或与增强Fas表达的药物、抗Fas抗体联合应用,以增强RA药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关为群;于世凤;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卫生部科教司批准,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01年7月9~12日在青岛市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10学分)。根据我国第一本“牙周病学”规划教材的内容及1999年国际新颁布的“牙周病分类法”,向学员介绍有关的新知识及新教材的特点、难点。学习班由多位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授课并安排典型病例讨论及牙周病学的教学经验交流,以期提高我国牙周病学的教学和临床诊治水平。欢迎各口腔医学院(系)的教师及对牙周病有兴趣的临床医师参加。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胶州路1号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邮政编码:266011,联系人:尹小楠、陈正岗,联系电话:(0532)2827971-4585,传真:(0532)2836421,电子邮箱:qdslyy@263.net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根面龋是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病,是老年口腔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根面龋致病菌国内外尚有争议。我们于1999年12月~2000年2月对临床患根面龋老年人的局部菌斑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找出优势菌,旨在为根面龋防治提供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试验组:年龄60~77岁、患根面龋无牙髓及根尖炎症者15例;对照组;根外露,无根面龋者10例。 2.方法:从试验组患者根面龋洞内或对照组根邻面取菌斑后送实验室。标本经振荡稀释后分别接种于CDC非选择培养基、轻唾培养基、乳酸杆菌和放线菌选择培养基上。CDC培养基和放线菌选择培养基厌氧37℃,培养5 d,其他培养基需氧37℃,培养5 d。培养后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常规生化反应鉴定菌群属,对每种培养皿进行菌落计数,统计每种菌的菌落形成数目。
作者:张廷发;杨圣辉;张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2年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1](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至今为止佳的活体分子标记物。它具有分子量小,对细胞无毒,使用方便,不需要任何外源底物或协同因子,就能在长波紫外激发下发出性质稳定的荧光,容易检测等优点[2],使GFP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标记口腔病原微生物或肿瘤并研究其致病机制。特构建一种能在原、真核细胞内均能表达的绿色荧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1)材料:菌株(DH5α和JM109)和质粒(pBluescript Ⅱ KS+、GFPmut2和Rc/CMV,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实验室保存)。
作者:王衣祥;李盛林;傅嘉;章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唾液析晶形态试验(saliva ferning test, SFT)在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收集78例确诊为SS的患者(采用欧洲标准),在进行唇腺活检之前取非刺激性新鲜唾液,光镜下观察其结晶形态,根据Maragou标准记录分型,根据Tarpley标准记录唇腺活检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结果。同期随机选择80名健康人设为对照组,观察唾液析晶形态,检测SF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SF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9.74%)和特异性(83.75%)。②SFT阳性结果在SS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SFT和唇腺活检在病例组的阳性检出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SFT对S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丁玲;唐燕;陆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共同举办的“全国老年口腔医学研讨会及全军牙体牙髓无痛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01年9月19~25日在西安召开。届时将邀请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知名专家以及国内专家作专题学术讲座,参加者将得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欢迎口腔界同道踊跃报名参加。学习班的具体日程安排及会议邀请函将随后发出。 联系地址:710032 西安市康复路1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教研室吴补领;100730 北京市东单大华路1号卫生部北京医院口腔科戴永雨
作者:戴永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儿童与成人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儿童与成人牙齿移动速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对样本84例(儿童组43例,成人组41例)采用放射免疫测试法,测定其上颌侧切牙受唇向倾斜力24h前后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x,PGE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总量和浓度的变化,讲座期变化规律及两个年龄组变化的差异.结果正畸加力24h前后两GCF-PGE2.总量和浓度均明显增加(P〈0.01),对照侧均无变化(P>0.05);两组GCF-IL-6总量明显增加(P<0.01),浓度只有儿童组增加(P<0.01);两组GCF-GM-CSF总量明显增加(P<0.01),浓度只有儿童组增加(P<0.01).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龈沟液生化万分的变化在儿童与成人间存在差异.
作者:张丁;任艺谨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