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绞股蓝影响白斑癌变过程中Ha-ras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

周曾同;唐国瑶;钟文静;丁端宇;毛德(鋐);李伟国

关键词:粘膜白斑病, 口腔, 基因, RAS,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摘要:目的 观察绞股蓝对白斑癌变过程中Ha-ras癌基因突变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绞股蓝防癌、抑癌的机理,并对Ha-ras基因与白斑癌变动态变化过程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检测经绞股蓝总甙、甙元、C20-OH皂甙等处理的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模型标本,观察 Ha-ras基因含第61位密码子突变的阳性信号.结果 白斑癌变模型组突变率达 22.96%,绞股蓝处理组平均为7.59%;绞股蓝各组抗突变率效佳依次为C20-OH组、总甙组、甙元组,其突变率分别为5.32%、6.25%、11.00%;DMBA诱导癌变4~8周时白斑模型组突变率为11.10%~40.00%,绞股蓝处理组为0~10.70%.结论 绞股蓝具有显著的抗癌基因突变功效,其有效成分与C20带游离羟基有关.Ha-ras基因突变在白斑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畸支抗种植体骨整合与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考察正畸支抗种植体的骨整合与稳定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HA涂层钛种植体、钛浆喷涂钛种植体、未涂层钛种植体植入狗股骨,愈合期后施加1.96N正畸力2个月.测量施力后种植体的位置变化和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结合强度,用扫描电镜观察界面. 结果 3种种植体位移分别为(-0.50±1.78) mm、(-0.05±1.76)mm、(0.29±1.77) mm,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还不能认为3种种植体出现移动.3种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结合强度分别是(2.88±0.55) MPa、(1.89±0.81) MPa和(2.14±0.49) MPa. HA涂层种植体与骨紧密结合,其界面结合强度高;另外2种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虽然HA涂层种植体与骨结合牢固,但3种种植体-骨界面均可形成骨整合,在常规正畸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明显移动.本项研究结果表明,种植体可用作短期的正畸支抗.

    作者:王航;梁星;唐思青;吕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软骨细胞移植修复髁突软骨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软骨细胞移植修复髁突软骨损伤后的效果及修复组织的性质.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白兔53只,分成5组.第1组:细胞移植组;第2组:单纯胶原膜植入组;第3组:在实验动物的髁突前斜面形成直径2 mm的全层损伤后,未植入任何物品;第4组:空白手术对照组;第5组:正常对照组.结果 细胞移植组动物的髁突软骨损伤区形成软骨组织修复.结论 异体兔髁突软骨细胞移植能够形成类似正常的关节软骨修复髁突软骨缺损.

    作者:姚向前;马绪臣;张震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著名口腔医学专家邹兆菊教授逝世

    我国著名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颌面放射学专家邹兆菊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12月28日7时1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1岁.

    作者: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北京2000 FDI-CSA国际口腔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国际交流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钴铬合金电抛光液的研究

    本项研究借助体视显微镜、表面轮廓仪等设备,用统计学理论筛选出佳钴铬合金抛光液配方及其抛光条件.

    作者:杨华;钱法汤;程祥荣;王贻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早稻田(上海)西典齿校招生

    作者:早稻田西典齿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合树脂色度与光泽度短期内经时变化

    有关复合树脂在口腔环境中性状所发生的变化,尚未见报道.色度及光泽度是材料性状的外在表现,了解复合树脂聚合后色度与光泽度的经时变化,对于掌握材料性能与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靖;玄云泽;高承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纯钛支架义齿采用类瓷牙和塑料牙的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类瓷人工牙,试图提高可摘局部义齿的美观效果,特别着重于解决咬合较紧、缺隙较小和义齿支架透金属颜色的问题.

    作者:孙凤;魏克力;钱端申;黄凌;邹汶;秦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牙科全瓷冠修复的研究进展

    陶瓷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尤其是其独特的美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1].然而,由于牙科陶瓷的脆性大、强度差,限制了其临床使用.1962年, Weinstein等[2]发明了瓷附熔金属技术,将金属基底结构的强度和瓷的美学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作出具有一定美学效果的金瓷冠桥修复体.这一技术目前已成熟且在口腔修复体的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骆小平;赵云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绞股蓝影响白斑癌变过程中Ha-ras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绞股蓝对白斑癌变过程中Ha-ras癌基因突变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绞股蓝防癌、抑癌的机理,并对Ha-ras基因与白斑癌变动态变化过程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检测经绞股蓝总甙、甙元、C20-OH皂甙等处理的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模型标本,观察 Ha-ras基因含第61位密码子突变的阳性信号.结果 白斑癌变模型组突变率达 22.96%,绞股蓝处理组平均为7.59%;绞股蓝各组抗突变率效佳依次为C20-OH组、总甙组、甙元组,其突变率分别为5.32%、6.25%、11.00%;DMBA诱导癌变4~8周时白斑模型组突变率为11.10%~40.00%,绞股蓝处理组为0~10.70%.结论 绞股蓝具有显著的抗癌基因突变功效,其有效成分与C20带游离羟基有关.Ha-ras基因突变在白斑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曾同;唐国瑶;钟文静;丁端宇;毛德(鋐);李伟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计算机辅助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的研究

    目的 研究开发一套计算机辅助全口义齿设计(computer aided complete denture design,CACDD)系统. 方法经过对无牙颌模型、人工牙及具有正中关系位的上下托的三维(3D)测量、数据处理与建模等环节后,根据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排牙.运用仿射和投影变换技术调整牙关系.结果 ①生成了具有正中关系位的上、下颌虚拟基托,其数学模型为双3次B样条曲面.②实现了全口义齿人工牙的计算机辅助排列和全口义齿的3D显示.结论 该系统为计算机辅助全口义齿设计和教学提供了可行的工具.

    作者:程祥荣;华先明;华中平;穆桑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口腔修复医学多媒体咨询系统的研制开发

    目的 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制能促进医患之间沟通的口腔修复医学多媒体咨询系统.方法 在中文Windows 95/98 环境下,利用方正奥思多媒体创作工具,把有关的口腔修复医学素材(文字、图像、声音、影象、动画)按照一定的形式,编辑组织.结果 研制和开发了一套口腔修复临床咨询多媒体系统,系统由3部分组成:医疗机构或科室背景介绍、有关医学专家业务及专长介绍(含照片、出诊时间等信息)、口腔修复常见问题咨询.结论 将患者经常咨询的28个口腔修复临床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医患之间的交流并可节省就诊时间.经临床使用后受到患者欢迎.

    作者:吕培军;张豪;王勇;韩科;刘玉华;赵建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氢氧化钙调节骨代谢的体外研究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对骨组织成骨活性的影响,为根尖周病药物治疗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与牙槽骨生物学特点相似的小鼠颅骨建立体外培养模型,观察氢氧化钙作用下骨组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分泌活性及无机磷含量的变化.结果 适当浓度的氢氧化钙可以提高成骨细胞ALP的分泌活性,同时培养基中无机 PO43-浓度也呈现有意义的变化.结论 Ca(OH)2具有激活成骨细胞钙化酶活性、增加局部环境中PO43-浓度的作用,使矿物沉积更易于发生,促进根尖病变修复.

    作者:梁宇红;王嘉德;于世凤;庞淑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正颌外科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正颌手术后颞下颌关节病各种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比较不同固定方式及手术方式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正颌手术矫治的连贯患者46例,术前1周内及术后1年记录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情况.结果 全组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Ai),临床指数(Di)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大开口度与下颌前伸度皆减小,但只有1%差别,无明显临床意义.单双颌手术及升支的3种术式之间比较,各项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正颌外科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不大,不同的术式间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无明显不同.

    作者:刘爱民;张震康;王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olymorphous low-grade adenocarcinoma,PLGA) 又称小叶癌或终末导管癌,好发于小涎腺,属低度恶性,常易误诊为多形性腺瘤或腺样囊性癌.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间丝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在PLG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卓夏阳;况春景;贾云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4NQO诱发两种品系大鼠舌癌过程中p53蛋白的表达特点

    目的 了解Dark-Agouti (DA)和Wistar/Furth (WF)两种品系的大鼠舌粘膜上皮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诱导舌癌过程中p53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实验动物的饮水中加入4NQO(0.001%),观察第2、4、8、12、16和26周时实验大鼠舌粘膜对p53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p53的阳性反应在DA大鼠舌粘膜中出现早,且随着实验的推移,舌粘膜内的p53阳性细胞簇数目趋于增加,特别在实验后期尤为显著;WF大鼠各实验组间p53表达的水平较低,且变化不大. 结论 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反应了DA和WF大鼠对4NQO诱发舌癌易感性的差异.

    作者:李铁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

    目的 评估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31例患者共51处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复位坚固内固定.复位技术及小型钛板的固定位置均参考Champy方法.结果 3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2例局部缝线裂开,其余均Ⅰ期愈合.29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2例出现局部咬合关系不良. 术后张口度≥37 mm者28例.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 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口内手术入路避免了面部皮肤瘢痕;较传统的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及钢丝拴扎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林野;王兴;伊彪;李自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种植外科及修复新进展学习班招生

    作者:袁禧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涎腺膜性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涎腺膜性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12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肿瘤由大小及形态不一的上皮团块所组成,团块外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由玻璃样变的基底膜样物质围绕.4例伴头皮皮肤圆柱瘤,8例为多灶性肿瘤,1例恶变伴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诊断时应注意与实性型基底细胞腺瘤、基底细胞腺癌、实性型腺样囊性癌以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相鉴别.治疗应作全腮腺切除,并严密随访.

    作者:俞光岩;Juergen Ussmueller;Karl Donath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301例口腔癌颈部淋巴结处理的随访研究

    目的 评价口腔癌的发生部位和TNM分期对颈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的影响.方法 随访301例首诊治疗口腔癌患者,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检出率、单纯原发灶切除后颈淋巴结复发率、颈淋巴清扫后颈淋巴结复发率.结果 病理转移检出率41.6%,舌、口底、下龈、颊癌单纯原发灶切除后淋巴结复发率32.1%,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后复发率14.7%.结论 TNM分期是临床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有效依据,对发生于上述4个部位的鳞癌应扩大选择性颈淋巴清扫的适应证,选择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需慎重.

    作者:周宏志;顾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