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蓬;顾晓明
作者:张忠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前,VITA成品比色板在国内烤瓷修复中应用广泛,但其指导临床配色存在一定缺陷[1].为此,我们研制了一副金瓷比色板,以期提高临床配色的准确性.
作者:孙剑;杨宏军;王忠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颅底的生长发育影响颌面部形态.关于这种影响,国内外学者有较多争议.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人安氏Ⅱ类与Ⅲ类错颅底形态的观察,对颅底与颌面形态的关系进行评价.
作者:江久汇;纪昌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ama, AM)为颌骨内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其增殖活性可反映该肿瘤的增殖潜能,揭示其生物学行为.
作者:钟鸣;王兆元;卢利;孙长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N-单氯氨基丁酸化学手器去龋材料的去龋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离体龋坏牙实验,通过龋齿检知液、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比较该去龋材料与常规牙科电动机械去龋效果、玷污层以及对表面牙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 龋齿检知液、光镜和电镜的观察发现,N-单氯氨基丁酸去龋材料与牙科电动机械龋齿检知液阳性率均为零,无残留龋,实验组细菌侵入层1例,统计学χ2检验分析两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且均存有玷污层. 结论N-单氯氨基丁酸去龋材料效果基本同于牙科电动机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严焱;刘义荣;吴晓红;汪俊;董建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口腔骨丢失(oral bone loss)包括牙周炎牙槽骨吸收(alveolar bone resorption)、剩余牙槽嵴骨吸收(residual ridge resorption,RRR)和颌骨骨质疏松(mandibular osteoporosis)等3种主要情形[1].它与全身系统性骨丢失,如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好发于老年人的慢性骨丢失或骨吸收过程.口腔骨丢失是影响牙齿存留与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口腔骨丢失的病因和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它与骨质疏松症等系统性骨丢失的内在联系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数学者主要通过颌骨骨密度的测量来研究口腔骨丢失的有关问题.
作者:周永胜;周书敏;李国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项研究通过对纯钛铸件表面经不同条件喷砂后,铸件减重(Wt)与表面粗糙度(Ra值)的测定及金相观察,考察喷砂对其表面结构的影响,为纯钛铸件的后期表面处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程静涛;郭天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放射联合肿瘤引流区淋巴结淋巴细胞(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 lymphocyte, DNL)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首次治疗病理证实的口腔癌患者颈清扫淋巴结,经常规消化、分离,加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培养,获取激活的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效靶比(E∶T)25∶1进行集落形成试验,观察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M)的抗瘤效应,并分别以不同剂量60钴γ射线对ACC-M照射后,随即加入DNL细胞,观察放射结合DNL对ACC-M的抗瘤效应.结果 ACC-M为放射中度敏感细胞.根据线性--二次数学模型(LQ模型),其α、β值分别为0.342 0,0.078 3.DNL对ACC-M的抑瘤率为49.06% .放射联合DNL作用时,α值提高到0.768 8;Dq、S2分别从1.590 1、0.448 1降至0.599 5、0.113 5,这3个参数与放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高剂量区,与放射组比,放射联合淋巴细胞组的D0. 01和6 Gy、8 Gy剂量点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体外来源于不同病理类型口腔癌的IL-2激活的DNL对ACC-M有明显的抗瘤效应,无论在低剂量还是高剂量区与放射结合都有显著的协同抗瘤效应.
作者:蔡以理;邱蔚六;何荣根;王中和;周晓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um growth factor, 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及胰岛素对兔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 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EGF、TGF-β和胰岛素对兔骨骼肌SC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体外培养过程中,EGF和胰岛素促进兔骨骼肌SC增殖的作用较TGF-β明显,以胰岛素的作用为显著,并且其促进作用随实验中所用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 EGF、TGF-β和胰岛素均能促进兔骨骼肌SC的增殖,为体外对兔骨骼肌SC进行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作者:徐蓬;顾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钛(Titanium, Ti)及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及理想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能满足口腔修复材料的大部分要求[1].从80年代开始,牙科专用铸钛机的研制及铸钛技术的发展克服了钛熔点高、高温时化学反应性强所造成的铸造加工困难,使钛及钛合金成功地用于全口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以及冠和固定桥的制作[2-5].近年来,钛低熔瓷粉的研制使钛代替金合金、钯基合金及镍基合金用于金-瓷修复成为可能[6,7].目前尚未见有关钛-瓷修复体的长期临床报道.短期观察显示钛-瓷修复体的失败率高,其失败表现为瓷裂及瓷面部分或全部脱落[8].可见,钛-瓷结合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本文中将对影响钛-瓷结合力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
作者:任卫红;郭天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以下颌前突为主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可表现全牙列的牙性代偿,即下牙列前、后均舌倾.模型外科中,下颌退至与上颌建立中性咬合关系时发现下颌牙弓宽度明显不足,需在术前正畸中协调上、下牙弓宽度、形态.我们介绍一种利用辅弓扩大下颌牙弓宽度的方法.
作者:程似锦;吴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设置缓冲间隙对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正中开闭口运动中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受力状态,分析冲击载荷下缓冲间隙的设置对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缓冲间隙的设置可以降低种植体内部、种植体软硬组织界面和义齿基托内应力的峰值,易引起种植体侧方界面骨吸收的压应力峰值降低了约52%.结论 设置缓冲间隙有利于保护种植体界面软硬组织的健康,防止义齿基托折裂,提高种植义齿的远期成功率.
作者:宋文植;尹万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及bcl-2、Bax基因在颞下颌关节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法)、原位杂交检测mRNA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对SD胎鼠及生后1周颞下颌关节发育不同时期PCD、bcl-2 mRNA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 各时期髁突软骨细胞中均有PCD出现,阳性PCD细胞主要分布于软骨增殖层及浅层肥厚层与深层肥厚层交界的区域;髁突软骨增殖层及浅肥厚层大部分细胞bcl-2 mRNA表达阳性,深层肥厚层仅有极少数成熟软骨细胞bcl-2 mRNA表达阳性;bcl-2蛋白表达的分布与bcl-2 mRNA基因的表达部位基本一致,进入深层肥厚层减弱、消失;Bax则在髁突软骨全层均有明显表达.结论 髁突软骨细胞PCD主要是受内在bcl-2及Bax基因控制,PCD的部位及数量取决于bcl-2及Bax表达量的变化.bcl-2可能是维持软骨细胞生命,保证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重要基因之一.
作者:李松;金岩;王惠芸;赵书芳;李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立即早期基因(i mmediate early gene, IEG)c-fos与c-jun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与伤害性感或痛觉调制有关.激在数十分钟内作出反应.正畸牙齿移动使患者产生不适或疼痛,这种刺激能否诱导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c-fos与 c-jun的表达,尚未见文献报道.本项实验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牙齿移动过程中立即早期基因在中枢的表达及吗啡对其的调节作用.
作者:冯雪;段银钟;林珠;王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封闭剂的渗透性和密合性,进一步探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离体牙60颗,分为A、B、C 3个组,A、B两组分别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 EST)和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cup-shaped brush sealant technique ,CST),C组作为对照组,进行酸蚀、隔湿干燥后涂封闭剂光照.采用染料浸染法和体视镜观察封闭剂的渗入程度以及与牙面间的密合程度.结果 EST组封闭剂渗入程度为(83.75±13.11)%,CST组为(55.30±11.98)%.封闭剂与牙尖斜面间缺陷出现率EST和CST分别为7.32%和19.51%;封闭剂与窝沟侧壁间缺陷出现率分别为16.07%和38.93%.结论 EST比CST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密合性.
作者:俞未一;孙卫斌;张光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关节盘的结构与功能有密切的关系.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的研究已经表明,功能性前伸下颌后大鼠颞下颌关节盘的细胞、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等均发生了适应性改建. 我们的以下实验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了关节盘表面结构产生的变化.
作者:陈丹鹏;罗颂椒;赵美英;王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Digora数字化摄影设备,对88例患者的105颗牙齿行根尖片拍摄.结果 与根尖片传统摄影技术比较,曝光时间减少50%~80%,质量评价:甲级88张,乙级12张 ,丙级5张.结论 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具有传统根尖片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因而为口腔临床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铁军;赵燕平;张祖燕;朱宣鹏;吴运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成釉细胞瘤是良性并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多形性肿瘤,基本组织学表现是滤泡型和丛状型,乳头状角化成釉细胞瘤为其他变异中的一种[1],较少见.我们治疗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进忠;汪说之;陈新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对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congenital velopharyngeal insuffence,CVPI)定量研究.方法 应用气流、气压测定仪对27例CVPI患者测量口腔压力、鼻腔气流及腭咽闭合面积, 比较CVPI患者在发hemper和papa音时与正常语音者之间的变化值.结果 CVPI和正常语音两组间在口腔压力和腭咽闭合面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间的鼻腔气流量差异有显著性(P<0.07).结论 诊断CVPI仅用传统的0.20 cm2这一标准不能真实反映腭咽闭合功能,CVPI患者的鼻腔气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王国民;袁文化;蒋莉萍;李青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分子在诱导自体口腔鳞癌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中的作用.方法 对9例口腔鳞癌中的肿瘤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C和HLA-DR抗原进行检测,将其中5例HLA-ABC抗原表达>50%和HLA-DR抗原表达>35%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①自体肿瘤细胞经处理后作刺激细胞,并用MHC单抗阻断刺激细胞上的HLA-ABC和(或)HLA-DR抗原,检测自体肿瘤细胞诱导的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分泌水平.②阻断靶细胞上HLA-ABC和(或)HLA-DR抗原,观察MHC单抗对自体刺激细胞(未加单抗处理)诱导的CTL细胞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①各病例的各实验组刺激细胞诱导的CTL杀伤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依次为:DR抗原阳性刺激细胞组>ABC抗原阳性刺激细胞组>ABC和DR抗原均阴性刺激细胞组,抗ABC 单抗可完全阻断CTL特异性分泌TNF-α;②各实验组单抗对CTL的杀伤活性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抗ABC单抗为52%;抗DR 单抗为27%;抗ABC 单抗+抗DR 单抗为72%. 结论口腔鳞癌细胞上的MHC-I、Ⅱ类抗原在诱导自体CTL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宏宇;李金荣;赵怡芳;王秀丽;卢海蓉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