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珏;吴旭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未阶段,目前对于心力衰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虽然能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但不能逆转已经坏死的心肌.近年来,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热点,尤其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本身所具有的获取方便、分化力强、无排斥反应等优点,用它替代受损及死亡的心肌细胞,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被国内外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田海涛;杨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纤毛是一种突出细胞表面的细胞器,有运动纤毛和初级纤毛之分.长期以来初级纤毛都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任何功能的退化细胞器,近研究表明初级纤毛是一种机械传感器,发挥机械信号转导的功能.另外,在初级纤毛的装配、解聚及其蛋白组成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
作者:肖良;赵海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颅骨损伤,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甚至引起颅骨缺损综合征、外伤性癫痫等多种不良后果.目前临床颅骨成形术中应用的材料很多,包括有机玻璃、硅橡胶涤纶丝网、骨水泥和钛合金.由于钛合金材料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但传统的钛合金颅骨修复体的手工制作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应用三维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设计完成颅骨成形术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旺盛;于新;田增民;迟海涛;李彦生;刘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以往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简要综述了新型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对健康志愿者和癫痫患者的认知有好的作用;但奥卡西平证据不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可引起认知损害,对注意力有影响,对语义功能和语言有特殊的影响;癫痫儿童认知损害和学习能力受阻必然影响学习成绩,而其中部分原因要归因于长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作者:王湘庆;郎森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从不同层面结合工作实践对新时期、新阶段医院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分析,并就医院文化有别于企业文化的特殊性进行阐述.面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对构建医院文化的重要因素,如:管理模式转变、规范制度、正确导向、激发热情、发展特色、增强凝聚力及扩大影响等诸方面提出建设医院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建设、完善、发展、创新医院文化进行思考;提出创建医院文化,领导要发挥中坚作用,要切合医院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公众要求,做到继承与创新并举.
作者:钱阳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钠+氢氯噻嗪(海捷亚)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86人,随机分为海捷亚(氯沙坦钠+氢氯噻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第2周起收缩压已有明显下降,12周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1).两组达标率在第2周无显著差异,第4周时差异显著(P<0.01).结论 海捷亚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尤其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珏;吴旭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3例较长时间供心缺血(367~542 min,平均465 min)的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例二次手术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及上腔静脉插管,另2例采用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28.1℃~29℃),轻-中度血液稀释(血红蛋白82~119 g/L),50~83 ml/(kg·min)的流量进行体外循环灌注;供心保护方法: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再灌注冷UW液,并放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 3例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合理的灌注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可使供心冷保存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获得成功.
作者:姜相伟;张载高;贝亚军;解水本;贾群;薛志强;赵哲;李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配合热疗及化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设备为OUR-QGD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处方等剂量线采用55%~70%等剂量包绕计划靶区;单次剂量每次4~6 Gy,治疗次数为10~12次,总放射剂量45~56 Gy;每日或隔日治疗.热疗采用迈达公司生产内生场Ⅱ型机,自伽玛刀治疗后开始,每周2次,共6次,每次治疗在伽玛刀治疗后4 h内进行,每次1 h;热疗中同时给予替加氟0.6~1.0 g静脉滴注,亚叶酸钙0.2 g静脉滴注,进行4~6次.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的有效率为80.0%(16/20),1年总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分别为85.0%、90.0%,平均生存为13.65个月,中位生存13个月.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结论采用伽玛刀配合热疗及化疗对软组织肉瘤进行治疗,近期疗效比较满意,说明该方法对术后复发的软组织肉瘤是较好的局部治疗方式.全身伽玛刀治疗的副反应较轻,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
作者:康静波;聂青;张丽萍;王仁秋;李建国;齐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清肺饮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运用病毒的组织培养技术,采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血凝滴度法、血球吸附法,研究清肺饮粗提物对流感病毒的直接作用、预防作用和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治疗作用.结果①对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和直接灭活作用:清肺饮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比病毒对照组低2 Log以上,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②对狗肾传代细胞感染流感病毒后的治疗作用:其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比病毒对照组低1.5 Log以上.结论清肺饮具有直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对这两型病毒具有显著预防、治疗作用.
作者:欧敏;杜怀棠;郭元吉;姜良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1~92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状况分级为Ⅰ~Ⅲ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显效时间,高阻滞平面,到达高阻滞平面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变化,麻黄碱和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有无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结果①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显效时间、到达高阻滞平面时间迅速,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完善,没有追加麻醉性镇痛药,硬膜外麻醉组有4例在辅用杜非合剂下完成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组有2例出现血压下降,硬膜外麻醉组7例出现血压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均无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能完全满足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要求,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蔡勤芳;刘永勤;陈惠荣;李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壁小切口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胸壁小切口手术治疗心脏疾患115例临床资料.2001年9月~2004年10月,完成108例经右胸小切口手术,智能机械臂辅助完成手术5例,经右胸小切口伞堵房间隔缺损手术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二次开胸止血1例(0.9%),术后肺不张3例(2.6%),脑梗死2例(1.7%).术后随访82例,时间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右胸小切口是矫治心脏畸形较佳的手术途径,创伤小,出血少,关胸快.
作者:贝亚军;张载高;解水本;胡尔滨;姜相伟;赵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对喉返神经运动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A组采用全静脉麻醉,B组采用异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输注;分别于手术切皮时、手术30 min、分离甲状腺、手术60 min、甲状腺次全切除时及甲状腺缝合完毕,观察血压、心率、喉返神经电刺激变化,记录麻醉药用量.结果分离甲状腺、术中60 min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时,A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较B组明显升高(P<0.01),而喉返神经电活动两组均显示良好,监控中维持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43±0.21)MAC.结论低浓度异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输注,既不抑制喉返神经电活动,又能有效减轻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许笑彬;刘永勤;李军;孙建军;袁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小儿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为较少见的结缔组织病,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病,以全身广泛性血管炎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及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常规治疗主要依赖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长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终会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而且有些患儿经常规治疗无明显的疗效,需要寻找另外一种治疗方案.我们于2005年5月给1例JDM患儿进行了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HSCT)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唐湘凤;徐世侠;栾佐;吴南海;黄友章;尹国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术与屏/片系统床旁摄影合格率、一次成功率及患者受辐射剂量等,来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床旁摄影中的作用.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术摄片合格率100%,一次性成功率100%,患者受辐射剂量减少20%~30%.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旁摄影中优于屏/片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书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合理解决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和使用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探讨治疗仪的机械工程设计特点,掌握其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的问题,如医务人员不了解仪器使用方法,提供不了正确的指导等现象,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果统计显示:有36%的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治疗或不接受治疗.针对正压通气治疗前、中、后出现的问题,教会患者适应治疗方法和技巧,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治疗的顺应性.结论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对患者的指导工作,正确指导治疗,是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李春凤;孙建军;孙玉梅;章榕;胡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脉压和代表炎症反应的标志物--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方法选用我院2004年1月~2005年3月住院资料较全的高血压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所有高血压患者均服用1种或2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150/90 mm Hg以下.清晨空腹抽血测定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于抽血前3 d不同时间测量血压3次,分别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计算其脉压.并根据脉压分为四组:≥70 mm Hg组,60~69 mm Hg组,50~59 mm Hg组,以及<50 mm Hg组.比较不同脉压组各项指标结果及与脉压的相关性.结果 156例患者均测得各项指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不同脉压组性别、年龄、收缩压、白细胞数、尿素氮、肌酐及甘油三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白细胞、血糖、肌苷及甘油三酯是脉压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P<0.05).结论 脉压升高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也升高,脉压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增加可能是通过炎症作用实现的.
作者:翟新海;杨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线粒体内膜三磷酸腺苷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加入停搏液内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取离体心脏;A组取正常心肌,其余制备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B组停灌30 min,复灌60 min;其余三组分别灌注不同的停搏液,C组灌注停搏液,D组灌注含二氮嗪的停搏液,E组灌注含二氮嗪停搏液之前10 min给予格列苯脲,各组复灌30 min后进行工作模式心脏灌注,监测心率、左室收缩峰压和舒张末压.实验终了取心肌,提取线粒体,测定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线粒体H+-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高效液相法测定心肌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H+-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降低(P<0.05);而二氮嗪处理组相应指标显著改善(P<0.01).结论含二氮嗪停搏液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能量代谢恢复.
作者:李寒;张载高;范士志;陈建明;蒋耀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深入探讨疗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本院10年来病案管理情况、调阅病案资料的用途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到疗养院病案资料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患者疗养期间的诊疗情况,与综合医院的病案具有同样的功能,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加强病案管理,不断提高病案信息质量.
作者:王晶;邹瑞波;姜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的靶向制备技术;评价携CD54单抗的超声造影剂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靶向价值和意义.方法整合CD54单克隆抗体及白蛋白微泡制备靶向超声造影剂.新西兰大白兔20只,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两组,分别使用普通和靶向造影剂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视频密度法评价两种造影剂对腹主动脉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的造影增强效应.结果两组造影后血管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的视频峰值与造影前视频基础值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1).第1、2组实验对象分别使用普通和靶向造影剂造影后,两组对应的血管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峰值视频密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携CD54单抗造影剂对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及斑块有靶向显影价值,可提高超声诊断敏感性.
作者:李馨;贺声;张云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亚急性联合变性颈髓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亚急性联合变性累及颈髓的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其磁共振成像表现,并复习相关临床及文献资料.结果5例患者磁共振成像均显示颈髓不同程度的后、侧索长T2信号,其颈髓正中矢状位T2加权图像均呈连续束带状异常信号;4例行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扫描,其中2例可见条片状强化.结论亚急性联合变性的颈髓矢状位束带状改变有比较典型的特点,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郑奎宏;马林;郭勇;花焱;黄敏华;林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