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顺产和剖宫产对妇女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的对比和康复方案研究

曹士青;徐静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顺产和剖宫产妇女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情况,评估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70例,被分为阴道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的早期盆底功能情况。其中盆底肌不收缩型患者20例,阴道顺产组9例,剖宫产组11例,进行康复治疗,评估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剖宫产组的 POP、尿失禁率均低于顺产组(P<0.05),平均肌力评分高于顺产组(P<0.05)。顺产组及剖宫产组治疗后耐受测试平均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耐受测试平均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可降低产后POP及SUI的发生,对盆底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康复治疗有助于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恢复。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外痔切剥辅助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痔切剥辅助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收治环状混合痔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外痔切剥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PPH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

    作者:贾玉良;贾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中风后眩晕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浓度、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黏稠度,并且对治疗眩晕有显著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许素贞;陈启斌;李传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40例,给予社区干预,包括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药物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治疗维度和USQL总分、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尹春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230例,实施护理应急预案。结果:医院成功救治患者219例,死亡11例,其中因伤势过重,来院即死亡10例。结论: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有效救治患者,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实际价值。

    作者:李便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正向失败,逆向Cart技术完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例

    本文分析1例正向导丝失败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给予逆向导丝技术治疗成功,介绍逆向导丝技术在CTO病变治疗中的作用。逆向导丝技术进行CTO病变治疗虽然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技术难度大,器械消耗多,因此,要求术者先把正向CTO的各种技术熟练掌握后,再尝试逆向导丝技术。

    作者:隋立有;周丽艳;曹刚;李中举;陈雪静;杨静玉;侯峰;刘晓明;梁大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痰浊阻塞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所致急性肾损伤(痰浊阻塞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蛇咬伤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黄降浊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TNF-α与IL-6的变化。结果:两组蝮蛇咬伤与肾功能衰竭均治愈。治疗后,试验组肾功能指标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TNF-α与IL-6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所致痰浊阻塞证急性肾损伤可改善肾功能与清除炎性标志物。

    作者:刘婉嫣;王乐;马维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参数、起搏器故障及功能设置情况。方法:收集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56例老年高龄患者的资料,对起搏参数和起搏器故障进行分组比较,讨论起搏器常用的功能设置。结果:80岁以上老年组出院前及随访中心室感知均低于80岁以下老年组,出院前心室阻抗高于80岁以下老年组,80岁以上组心房及心室阈值增高更明显,心房感知降低更多;设定A-V间期优化、频率应答、自动阈值夺获及静息频率是常用的起搏优化处理功能,需给予个体化的设置。结论:只要术中操作规范,严格掌握起搏参数,术后坚持随访,定期程控,优化设置,老年起搏治疗能够大限度地发挥功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天睿;郭涛;苗云波;段靳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观察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失眠现状的维持因素分析

    近几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简要介绍失眠现状的维持因素,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在基层医院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尿频、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的老年女性患者42例,行彩超检查,观察结果。结果:42例患者的膀胱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肥厚,其中10例前后径超过20 mm,并伴发膀胱憩室,手术治疗痊愈。其余均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彩超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等优点。

    作者:樊志华;赵琳;王应;庞清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总结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将5892份血液标本按检测方式分为酶联组(2946份)和胶体金组(2946份),酶联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胶体金组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酶联组标本呈阳性197份(6.69%),胶体金组标本呈阳性195份(6.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中,均属于较可靠的方式,两者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巧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方式,试验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状况等。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状况等指标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脏的康复率。

    作者:张翠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慢性肛裂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肛裂采用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括约肌侧切术(A组)与传统肛裂切除术(B组)各6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A组创面愈合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具创伤小、安全的特点,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对保障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王毅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B超与X线影像诊断肾积水的临床比较

    目的:分析B超与X线影像诊断肾积水的临床结果。方法:80例肾积水患者分别行B超、X线影像诊断,对比其临床诊断结果。结果:B超影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临床影像诊断过程中,B超表现相对较好,可作为肾积水疾病诊断的首选手段。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本文从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应对措施及建议三个方面阐述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景霞;陈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并发症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文翠;韩启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我管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出院后康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行PCI的A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指导,试验组采用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ESCA评分、HPLP评分、MACE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2个月ESCA评分、HPLP评分、MACE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提升AMI患者PCI术后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霞;尚亚丽;董春革;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功能的变化。方法:收治1型糖尿病患儿35例为T1DM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IL-1α、IL-6、IL-10、IL-12、TNF-α的含量及 PBMCs 在 PHA 作用下分泌IL-1α、IL-6、IL-10、IL-12、TNF-α的能力。结果:T1DM 组 IL-1α、IL-6、IL-10、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1DM 组 PBMCs 在 PHA 作用下分泌的 IL-1α、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1DM 组PBMCs在PHA作用下分泌的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1型糖尿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上调外周血炎性因子含量和下调抗炎因子分泌能力。

    作者:连超炜;何金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应用埃索美拉唑三联法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胃液pH酸碱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显著。

    作者:丁耀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膏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刺血疗法,比较两组结痂、止疱和止痛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结痂、止痛以及止疱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雪松;王继晶;董晓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