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与乳腺治疗仪治疗初乳痛症的效果观察

魏亚红

关键词:初乳痛症, 芒硝, 乳癖消胶囊
摘要:目的:探讨芒硝热敷加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初乳痛症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女性初乳痛症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治疗仪组各75例,药物组给予芒硝热敷加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仪组给予乳腺治疗仪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获1~3年的随访,药物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硝热敷加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初乳痛症效果明显,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宫外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围术期指标和护理满意率(98.0%)均优于常规组(82.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减少临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崔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分布现状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分布现状。方法:送各类标本培养7101株,分析资料。结果:医院感染前5位病原微生物分别是肺炎雷克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结论: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使用广谱抗菌药和免疫抑制剂。

    作者:贾惠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漱泰含漱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漱泰含漱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4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0例,治疗组采用漱泰含漱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漱泰含漱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孙宜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达克宁栓联合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联合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采用达克宁栓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克宁栓联合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付瑞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2%利多卡因,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结果:对照组咳呛发生率98.0%,观察组咳呛发生率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SBP、DBP、SPO2、PET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2 min)SBP、DBP、HR明显升高,观察组 SBP、DBP、HR 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后,观察组 SBP、DBP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安全、有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女性尖锐湿疣的病因与自我防御

    女性尖锐湿疣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机体特异性免疫力及接种的病毒数量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病因及自我防护措施两方面阐述女性尖锐湿疣。

    作者:周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功能的变化。方法:收治1型糖尿病患儿35例为T1DM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IL-1α、IL-6、IL-10、IL-12、TNF-α的含量及 PBMCs 在 PHA 作用下分泌IL-1α、IL-6、IL-10、IL-12、TNF-α的能力。结果:T1DM 组 IL-1α、IL-6、IL-10、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1DM 组 PBMCs 在 PHA 作用下分泌的 IL-1α、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1DM 组PBMCs在PHA作用下分泌的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1型糖尿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上调外周血炎性因子含量和下调抗炎因子分泌能力。

    作者:连超炜;何金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宇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结核性中耳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辅助治疗,试验组采用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干耳、用药后骨膜愈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突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姜华教授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

    姜华主任医师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子午流注纳甲法学术思想渊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思想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作用机理四个方面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杨喜云;龚海军;赵雯;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退热及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张中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治转移性结肠腺癌患者10例,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结果:有效率20%,疾病控制率8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9.7周,中位生存时间(MST)42周。1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10例患者出现痤疮样皮疹。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转移性结肠癌有更高的反应率。

    作者:刘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叶性肺炎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冬季发病患者78例(39%),主要发病年龄6~10岁。痊愈率52%,好转率46.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58±3.49)d,平均住院治疗花费(4859.28±211.52)元。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症状、体征不明显时要尽快确诊,并给予针对性用药。

    作者:刘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照组给予原本生活方式干预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在干预组,腰围、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个体的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降低高危个体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铁它;何华先;任鸣放;黎春辉;吴雪芳;吴红莉;黄浩;梅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骨科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观察组,麻药剂量、平均睁眼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的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用药剂量及基本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全身麻醉。

    作者:初德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9例,给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观察效果。结果:4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4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1例经治愈后出院。结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凌云;李天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收治早期DN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UAER、al-MG及β2-M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DN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肾功能及治疗效果。

    作者:曹莉;郝秀英;任宝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病案信息化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病案信息化的逐步应用,医院病案管理方法和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医疗管理、质量控制、临床诊疗及医学研究方面阐述电子病案的应用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作者:黄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痰浊阻塞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所致急性肾损伤(痰浊阻塞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蛇咬伤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黄降浊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TNF-α与IL-6的变化。结果:两组蝮蛇咬伤与肾功能衰竭均治愈。治疗后,试验组肾功能指标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TNF-α与IL-6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所致痰浊阻塞证急性肾损伤可改善肾功能与清除炎性标志物。

    作者:刘婉嫣;王乐;马维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收治 PCI 治疗冠心病患者2432例,分析其中2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结果: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性别、糖尿病史、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以及 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均属于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没有相关性。结论:使用GPⅡb/Ⅲa药物、性别、入院诊断ACS、糖尿病溃疡病史均为PCI治疗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叶林;魏则文;李坚;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