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刘瑾

关键词:转移性结肠癌, 西妥昔单抗, 化学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治转移性结肠腺癌患者10例,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结果:有效率20%,疾病控制率8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9.7周,中位生存时间(MST)42周。1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10例患者出现痤疮样皮疹。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转移性结肠癌有更高的反应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照组给予原本生活方式干预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在干预组,腰围、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个体的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降低高危个体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铁它;何华先;任鸣放;黎春辉;吴雪芳;吴红莉;黄浩;梅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230例,实施护理应急预案。结果:医院成功救治患者219例,死亡11例,其中因伤势过重,来院即死亡10例。结论: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有效救治患者,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实际价值。

    作者:李便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结核性中耳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辅助治疗,试验组采用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干耳、用药后骨膜愈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突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医疗资源配置角度探究双向转诊制度优化策略

    双向转诊制度是各大医疗机构之间,为患者开通的一种快捷的转诊治疗的绿色通道,患者通过此通道,疾病可以得到有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的制度。本文对扬州市各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作者:夏秋蓉;叶奎英;翁秀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儿低血糖42例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低血糖患儿42例,以不同体重、不同月龄分析其低血糖特点,同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80例婴儿中检出42例低血糖患儿,低血糖主要发生于37周龄以下和40周龄以上的患儿,同时多发于2.5 kg以下和4 kg以上的患儿,治疗后,有33例患儿在12 h内血糖恢复正常。7例在48 h内恢复正常,2例由于血糖不稳定,在给予氢化可的松48 h后恢复正常。结论:对刚刚出生和出生12 h后未吸乳的新生儿检测血糖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低血糖症状,进而避免和减少了低血糖对新生儿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艾注射液临床研究进展及不良反应

    康艾注射液具有益气扶正、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文章主要分析康艾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及不良反应,以此帮助增强相关医学研究者对其的全面了解,为后期研究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助力。

    作者:张建军;陈小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电针联合西药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西药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在治疗组,止疱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百分数、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盐酸伐昔洛韦疗法对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单独使用西药疗法,能缩短疱疹结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后遗神经痛。

    作者:刘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治老年脊柱结核患者20例,对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诊断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CT以及X线平片,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脊髓功能受损、脊柱叩击痛以及进行性的腰背疼痛等。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脊柱的局部疼痛症状,使用磁共振诊断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张勇;柯焘;黄世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收治 PCI 治疗冠心病患者2432例,分析其中2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结果: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性别、糖尿病史、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以及 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均属于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没有相关性。结论:使用GPⅡb/Ⅲa药物、性别、入院诊断ACS、糖尿病溃疡病史均为PCI治疗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叶林;魏则文;李坚;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12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且疼痛程度低。

    作者:刘应忠;曹伟;薛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收治早期DN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UAER、al-MG及β2-M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DN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肾功能及治疗效果。

    作者:曹莉;郝秀英;任宝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应用于基层社区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基层社区医院实施细节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2014年7-12月收治9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管理,2015年1-6月收治90例患者为观察组并给予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率和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2%利多卡因,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结果:对照组咳呛发生率98.0%,观察组咳呛发生率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SBP、DBP、SPO2、PET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2 min)SBP、DBP、HR明显升高,观察组 SBP、DBP、HR 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后,观察组 SBP、DBP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安全、有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给予 PFNA 内固定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 PFNA内固定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快,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作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叶鹏;李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为“骨痿”“骨枯”“肾虚”等。根据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对证施治,效果显著。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中医临床研究现状阐述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作者:刘玉欢;李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劲松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规范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北京劲松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管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观察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水平与控制变化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干预后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怀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管理

    精神病社区干预是以社区为基础,由省级医院精神专科医生下乡到社区,联合当地疾控中心基层科,逐层管理。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精神心理疾病主要手段,还应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指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尹永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老年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化验是确诊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途径,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可出现在住院的各个时期,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联合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易致白细胞减少症。结论:应重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值的监测,加强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复查,以确保安全、有效,避免不良后果。

    作者:张瑜;张燕;余发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给予护理,对比两组的急救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较大。

    作者:潘小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2例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切除0级6例,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术中出血<800 mL 17例,800~1600 mL 8例,>1600 mL 7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好转。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巨大脑膜瘤的佳方法。

    作者:郑水顺;李榕;林瑞生;汪伟巍;陈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