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梅;陈瑛;隋春雨;杨敏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幼儿和成年人治疗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方法:收集使用阿奇霉素的患儿33例,同时选择使用其他类型药物的患儿1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使用阿奇霉素的成年患者46例,同时选择使用其他类型药物的成年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在幼儿使用过程中,有效率84.8%,痊愈率63.6%;幼儿对照组有效率61.5%,痊愈率23%。在成人中,有效率80.4%,痊愈率65.2%;成人对照组有效率65.2%,痊愈率25%。结论:在注意用量和患者身体综合状况的情况下,阿奇霉素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抗感染作用。
作者:邓永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出院后康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行PCI的A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指导,试验组采用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ESCA评分、HPLP评分、MACE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2个月ESCA评分、HPLP评分、MACE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提升AMI患者PCI术后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霞;尚亚丽;董春革;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B超与X线影像诊断肾积水的临床结果。方法:80例肾积水患者分别行B超、X线影像诊断,对比其临床诊断结果。结果:B超影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临床影像诊断过程中,B超表现相对较好,可作为肾积水疾病诊断的首选手段。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漱泰含漱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4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0例,治疗组采用漱泰含漱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漱泰含漱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孙宜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肝纤维化患者40例,均于穿刺后24 h内做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结果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正相关(P<0.05),即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越高。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是诊断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
作者:程全安;周玲;张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血液检验的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血液学检验中的危险性,认为穿刺针头、刀片伤及自身、皮肤破损、黏膜接触是3种直接传播途径,阐述了血液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检验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等。
作者:谢育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肛裂采用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括约肌侧切术(A组)与传统肛裂切除术(B组)各6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A组创面愈合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具创伤小、安全的特点,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对保障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王毅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TD法和多位点PCR在肺外结核感染快速检测和菌株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外结核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涂片检测方法,研究组采用MTD法和多位点PCR检测,比较两组临床快速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TD法和多位点PCR进行肺外结核感染快速检测,检测阳性率高,菌株分型准确率高。
作者:毛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84例(62眼),根据其临床资料分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经确诊,高血压54例(64%),糖尿病44例(5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6例,高血脂35例(41%),高血压合并高血脂1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6例,45例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颈动脉狭窄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方立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近几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简要介绍失眠现状的维持因素,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江苏某监狱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18例服刑人员进行调查,并对不同年龄、心理状态和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服刑人员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15.8%,不同年龄间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0~49岁的年龄段发病率高;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狱服刑人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40~49岁为高危人群,不良情绪对患病有影响。
作者:郑洪明;李学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5%,治疗组总有效率9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荣;宋芳丽;侯爱芳;李汾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糖尿病认知能力、行为方式以及空腹血糖。结果:干预后,两组遵医嘱用药率、健康饮食率、运动锻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
作者:牛磊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定位法改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常规导管定位法与改良导管定位法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导管定位组重复置管例数、导管移位、引流疼痛发生率低于常规导管定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改良导管定位法简便可靠,可降低早期机械故障的发生率。
作者:蒲涛;杨垒;裘志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治疗风寒型头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风寒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速效救心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治疗风寒型头痛效果优于布洛芬。
作者:尹靖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观察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给予护理,对比两组的急救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较大。
作者:潘小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骨科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观察组,麻药剂量、平均睁眼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的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用药剂量及基本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全身麻醉。
作者:初德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230例,实施护理应急预案。结果:医院成功救治患者219例,死亡11例,其中因伤势过重,来院即死亡10例。结论: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有效救治患者,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实际价值。
作者:李便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配合推拿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收治中风后遗症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对照组联合常规推拿治疗,试验组联合规范化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推拿护理后,试验组疼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配合推拿治疗能有效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辉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