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理义;陈春霞;何明骏;魏红辉;姚高峰;孔令明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心理暗示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选择慢性咽炎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复方金玲子散合四七汤口服,观察组增加心理暗示治疗,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20天,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0天,观察组总有效84例,占84.0%;对照组总有效78例,占78.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4例,占4.0%;对照组复发18例,占18.0%.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药联合心理暗示治疗慢性咽炎与单用中药治疗近期疗效相当,但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用中药治疗.
作者:金娜;马力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了解2009- 2012年度驻京部队无偿献血血源性传染性指标的阳性率.方法:对我中心无偿献血血样44 508份进行谷丙转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5项指标初、复检,并将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T 3年平均阳性率为3.33%、抗-HCV 0.65%、梅毒0.18%、HBsAg 0.16%和抗-HIV1/2 0.07%,分别占阳性率的75 95%、14 69%、4.09%、3.69%及1.59%.ALT阳性标准提高,ALT阳性发生率降低.结论:ALT水平增高是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范丽霞;吴涛;张长虹;周俊;安垣奇;王亚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提高机关门诊部卫勤保障能力,我们采取制定建设规划、转变服务模式、注重人才培养、实施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加强门诊部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1 制定建设规划一是依据机关人员编制、级别层次、年龄结构、性质任务,以及机关门诊部的职能任务、业务范围等,确定门诊部的编配比例;二是科学配置卫生技术队伍的层次结构,畅通医务人员晋职晋级渠道;三是改善医疗环境,合理设置门诊部科室及硬件设备;四是建立规章制度,推进信息化管理,形成长效医疗质量管理机制.
作者:崔文勇;冯芸庆;梅伟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左肩部无痛性肿块2年余收治入院.询问病史,否认肩部有外伤、昆虫叮咬史,家族无类似疾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良好.左肩部锁骨中线处可见直径约7 cm呈半球形隆起的包块,表面皮肤可见迂曲的小血管,无溃烂及发热,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可,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未触及波动感,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作者:王希龙;沈中斌;董玉强;于永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军队离休老干部普遍进入“两高期”.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做好“两高期”离休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思考如下.1 提高综合业务素质(1)抓好急救业务与责任意识的提高.抢救工作是综合性、技术性及责任心较强的工作,每位医护人员都应熟悉老年人常见急、危、重病的抢救预案,熟记每位老干部的楼房号、住房号;抢救时必须做到坚守岗位、随叫随到、尽职尽责,为后续救治创造条件.
作者:杨志;李燕;曲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军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基层部队卫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报告如下.1 问题1.1 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基层部队缺乏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对卫生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人员、设备、管理制度、使用方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视不够,对卫生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手段、服务方式的转变缺乏足够的认识.
作者:刘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部队代职期间,我们对基层部队卫生士官选拔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问题1.1 人员素质起点不高通过对30个基层单位的110名卫生士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入伍前未接触过与医疗有关工作的达72名,占65.5%;入伍前有1年左右卫生工作经历的24名,占21.8%;入伍前在专业院校学习或进修过的16名,占14.5%.
作者:王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无论是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突发性、激烈性和对抗性,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高强度、高风险,都对部队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部队官兵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部队卫勤保障的重点之一.
作者:罗显荣;杨璇;王真真;杨俊;汪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创伤性脑损伤(TBI)分为原发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一般认为是不可逆的,继发性脑损伤被认为是可以治疗的.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主要以恢复脑生理为主要目标.有关TBI麻醉术前专项评估,术中处理等报道较少.现就TBI麻醉处理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夏尚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了解某医院新生儿中新鲜冷冻血浆(FFP)输注情况,为更好地指导新生儿输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经输注FFP治疗的新生儿109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输注FFP占医院血浆输注总量的6.95%;输注FFP治疗病种以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和肺透明膜病居前3位.FFP输注前后,新生儿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浆总蛋白和清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FFP输注前后,仪检测了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浆总蛋白和清蛋白等指标,未见凝血因子水平检查,在输注FFP时应加强对凝血因子水平的检查.
作者:苏颖;王华;姜瑞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诊断脑瘫患儿听觉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脑瘫患儿120例为观察组,选择正常儿童4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BAEP检查,并比较各组间听觉诱发电位的差异.结果:观察组BAEP异常36例,异常率30.0%;观察组各波潜伏期及波间距均较对照组显著或非常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脑瘫患儿合并听神经传导通路损伤发生率较高,BAEP应作为其常规检查之一.
作者:王雪芳;袁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腰椎退变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腰椎退行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腰椎滑脱,需要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术和经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1-2],但高龄患者由于骨骼质量欠佳及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3-4].
作者:文天林;张天阳;王飞;李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口服维生素B120 mg,甲钴胺500 μg,每天3次;疱疹皮损处外用炉甘石洗剂.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胶囊治疗,每次0.3 g,每天2次,连用7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妥乐平治疗,每次10.8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14天.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估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VAS评分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妥乐平能显著缓解疼痛,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吴建波;张宝和;李勇;王建斌;刘子懿;支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脑胶质细胞瘤是成年人中常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占总数的50%~60%,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较高[1].脑胶质瘤发病率虽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但因治疗手段有限、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且呈浸润性生长,预后差、平均生存期短.
作者:贾佳;刘慧龙;王志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84岁.因臀部阵发性针刺样、烧灼样疼痛伴排尿困难7天急诊送体系医院,对症处理无好转,且尿痛、排尿困难加重收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6.8℃,血压130/70mmHg.耻骨上方隆起拒按、压痛,叩诊呈浊音.超声检查示前列腺肥大.
作者:叶光华;伍红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车祸致腰背部、腹部疼痛约1h入院.腹部CT检查显示,肝挫裂伤、十二指肠损伤和右侧肾挫裂伤等.行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大量血液及血凝块,约1500 ml,混杂食物残渣,肝右后叶不规则挫裂伤、空肠起始部(距Treiz韧带3 cm处)横断,横结肠及小肠肠系膜挫裂伤及血肿,腹膜后巨大血肿,并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
作者:张清;刘宏斌;潘先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而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2007年6月-2011年10月,我们采用反戴立体定向仪结合CT定位卵圆孔,行射频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3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邦清;马建芳;黄绍宽;林川淦;吴贤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了解野外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为野外驻训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门诊与巡诊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部官兵1789例,分别于野外驻训前、驻训期间和驻训后进行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某部官兵野外驻训期间皮肤病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驻训前和驻训后(P<0.01).官兵野外驻训期间日光性皮炎、手足癣、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和足底皲裂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野外驻训前(P<0.01);日光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痱子和足底皲裂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野外驻训后(P<0.01).结论:官兵野外驻训期间皮肤病发病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作者:汤迎爽;李富军;刘龙友;陈青燕;赵凯;倪生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预防干预对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2018例机采血小板时不进行预防干预,观察组1350例机采血小板时进行预防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对照组枸橼酸钠反应93例,心理因素28例,体质因素20例,局部刺激7例,外界因素5例;观察组枸橼酸钠反应29例,心理因素15例,体质因素8例,局部刺激3例,外界因素2例.结论:预防干预可显著降低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华;苏颖;张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用药原则1.1 用药目的抗排异药(免疫抑制药)用药目的是抑制人体自身免疫力,预防器官移植后可能发生的排异反应,防止移植器官被排斥.同时,除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移植外,只要移植器官有功能,就须终身服用抗排异药.
作者:朱萍;贡联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