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104例

赵景山;吴迎星;顾亚夫;王海英

关键词: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穴位注射
摘要:腰痛是门诊常见病,其中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占有相当比例,但其影像学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单纯采取痛点封闭等治疗疗效不佳.自2001年起,我们应用健骨注射液及曲安奈德等复合液注射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104例,疗效满意.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士兵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27例

    肩关节脱位在军事训练中较常见,其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1].2001年4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 bankart 手术治疗士兵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27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晓光;赵献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29例

    肩胛肋骨综合征又称肩胛骨脊椎间疼痛综合征.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痛点局部注射,配合手法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29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学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低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梗死16例

    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可以检测到脑缺血区极小的水分子弥散变化,从而发现超早期的脑梗死病灶.由于硬件条件所限,目前 DWI 多在高场磁共振才能实现.2003年3~11月,我们应用 Signa Profile Ⅱ 0.2 T 永磁型磁共振(GE 公司)在低场磁共振上实现了弥散成像技术,并对脑梗死16例同时应用传统的 MRI 成像序列与 DWI 成像序列扫描,提示早期诊断脑梗死 DWI 比 MRI 更具优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淼;陈兴灿;潘永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20世纪末,国外学者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 METRX 椎间盘手术系统,其手术是经16 mm 工作管导入内镜及手术器械,在黄韧带及上、下椎板间直接开窗,通过监视器观察来切除椎间盘的微创手术.2002年11月以来,我们应用该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56例,疗效满意.

    作者:蒋兴粒;严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舌会厌良性病变66例

    1998年3月~2003年9月,我们在间接喉镜下采用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症、舌根毛细血管瘤、会厌囊肿等舌会厌良性病变66例,疗效满意.

    作者:郭光良;叶星;纪维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促血管生成中药研究进展

    促进血管生成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如对于骨折及创伤病人,促进其创伤局部的血管生成,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加快愈合;对于心肌梗死病人,梗死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对恢复受损心肌组织血液供应有重要作用.以传统医学与先进的科研手段相结合,研究促血管生成的中药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就中药及其制剂在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朱兆恩;郭凯霞;张子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肌无力8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容易合并重症肌无力,而甲亢病程中也常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两者临床表现容易混淆.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我们收治甲亢伴重症肌无力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素琼;黎南中;谢纹;肖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层医疗投诉引发原因及防范措施

    1995~2004年,我部共发生服务性医疗投诉38起,其中服务态度与医德医风问题14起、沟通不当10起、技术问题3起、医疗费用问题2起、急诊意识不强3起、管理问题2起、其他4起.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104例

    腰痛是门诊常见病,其中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占有相当比例,但其影像学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单纯采取痛点封闭等治疗疗效不佳.自2001年起,我们应用健骨注射液及曲安奈德等复合液注射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104例,疗效满意.

    作者:赵景山;吴迎星;顾亚夫;王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投弹训练肱骨骨折发生情况和评残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实施前后部队投弹训练肱骨骨折发生情况.方法:调查5所军队医院收治投弹骨折病例情况及4个部队发生投弹骨折的人数、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其易发因素、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致残率.结果:5所医院共收治投弹肱骨骨折142例,4个部队共发生投弹肱骨骨折95例;统计资料完整的非手术治疗93例,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的致残率为2.2%,手术治疗为21.6%.结论: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实施后,投弹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孙荣华;刘大雄;吴晓峰;周菲;刘艳;杨维权;张连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下胸椎前路手术15例麻醉体会

    电视胸腔镜下外科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呼吸抑制和肺不张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现将近年来我院行电视胸腔镜下胸椎前路手术15例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蓉;戴晓春;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曲安奈得治疗皮肤瘢痕疙瘩31例

    2001年9月~2004年5月,我们用曲安奈得注射液治疗皮肤瘢痕疙瘩31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1例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16~37岁.皮损位于耳后区6处,胸前区27处,肩及上肢9处;其中有明确外伤史17处.病程4个月~3年.瘢痕均明显隆起、质硬,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瘢痕面积为2.6 cm×2.4 cm~0.8 cm×0.6 cm.

    作者:王国良;孟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杂性胸部创伤53例救治体会

    复杂性胸部创伤除胸部创伤外,多伴有腹部及其他脏器的损伤.1988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复杂性胸部创伤5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维坤;司娜;张安平;朱宗迅;赵文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病因分析

    1990年5月~2004年6月,我们对本院收治的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经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其中男58例,女39例;年龄60~90(73.8±10.6)岁.病因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包穿刺抽液、常规血液细胞学及生化检查,并进一步行CT、有关内分泌、肿瘤以及血液病的血液学检查等.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心包积液厚度测定,采用 VIVID 7彩色心脏 B 超仪(GE 公司生产)检查,M3S 探头,频率为3.0 MHz.

    作者:余秋实;丁宇慧;王志权;杜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降纤药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药物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用20%甘露醇或甘油氯化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降纤酶5 U 行颈动脉注射治疗.结果:(1)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23±7.4和48±3.7,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后峰值32±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由35.67±3.98下降为14.43±2.26,对照组由34.48±4.47下降为28.56±3.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发病12 h 后,在监测凝血功能前提下,应用小剂量降纤药物可降低局部血循环阻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有保护神经元、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耿黎明;苗今乐;许建军;牟艳春;陈丽华;马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甲紫治疗隐翅虫皮炎42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2例均为男性;年龄17~31岁,平均22.8岁.均为野外训练时或训练后颜面、四肢等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并迅速化脓,呈条形分布的红斑脓疱性密集水疱,有疼痛、灼热感,水疱破损后有脓性分泌物.发生于头面部8例,四肢7例,颈部18例,躯干9例.

    作者:赵振海;吴凯;佘红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福松治疗老年人便秘50例

    2003年4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福松治疗习惯性便秘5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住院及门诊老年便秘50例(剔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以及有明显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50~82岁,平均66岁.便秘6个月以上,经体格检查、纤维结肠镜及钡灌肠检查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

    作者:李宝才;刘宏秋;贾晓明;闫国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评价

    术后硬膜外镇痛不但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而且可以阻滞胸心交感神经,对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心肌保护作用.作者就近年来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沈建裕;陈伟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部队海训致急性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28例

    2002年7月以来,我们共治疗海训引起的急性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2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8例均为男性,共36耳;年龄18~32岁,平均25岁.病程7~36天,均为参加海训的官兵.其中急性外耳道炎16例23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2例13耳.主要症状为耳痛、耳鸣,以及患耳流脓、听力下降,伴轻度眩晕2例,低热3例.

    作者:阙镇如;段丛勇;郑青山;王琼珍;蔡继一;郭淑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女,18个月.因发热、全身皮肤红斑、水疱、剥脱1周入院.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并出现口周脓疱疮、全身皮肤烫伤样潮红.继之,胸背部皮肤出现大水疱,有明显糜烂、渗出,在当地医院按皮肤过敏给予泼尼松和氯苯那敏治疗无效后转我院.查体:体温37.9 ℃,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胸背部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并有糜烂和渗出,皮肤触痛明显,尼氏征阳性,口周皮肤有放射状裂纹.血常规:白细胞11.8×109/L,中性0.53,淋巴0.47;口周脓疱分泌物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诊断为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给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皮肤糜烂处涂含金霉素的爽身粉,2天后皮肤潮红渐消退,水疱开始吸收、结痂.1周后水疱基本消退,有少量脱屑,血常规恢复正常出院.

    作者:董平;张云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