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华
体制编制调整后,一些军队医院转隶、撤销或合并,致使有的干休所与体系医院距离增加.如何使急、危、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和后送,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2000年3月~2005年2月,我们共救治急诊病人3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朋勇;李丽萍;徐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0年7月~2004年9月,我们共治疗士兵眼蝇蛆病2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7例均为男性,年龄18~29岁,平均22岁.右眼12例,左眼15例.野营训练期发生24例(其中7例住同1个帐篷内,且同时发病),营区室外发生3例.有被飞虫撞击患眼史25例,均在发病30 min 内就诊.主要症状为患眼畏光、流泪及异物感,有轻度痛痒.眼科检查:患眼上、下睑轻度肿胀,球结膜与睑结膜充血,结膜囊内或角膜上可见蠕动、白色、线状小虫,长约1 mm,每眼有7~18条.
作者:赵光明;陈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延迟性脾破裂(delayed rupture of spleen,DRS)是指腹部外伤48 h 后出现脾破裂症状,是一种特殊的脾外伤[1].其病情急,变化快,故误诊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均高于一般脾破裂.我们自1994~2004年共收治 DRS 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盛忠;华嘉;林志新;葛伯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病病人动脉变化的意义.方法:分别对高血压病组110例及对照组93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大小、血流参数,并分别检测肱动脉对反应性充血的反应.结果:高血压病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其内皮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高血压病组中有颈动脉斑块者与无斑块者其血管内皮功能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病病人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功能损害发生于形态变化之前.
作者:文萍;王珍丽;宋薇薇;舒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而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作者现就此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邵利;何红莲;张艳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我们对6 958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招收飞行员体格检查,共检出尖锐湿疣(CA)13例,占总检查人数的1.87‰,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其士;陈文辉;郭建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1年3月~2004年9月,我们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胜利;张芮;高玉松;刘正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6年,右上腹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0天入院.于1998年曾因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在我院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置钛夹2枚,胆囊动脉置钛夹1枚.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巩膜、皮肤中度黄染;腹平软,剑突下方偏右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3.4×109 /L,血总胆红素134.7 μmol/L,直接胆红素96.9 μmol/L.超声检查:胆总管扩张(直径为1.2 cm),下端见2个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取出结石2枚,结石表面见有金属物外露,夹碎见结石核心各有钛夹1枚,进一步探查肝门部,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留置的钛夹仅剩1枚.诊断为:钛夹游走胆总管内形成结石.遂行 T 形管引流术,术后10天出院,30天后拔除 T 形管.
作者:谭黄业;耿协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3年8月~2004年5月,我们收治部队野外训练冻伤18例,均治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8例均为男性;年龄17~24岁.新兵16例,入伍2年士兵2例.均为参加冬季野外训练后出现双耳、手指、足趾等处冻伤,其中,Ⅱ和Ⅲ度17例,Ⅳ度1例.伤后自然复温6例,冷水浸泡2例,雪搓10例.伤后至入院时间2 h~3天.
作者:胡晓华;李利彪;裴新平;许如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心肌梗死53例按发病前48 h 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入院后24 h 内记录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自动记录 SDNN,SDANN,RMSSD 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果:缺血预适应组 SDNN,SDANN,RMSSD 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同时缺血预适应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有关.
作者:丁宇慧;王志权;徐李;朱启明;马志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我们收治延误诊治的士兵闭合性睾丸损伤1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5例中,年龄18~24岁.均为闭合性睾丸损伤;左侧8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军训伤8例,其中踢打致伤3例,摔伤2例,挤压伤2例,锐器伤1例;军体伤7例,其中骑跨伤3例,双杠2例,其他伤2例.本组病例外伤后均有伤侧阴囊肿大,睾丸剧烈疼痛,并向伤侧腹股沟及小腹部放散.误诊为阴囊血肿5例,阴囊积液3例,急性睾丸炎2例,阴囊挫伤3例,输尿管结石1例,嵌顿疝1例.
作者:梁启伟;宋尔霖;叶长琦;吕丽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长期从事视频显示终端(VDT)操作人员眼健康的情况.方法:对从事 VDT 操作1年、2年及2年以上108人分别进行眼科的一般检查、屈光状态分析、调节灵活性测定、隐斜及交叉柱镜(FCC)测定,并同非 VDT 操作126人的眼科检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长期从事 VDT 操作者,其眼调节灵活性明显降低47例(43.5%),调节滞后66例(61.1%),未矫正老视53例(48.1%),屈光矫正不足或未予矫正87例(81.3%),内隐斜24例(22.2%),外隐斜17例(15.7%),屈光参差8例(7.4%).眼肿、眼痛、视物模糊等显著多于非 VDT 操作者,VDT 操作者随工作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视疲劳倾向.结论:长期从事视屏操作对视力有一定影响,应加强对视屏操作者视疲劳的防护.
作者:周阿丽;方大泉;王长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内科急症,由药物引起者十分常见.2001年10月~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药物性急性胃黏膜病变4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白厚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牙科畏惧症是指病人在牙病诊治过程,或对某些牙科治疗方法具有的紧张、恐惧、抑郁等心理状态[1],儿童不仅在心理上感到恐惧,而且行为上也高度敏感、耐受力降低,甚至抗拒治疗,因而影响了儿童牙病的早期就诊率、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对2004年我们诊治的儿童牙科畏惧症31例分析如下.
作者:孟晓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4年6~12月,我们应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长期服用艾司唑仑仍未达到良好睡眠的失眠症3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锁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系指连续3次以上室上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治疗方法较多.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三磷腺苷(ATP)转复2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朱炳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持续性压榨样心前区疼痛约1 h,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大汗淋漓,有频死感.急查心电图示 STI.aVL 上抬与 T 波形成单向曲线,II、III、aVF 水平下移,血压170/100 mmHg.诊断为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3级.患者急诊入住门诊部后约5 min,突然四肢抽搐,面唇发绀,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小便失禁,血压测不到,心电监测示室颤.立刻给予心肺复苏(CPR),200 J 能量心脏电除颤,心律未转复,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1 mg 及利多卡因50 mg 静脉注射,并再次给予200 J 能量心脏电除颤,心律转为窦性,呼吸恢复,血压100/60 mmHg,利多卡因200 mg + 10% 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0.5 h 后,患者神志清醒.CPR 成功后给予静脉溶栓、活血化淤、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1个月,心肌酶及心电图恢复正常出院.
作者:林荣莉;李凤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4年9月以来,我们采用鹅不食草乙醇浸泡液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2例中,男28例,女4例;年龄12~56岁,平均29.5岁.病程1~32年.症状反复发作,发病时鼻痒、连续打嚏、流大量水样清涕,有时伴有眼结膜、上腭部奇痒等.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内有水样或黏液样分泌物,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排除鼻部其他病变.
作者:滕国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997年12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病毒性脑炎15例,分别误诊为精神疾患或上呼吸道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振桥;管德印;信秀红;胡军;许峰;童文祥;陈宏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以颅脑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损伤机制复杂,病死率较高.我们自1997年1月~2004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伴多发伤6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鹏;陆俊地;杨锦平;蔡泽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