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蝮蛇抗栓酶等辅助治疗肺结核效果对比

翟文治;曾周景;李剑雄;墙新群;宋武

关键词:蝮蛇抗栓酶, 辅助治疗, 肺结核, 改善微循环, 疗效对比, 藻酸双酯钠,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障碍, 甲皱微循环, 痰菌阳性, 山莨菪碱, 复方丹参, 肺血流图, 单纯化疗, 症状, 证明, 应用, 药物, 疗法, 毒性
摘要:各型肺结核都存在甲皱微循环、肺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等异常,尤其病变范围广,痰菌阳性和毒性症状重者为甚,由此提示,改善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性.目前,用于改善微循环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不多,且疗效多难确定.为探讨其有效疗法,我们将蝮蛇抗栓酶、藻酸双酯钠(PSS)、山莨菪碱+复方丹参、单纯化疗进行了疗效对比,结果证明蝮蛇抗栓酶疗效较佳,但须应用得当.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喷洒过氧化氢判断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效果观察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因鲜血和血凝块遮挡视野,内镜下很难明确判断出血部位,用生理盐水冲洗也不理想.2000年7月~2001年8月,我们在内镜下喷洒过氧化氢判断上消化道出血部位36例,效果较满意.

    作者:邢征;杨光元;李彦芳;黄小林;罗丹;陈玉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80例

    常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主要途径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1996~1998年,我院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80例,穿刺方法简化,减少了穿刺时的并发症.

    作者:翟东;李宜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心跳骤停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蛛网膜下隙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实和相对安全的特点.但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出现心动过缓较常见,且只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比较容易纠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出现心跳骤停的报道有所增多,如 Tarkkila[1]和 Auroy[2]等分别研究 1 881例和 40 640例蛛网膜下隙麻醉病人心跳骤停发生率约为0.07%,有的报道甚至为0.15%[3].为此,有必要综述介绍其常见机制及预防措施,以引起同行重视.

    作者:何星颖;朱科明;邓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对菌血症的治疗作用

    革兰阴性菌所致的菌血症至今仍是治疗难题.尽管有许多新的治疗措施,但菌血症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3].吸附剂过去常用于口服,以除去胃肠道中的毒素或药物,而用于菌血症治疗的潜在价值却很少为人们注意.在用对特异感染介质的生物工程抗体等治疗失败后,吸附剂和腹膜外血液净化技术的治疗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用不同的腹膜外附加治疗措施,如血浆置换、持续性肾透析、亲和吸附等治疗可以减少或去除血液中感染性介质[4].尤以特异性吸附剂血液灌流更有应用前景.

    作者:邵阳;王翔;蔡绍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

    目前,高频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炎的常规首选方法.随着超声技术的改善和分辨率的提高,将更有助于甲状腺微小病变的诊断.甲状腺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桥本和慢性侵袭性甲状腺炎.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侵袭性甲状腺炎在临床上很少见,本文重点介绍亚急性和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

    作者:张生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

    近几年来,随着高频探头的问世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发展,甲状腺内部结构可以非常清楚地被显示出来,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超声不仅可以显示甲状腺内肿块的大小、数目、性质等,而且可以明确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甚至可以比较准确地作出良、恶性的判断.超声已成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辅助性检查方法.目前,高频超声可发现直径仅2~3 mm 的囊肿或结节,检测能力高于临床其他手段.超声检查可发现40%的常规体检者1个或多个结节,接近于尸检标本上发现结节的比例(49%).

    作者:童清平;罗福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现代诊断和治疗进展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呈直线上升趋势.国内报告,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抽样普查,高血压病标化患病率为11.3%,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25%.我国目前高血压病诊治存在的问题是:(1)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2)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3)三弱:病理生理、分子水平、新的危险因素(基因、环境、心理、社会)研究很弱.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提高高血压病的诊治水平极为重要.

    作者:范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米力农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米力农(milrinone)是一种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和减轻心肌负荷作用.1999年6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静脉滴注米力农治疗肺心病心衰,并与非米力农组进行比较,证明米力农组疗效满意.

    作者:杨福兵;丁连明;王天同;陈世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视诊触诊法判断硬膜外阻滞平面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判断对估计麻醉效果至关重要.常用判断硬膜外阻滞平面的方法有针刺法、温度法、温差法等.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视诊触诊法判断麻醉阻滞平面,效果满意.

    作者:林云才;笪庆;郑膨;乐宁良;宋飞雁;张淑华;吴胤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8例诊治体会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极易误诊,延误抢救时机,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998年2月~200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曾收治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8例.现总结其诊断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嘉琦;李斌;杜捷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巩膜环扎加充气治疗未找到裂孔的视网膜脱离28例

    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要找到视网膜裂孔.近年来,双目间接检检镜和三面镜检查寻找视网膜裂孔提高了其发现率,但因某些原因可能反复检查仍找不到裂孔.对此类病人,我们于1996~2000年应用巩膜环扎加国产 C2F6(全氟乙烷)作为眼内填充气体,使视网膜脱离28例中复位成功24例.

    作者:汪子瑛;张斌;张鹰;易国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48例

    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柯萨奇 A 16或 A 5、A 10型感染所致,是以局部水疱为特征的传染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将我院2000年7~9月收治手足口病48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王亚莉;孙丽娟;刘桂兰;姜晓华;张冬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现状及展望

    超声用于检查甲状腺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Fujimoto 首先使用 B 超检查甲状腺肿瘤;1979年,钱蕴秋在国内率先报道甲状腺的超声表现,随后,超声检诊甲状腺疾病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使用的超声诊断多为低频(3.5 MHz)探头加水囊探测甲状腺,操作麻烦,分辨率也不高.20世纪90年代,随着仪器的更新换代,高频超声探头的配置,各种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使超声对甲状腺组织的图像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基本检查方法.

    作者:郑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眶尖脑脊液漏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从楼上摔下时致右眼球脱出眼眶,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0/16 kPa,心律100/min,呼吸20/min,神志清楚,查体配合,对答切题,右眼睑皮肤、结膜及眶内软组织撕裂,眼球脱出眶外,视力无光感.急诊在局麻下行右眼球摘除术.术中无异常发现.术后伤口愈合欠佳,局部有脓性分泌物.全身抗感染及局部换药,每日用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注射液清洗伤口,见眶内伤口渐深.10 d后感染被控制,伤口已无脓性分泌物,但见眶尖部有清亮液体不断溢出,积于眶内,至一定量时自行停止.用消毒棉签擦干后又迅速流出至原状.疑为脑脊液,经生化检验确诊为脑脊液.生命体征平稳,无头痛、失语、呕吐、肢体抽搐、颈强直等体征.治疗同前.1周后脑脊液漏自行消失,伤口渐愈.1个月后随访再未出现眶尖脑脊液漏.

    作者:邓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兵强化训练中疲劳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损伤(简称:新训伤)发生率比较高,我军报道为7.9%~37.7%,外军报道为4.8%~85.0%[1].我们经过长期调查发现,新训伤发生的主要相关项目是越野跑和障碍跑训练,约占各类损伤的78.2%.新训伤中疲劳性损伤占82.3%.为此,1995~1999年我们在驻陕某部新训步兵团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新训伤的发生率.

    作者:吴宝军;潘峰;于洁;龚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误服亚硝酸盐中毒14例救治体会

    存放或使用亚硝酸盐的单位或家庭,常因亚硝酸盐误当食盐而发生中毒,如诊治失误,或延误治疗可导致死亡.1996~1997年,我们用特效药亚甲蓝及综合治疗,成功抢救误服亚硝酸盐急性中毒14例.

    作者:邱振中;李锐;原德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救医学的建设与发展

    急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多边学科,作为现代医学新的临床学科,既具有独特的专业性质,又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急救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组织管理、新技术开发、新设备引进和诊治疾病、救治生命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功能.

    作者:范肃临;王庆丰;范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栓塞的诊治研究进展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发生的一组疾病或综合征,包括肺血栓、脂肪、羊水和空气等栓塞[1].我国迄今尚无确切的肺栓塞流行病学资料,阜外医院报告心肺血管病900例尸检资料中,肺段以上 PE 占11%.在西方国家,PE 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2].为提高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提高对本症的系统认识,我们就近年来的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华;祝筱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15例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多见,极大影响病人的预后.近年来,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93例,并发高钠血症15例,发生率为3.8%,为积累诊治经验,将其分型、病因和治疗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陶志宇;王晓;卜振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治疗35例

    随着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开展,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有所增加.1989年1月~2000年6月,我们收治胆管损伤后再手术35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吕振海;顾万清;赵青川;窦科峰;刘永雄;高志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