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眶尖脑脊液漏1例

邓晓霞

关键词:脑脊液漏, 伤口愈合, 脓性分泌物, 眼球脱出, 庆大霉素注射液, 眶内, 眼球摘除术, 异常发现, 生命体征, 生理盐水, 生化检验, 局部, 急诊入院, 查体, 病例报告, 软组织, 眶尖部, 抗感染, 后感染, 被控制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从楼上摔下时致右眼球脱出眼眶,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0/16 kPa,心律100/min,呼吸20/min,神志清楚,查体配合,对答切题,右眼睑皮肤、结膜及眶内软组织撕裂,眼球脱出眶外,视力无光感.急诊在局麻下行右眼球摘除术.术中无异常发现.术后伤口愈合欠佳,局部有脓性分泌物.全身抗感染及局部换药,每日用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注射液清洗伤口,见眶内伤口渐深.10 d后感染被控制,伤口已无脓性分泌物,但见眶尖部有清亮液体不断溢出,积于眶内,至一定量时自行停止.用消毒棉签擦干后又迅速流出至原状.疑为脑脊液,经生化检验确诊为脑脊液.生命体征平稳,无头痛、失语、呕吐、肢体抽搐、颈强直等体征.治疗同前.1周后脑脊液漏自行消失,伤口渐愈.1个月后随访再未出现眶尖脑脊液漏.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病)是临床上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1954年由 Castleman 首先描述,1956年确定为良性非肿瘤性病变.

    作者:乔治;焦华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对菌血症的治疗作用

    革兰阴性菌所致的菌血症至今仍是治疗难题.尽管有许多新的治疗措施,但菌血症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3].吸附剂过去常用于口服,以除去胃肠道中的毒素或药物,而用于菌血症治疗的潜在价值却很少为人们注意.在用对特异感染介质的生物工程抗体等治疗失败后,吸附剂和腹膜外血液净化技术的治疗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用不同的腹膜外附加治疗措施,如血浆置换、持续性肾透析、亲和吸附等治疗可以减少或去除血液中感染性介质[4].尤以特异性吸附剂血液灌流更有应用前景.

    作者:邵阳;王翔;蔡绍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栓塞的诊治研究进展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发生的一组疾病或综合征,包括肺血栓、脂肪、羊水和空气等栓塞[1].我国迄今尚无确切的肺栓塞流行病学资料,阜外医院报告心肺血管病900例尸检资料中,肺段以上 PE 占11%.在西方国家,PE 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2].为提高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提高对本症的系统认识,我们就近年来的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华;祝筱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改良兰氏手术治疗先天性腭裂 40例

    先天性腭裂的治疗以兰氏手术常用,但术后软腭几乎无后退,上腭长度因术后瘢痕缩短,从而影响发音,且对前腭齿槽突裂隙无修复作用.为此,我们于1996~2000年采用腭护板治疗单、双侧腭裂 40例,效果满意.

    作者:孙强;刘华彤;谷峰;贾玉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现状及展望

    超声用于检查甲状腺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Fujimoto 首先使用 B 超检查甲状腺肿瘤;1979年,钱蕴秋在国内率先报道甲状腺的超声表现,随后,超声检诊甲状腺疾病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使用的超声诊断多为低频(3.5 MHz)探头加水囊探测甲状腺,操作麻烦,分辨率也不高.20世纪90年代,随着仪器的更新换代,高频超声探头的配置,各种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使超声对甲状腺组织的图像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基本检查方法.

    作者:郑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两种颈丛阻滞法效果比较

    我们采用颈深、浅丛阻滞和单纯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分别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心率、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刘灿辉;胡宏强;吴晓智;窦元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80例

    常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主要途径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1996~1998年,我院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80例,穿刺方法简化,减少了穿刺时的并发症.

    作者:翟东;李宜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兵强化训练中疲劳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损伤(简称:新训伤)发生率比较高,我军报道为7.9%~37.7%,外军报道为4.8%~85.0%[1].我们经过长期调查发现,新训伤发生的主要相关项目是越野跑和障碍跑训练,约占各类损伤的78.2%.新训伤中疲劳性损伤占82.3%.为此,1995~1999年我们在驻陕某部新训步兵团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新训伤的发生率.

    作者:吴宝军;潘峰;于洁;龚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误服亚硝酸盐中毒14例救治体会

    存放或使用亚硝酸盐的单位或家庭,常因亚硝酸盐误当食盐而发生中毒,如诊治失误,或延误治疗可导致死亡.1996~1997年,我们用特效药亚甲蓝及综合治疗,成功抢救误服亚硝酸盐急性中毒14例.

    作者:邱振中;李锐;原德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舒尔刺激法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12例

    脑卒中残愈后常遗留严重后遗症,如偏瘫、视觉障碍、感觉缺失和语言障碍等.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我们对脑卒中后失语症12例以舒尔(Schuell)刺激法为主进行系统言语训练,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建辉;冀凤云;解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绞痛并输尿管结石25例急诊内镜处理体会

    1998~2001年,我们采用急诊输尿管镜下取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绞痛并输尿管结石25例,疗效满意.

    作者:任胜强;邬旭明;方建军;袁鹤胜;桑乾宏;李和民;蔡雅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心跳骤停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蛛网膜下隙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实和相对安全的特点.但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出现心动过缓较常见,且只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比较容易纠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蛛网膜下隙麻醉时出现心跳骤停的报道有所增多,如 Tarkkila[1]和 Auroy[2]等分别研究 1 881例和 40 640例蛛网膜下隙麻醉病人心跳骤停发生率约为0.07%,有的报道甚至为0.15%[3].为此,有必要综述介绍其常见机制及预防措施,以引起同行重视.

    作者:何星颖;朱科明;邓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7例

    1993年至今,我们采用介入球囊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7例,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7例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8~44岁,平均35岁.左侧病变8例,右侧9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车祸10例,棍棒伤5例,拳击伤1例,牲畜踢伤1例.均为搏动性突眼,患侧视力减退15例,失明2例;颅内杂音14例,眼球运动障碍9例,耳鸣3例.外院长期误诊2例中,失明1例.

    作者:张旭东;王政刚;宫凡;张卫宁;程建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视诊触诊法判断硬膜外阻滞平面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判断对估计麻醉效果至关重要.常用判断硬膜外阻滞平面的方法有针刺法、温度法、温差法等.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视诊触诊法判断麻醉阻滞平面,效果满意.

    作者:林云才;笪庆;郑膨;乐宁良;宋飞雁;张淑华;吴胤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74名新兵心理测查分析

    为掌握新兵的个性因素及心理状况,探讨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因素,指导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为新兵的专业训练分配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01年1月对某部2000年12月入伍的174名新兵进行了心理测查.

    作者:陈安文;吴云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

    近几年来,随着高频探头的问世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发展,甲状腺内部结构可以非常清楚地被显示出来,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超声不仅可以显示甲状腺内肿块的大小、数目、性质等,而且可以明确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甚至可以比较准确地作出良、恶性的判断.超声已成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辅助性检查方法.目前,高频超声可发现直径仅2~3 mm 的囊肿或结节,检测能力高于临床其他手段.超声检查可发现40%的常规体检者1个或多个结节,接近于尸检标本上发现结节的比例(49%).

    作者:童清平;罗福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腋下脂肪、毛囊剥离带蒂全厚皮回植治疗腋臭31例

    1998年8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带蒂全厚皮回植治疗腋臭31例,操作简单,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5例,女26例;年龄15~35岁,平均25岁.住院手术6例,门诊手术25例.

    作者:李士民;常贵华;姜文荃;郑立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胃、食管粘膜吻合胃浆肌瓣覆盖205例

    1991~1998年,我们对食管中、上段及颈段癌行食管大部切除,颈段食管长粘膜、胃粘膜吻合胃浆肌瓣覆盖术205例,效果满意.

    作者:韦仕辉;梅鲤;陈有军;李保田;张青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救医学的建设与发展

    急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多边学科,作为现代医学新的临床学科,既具有独特的专业性质,又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急救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组织管理、新技术开发、新设备引进和诊治疾病、救治生命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功能.

    作者:范肃临;王庆丰;范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军训致习惯性肩关节脱位25例

    1992~1999年,我们共收治军训致肩关节脱位25例,经对治疗情况回顾分析及随访发现,军事训练致肩关节脱位早期处理失误,尤其是固定制动时间过短,是导致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

    作者:潘定康;任健;徐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