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福生;周宏滔;王秀根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各种现实问题的增多,部队官兵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官兵因此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患上心理疾病,影响了身心健康.防治心理疾病已成为部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南京军区某师结合部队实际,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初步摸索出一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路子.
作者:袁北方;徐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急性期的各种症状消失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次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1].我院1995年10月~2001年2月,共收治该病44例.
作者:孙剑锋;史秋洪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96~1999年,我们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09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09例(402眼)中,男127例,女182例;年龄34~76岁.单眼216例,双眼83例,眼压3.7~10.9 kPa,平均7.31 kPa;前房角窄3~4度371眼,前房角粘连31眼;285眼杯/盘比>0.7,视盘呈苍白色117眼;视野均有缺损,其中管状视野146眼.
作者:宋林;姚春华;李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创伤及术后瘢痕组织增生是外科的常见病,尤其是瘢痕体质者,术后瘢痕更加明显.对此,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多采用音频、超短波、药物直流电导入等治疗.1998年3月~2000年10月,我们应用超声波疗法对瘢痕组织增生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立新;赵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口腔颌面血管瘤由于部位特殊,手术不易彻底切除,且术后易导致颌面部畸形;激素、激光、冷冻及鱼肝油酸钠硬化剂治疗只对某些病例有效.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随访3年以上,效果良好.
作者:夏远辉;宋志刚;杨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胸外伤早期无血气胸,经过数小时或数天潜伏期之后才出现者,称为延迟性血气胸.由于其起病隐匿,基层医院漏诊或误诊常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院1990年7月~2000年6月共收治军事训练致延迟性血气胸23例,占同期闭合胸外伤的11.2%.为提高对延迟性血气胸的早期确诊率,尽量避免延误治疗,我们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倪海峰;罗晶阳;刘广洛;马春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影象学诊断对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畸形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院收治此病24例,现将影像学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仁春;余新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近3年来,对需侧卧位行肾及输尿管中上段疾病手术的硬膜外麻醉,用1.5%~1.6%利多卡因,发现有些病例效果欠佳,用0.5%布比卡因均获良好效果.经实验室检验,前者的药液比重为1.014,后者为1.007或1.008.为此,我们探讨了麻醉药比重对侧卧位硬膜外麻醉的影响,以期寻找侧卧位硬膜外麻醉的佳药物和药物比重.
作者:曹亚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雌激素为甾体类激素,有促进、维持女性生殖器官功能的生理作用,对机体的代谢、心血管、神经、骨骼等有重要影响.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缺乏,可引起生殖道综合征,如月经紊乱、生育力能力消失、停经等.另外,还会出现组织学退化和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生殖外综合征,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神经系统不平衡、骨质疏松等.为提高绝经后中老与妇女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广泛开展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
作者:常青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某长期驻平原导弹部队,1999年6月由海拔23m的平原乘火车至2 800 m高原后,摩托化行军翻越5 321 m高原,进驻海拔3 600 m高原地区演习.为观察部队高原习服情况,总结高原习服锻炼的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该部部分官兵进行了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群体问卷调查,以期为高原习服卫勤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罗新民;许庆元;彭勇;余杰;王红;胡永华;杨建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概念也在不断更新[1].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脑梗死形成需要数小时的发展过程,如采取措施阻断这一过程,就可大限度减少梗死体积,防止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残废率.研究发现,运用正电子发射扫描测定缺血性脑梗死脑血流量和脑代谢,当脑灌注压降低时,会引起一系列代偿机制,如早期血管舒张,局部血流量增加,以防止脑血流量下降;运用单光子扫描可以确定当脑血管储备耗竭时,能量的供应还可通过对氧摄取增加,确保脑氧代谢率,直到脑灌注压进一步下降,超过其平衡机制,缺血过程才开始启动.这些发现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赵瑞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全新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外观影响小等优点,受到广大病员及胸外科医师的普遍好评.1995年以来,我院共诊治各类胸腔出血32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郑志刚;何鹏飞;韩军;景锦;张林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发热1 d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右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卫明显,无移浊,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9×109/L,中性0.80,淋巴细胞:0.2.初诊:急性阑尾炎.
作者:冯金升;赵华丽;施丽萍;陈书恒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颅脑损伤合并肾功能损害时扩容不当,可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1992~2000年,我们对此病51例采用少量、多次等扩容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开磊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88~1998年,我院收治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21例,为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我们分析发现术后处理欠妥,如半卧位、压沙袋、腹带、活动少等是发病的主要诱因.
作者:宋百灵;黄春梅;邹于征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96年7月~2000年7月,我们用复方醋酸曲安奈德(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治疗9种皮肤病共493例,疗效较好.
作者:吕芬;王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m purpura,ITP)在病程中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时,可导致严重的内脏出血,尤其是威胁生命的颅内出血,治疗难度较大.为探索新的有效治疗途径,我们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短期冲击疗法治疗7例,疗效较好.
作者:陈贺英;肖丽华;戴光熙;任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88年2月~1999年5月,我院共收治腹外疝急性嵌顿116例,其中术后发生大量便血6例,经治疗痊愈.
作者:戴福生;周宏滔;王秀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跟腱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创伤.新伤病例的治疗效果大多比较满意.如早期未明确诊断会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效果.据调查分析,飞行员的体育锻炼伤以关节、肌腱伤占首位[1].我院从1990年以来,共收治飞行员跟腱断裂1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经1~4年随访,疗效显著.
作者:刘雷;衡代忠;陈志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 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致尿液残存,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之一.正常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0%~15%,手术助产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升高.
作者:高玉民;张新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