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疗法在Hp感染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孔令阳

关键词:三联疗法, Hp感染, 胃炎
摘要:目的:研究三联疗法在Hp感染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Hp感染胃炎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血清IL-10、TGF-β1及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贵阳市小河地区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

    目的:探讨贵阳市小河地区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再发性腹痛患儿104例为试验组,另选取无腹痛的健康体检儿童105例为对照组,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结果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患儿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尽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治疗。

    作者:倪蕊;孙燕;蔡先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2年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分析血液透析室常见的危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前后风险因素的发生频次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风险管理后的护理满意度98.15%,高于风险管理前的77.78%(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中,通过分析其常见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可确保患者血液净化安全。

    作者:刘菁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AC模式规范化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妇女在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PAC)规范化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人工流产的妇女206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流产处理,观察组接受规范的PAC模式服务规范化干预,比较两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实施避孕措施的情况和重复流产的情况。结果:在接受关爱服务规范化干预后,观察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器具和药物的知晓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妇女的重复流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规范化干预可提高妇女对避孕节育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妇女正确使用避孕器具和药物的能力,可降低重复流产率。

    作者:周萍;侯林霞;简凤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1393例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贵港市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梅毒感染提供资料。方法:分析1393例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结果。结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检出率13.28%,女性检出率21.58%,高于男性的8.56%。21~40岁年龄组检出阳性居首位,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结论:关注育龄期女性梅毒检测并及时治疗可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确保二孩计生政策健康发展。

    作者:何基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儿手足口病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检验研究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及免疫球蛋白(LgG、LgA、LgM)水平检验在小儿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小儿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s-CRP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的LgG水平、LgA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LgM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10.4±8.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4)mg/L,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hs-CRP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小儿存在明显差别,可作为手足口病检测的诊断标准。

    作者:柳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收治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试验组行封闭式胸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0.5%(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较理想。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功能及七氟醚的FA/FI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于患者呼吸功能以及七氟醚FA/FI的主要影响。方法:收治实施开胸肺叶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单肺通气(OLV)模式随机分为A组(采用定容通气模式)、B组(采用定压通气模式)、C组(采用小潮气量联合PEEP通气模式),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组患者气道峰压在T2、T3、T4各时点均有一定升高,然而A组、B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OLV状态下采用定压通气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顺应性,但是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七氟醚的FA/FI。

    作者:蔡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X线及CT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X线及CT的影像特征。方法:收治老年肺结核患者64例,均拍胸部X线,其中27例又经CT检查,对两种影像诊断肺结核的能力进行比较,观察、分析该病的诊断准确率、病变性质及病灶形态。结果:患者的病变性质主要是空洞病变、纤维及钙化、淋巴结增大、渗出及结节;从病灶形态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来看,CT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结论:老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呈不典型性,在临床上应将患者的X线平片与CT影像进行综合性诊断分析。

    作者:李耀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两种部位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在18~20月龄幼儿中的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部位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在安全性、不良反应及临床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治接种 DTaP-IPV/Hib 五联疫苗儿童122例,分别采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法和上臂三角肌注射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接种人员认为上臂三角肌注射法接种 DTaP-IPV/Hib 五联疫苗操作更方便,受种儿童家长配合方便(P<0.05)。结论:上臂三角肌注射法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操作方便。

    作者:刘序莲;徐梅;宫学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打开疝囊简易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34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不打开疝囊加强前壁疝的简易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疝修补手术;观察组采用不打开疝囊,加强前壁疝的简易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腹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评价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不打开疝囊加强前壁的简易疝修补术手术方案对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同,其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案。

    作者:张虎;高永学;后晓勤;王小燕;包锦科;徐宁宁;王翠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诊治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通过对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症统计分析,掌握导致其发生的诱导因素,进一步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导致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诱导因素有很多,所以要求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避免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继而提高结石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作者:韦庆凡;覃江;韦克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27、PTEN及ki-67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胸腺瘤组织中的p27、PTEN和Ki-67情况,以确定这3种蛋白是否和肿瘤有关。方法:收治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胸腺瘤的患者52例,正常患者12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3种蛋白的情况。结果:胸腺肿瘤组织(良性、侵袭性质胸腺肿瘤)中,p27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EN、Ki-67表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者的联合检测对于胸腺瘤的早期诊断预防,以及后期的治疗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戚家峰;王桂梅;周钢;战鹏;陈秀华;邢宇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TCT和HPV-DNA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CT结合HPV-DNA检查对宫颈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0例TCT检查结合HPV-DNA检测结果,分成两组。A组:TCT阳性临床高度怀疑者64例行阴道镜下活检;B组:TCT/HPV阳性病例及临床高度怀疑者82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高危型HPV感染多见于CIN Ⅱ以上,低危型HPV感染多见于CIN Ⅰ以下及慢性炎症。结论:采用TCT结合HPV-DNA分型初筛,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病变检出率。

    作者:姚茂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诊治效果。方法:通过分析60例不同病因的胃肠功能障碍的病人,分析原因,总结治疗方法。结果:55例治愈,5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8天。结论: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病因,纠正胃肠功能障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安良;冯国虎;吴鹏;张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疗效显著。

    作者:崔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张仲景对姜的运用

    目的:姜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在传统中医中,姜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张仲景对姜的运用,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施亚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占位性结节患者14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再将试验组患者根据大小结节不同分为大结节组和小结节组,试验组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照组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试验组确诊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对于甲状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且对小结节的检验更加具有优势。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栓弹力图应用于肿瘤患者高凝状态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应用于肿瘤患者高凝状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60例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计数、血凝试验参数、D-D二聚体及超声多普勒等检测数据。结果:观察组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大幅度、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血小板数量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计数、血凝试验参数、D-D二聚体及超声多普勒等诊断技术对肿瘤患者的凝血状态进行评估,可对血栓的危险性进行预测。

    作者:黄辉;岳银萍;王旭;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度痔疮患者78例,予以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治疗。结果:经PPH治疗的试验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均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罗海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HS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姜志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