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平;E.Fritz;郑斯英;朱巍;罗加林;周献锋;王明明
根据WHO审定的放射性皮炎损伤条例标准,Ⅲ度放射性皮炎包括湿性脱皮及溃疡[1],临床上惯称湿性皮炎.该类皮炎是临床放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皮炎反应.我科自1994年以来,引进法国对此类皮炎的治疗方法即给予2%汞溴红涂擦皮炎局部,疗效十分显著.特别是早期用药,既可避免皮炎的扩展,有时还不必中断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肖毅;徐灵莉;汪志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20 Gy γ射线对大鼠肺β肾上腺素能受体再生成的抑调作用.方法采用受体的放射配体分析法,BAAM不可逆阻断β受体做对照组,定量观察不同时相两组大鼠β受体再生成Bmax变化.结果β受体对辐射敏感,照后第20天受体降到低值,此后受体开始逐渐恢复,但再生成速率明显变慢,Pr为(0.36±0.03)×109结合位点/mg蛋白/h[对照组为(8.20±1.47)×109],受体再生成的半更新时间比对照组晚10.9 d.结论 20Gy γ射线明显抑制β受体再生成,使受体再生成速率变慢,受体半更新时间延长.
作者:强永刚;廖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其意义在于使受损伤的DNA得以修复,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目前研究发现主要有两条负向调控通路:p53-p21/pRb通路[1]和p16-CyclinD/CDK4-pRb通路在G1→S期转换中起重要作用[2].
作者:王晓梅;鞠桂芝;梅树江;付士波;刘树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制用于外照射治疗光子束和高能电子束的剂量测量的灵敏体积0.6 cm3指形电离室.方法通过调整电离室的结构使外壳为纯石墨和收集极为纯铝制成的电离室性能指标满足IEC标准的要求.结果按照IEC标准规定的方法对电离室进行了全面测试,所有性能指标都优于标准的要求.结论 RT-1010.6 cm3指形电离室可以满足测量外照射治疗光子束和高能电子束的剂量的需要.
作者:程金生;李开宝;赵招罗;姜庆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内蒙古草原兴发辐照中心于2001年1月建成,设计装源强度1.85×1016Bq(50万Ci).辐照中心建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北郊,建筑面积1241 m2.主要以辐照加工生产为主,兼有科研和产品开发.根据设计需要先期装源约3.7×1015Bq(10万Ci).放射源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提供和承运的英产60Co放射源,于2001年1月24日运抵赤峰.为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笔者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装源全过程和周围环境进行了监督和监测[1-3].
作者:曹中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榄香烯为我国开发研制的二类抗癌中药,研究发现其抗癌谱广,毒副作用小,同时具有放射增敏效应[1-3].作者应用小鼠U14未分化癌检测榄香烯的放射增敏作用,探讨榄香烯佳给药途径,以期为榄香烯作为放射增敏剂的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邹丽娟;孙秀华;徐晓颖;邓涛;陈英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计算天然放射性核素从土壤经膳食向人体的转移系数,和碱土与碱金属元素在转移中的DF(或OR).方法依据我国4个膳食类型地区食品和52例尸体样品元素分析所获成年男子膳食摄入量和器官组织负荷量以及全国土壤背景值,按照UNSCEAR环境转移模式计算元素转移系数、DF和OR.结果 232Th、238U、226Ra、87Rb和40K由土壤向膳食进而向人体转移系数都依此递增,范围分别为(0.092~40.7)Bq·a-1/Bq·kg-1和(3.58×10-3~6.34)Bq·a-1/Bq·kg-1.碱土元素与Pb从土壤向骨骼和碱金属元素向全身的OR范围分别为3.77×10-4~2.39×10-2和2.52×10-2~9.39×10-1.结论本文所得P34都比P23低.碱土元素从土壤-膳食-骨骼转移DF都小于1,Pb的DF在Sr和Ba之间.碱金属元素Rb和Cs从土壤向膳食转移DF小于1,由膳食向肌肉组织或全身转移的DF大于1,Na则相反.
作者:刘庆芬;诸洪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鼻咽癌离体肿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利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放射剂量-细胞存活曲线,观察As2O3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法观察As2O3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As2O3对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As2O3对鼻咽癌细胞株CM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1.0,1.5 μmol/L的As2O3作用48 h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33和1.57.药物作用后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53基因表达,bax/bcl-2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As2O3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放射增敏的机理可能与As2O3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并使S期细胞减少,以及细胞p53、bax、bcl-2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凋亡增加有关.
作者:谢良喜;李德锐;林英城;林昆;陈炯玉;洪超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专一性清除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且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超氧化物自由基(O2-.),能保护细胞免受O2-.的毒害并阻止疾病的发展[1].猪红细胞SOD对放疗中所致白细胞减少具有提升作用,并推迟和缩短并发症的出现及持续时间[2].从1996年9月~1998年8月期间,笔者对该药进行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用临床常用的升白药利血生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裴红蕾;朱愉恒;陈秀瑾;马跃华;黄瑾;江家贵;姜建平;宁萍;潘金燕;戴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ECT所用的放射性99mTc都在通风柜内标记.通风柜能屏蔽绝大部分射线.放射性药物在通风柜中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外照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对在里面操作的手臂形成照射;二是从操作手孔泄露出去的射线对人体局部或全身形成照射.由于被操作的放射性药物活度较大(如18.5 GBq),这两部分对工作人员的剂量贡献不能忽略,应适当做好防护.
作者:张军盛;王铮;徐明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放射治疗颅脑疾病时照射颞区和听区易使听通路及脑干受累.为避开此照射野并探讨脑干功能放射损伤的情况,笔者选择猫右侧丘脑为照射靶区,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即X刀,以20,80Gy照射该区,并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为指标,检测照射前后不同时间的脑干功能情况,同时进行耳蜗毛细胞铺片光镜检查.
作者:金吴东;陈龙华;陈国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从健康的辐射安全文化角度出发,放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于电离辐射的实践,应具有正确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和强烈的责任心,严格完成与安全有关的任务[1],为了解我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行为表现,尽可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保证受检者辐射安全,2001年笔者对新乡市383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放射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等问题的问卷调查.
作者:张冰洁;王聪伟;刘彤桢;贾天合;牛如芳;霍卫生;周世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盼生安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观察盼生安对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对细胞、细胞核、核浆比及AgNORs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常规生化测定对ALP和LDH酶活力的影响;RNA点印记杂交测定对c-N-ras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经盼生安处理后,可使BEL-7402肝癌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减慢.细胞及细胞核的面积、等效直径、等效体积、核浆比均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AgNORs颗粒和面积明显减少.细胞周期出现向G0/G1期移行的特征动力学改变.两种肝癌标志酶ALP及LDH活性降低,且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c-N-ras癌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结论初步表明盼生安具有诱导BEL-7402肝癌细胞分化的作用.
作者:李煜;杨素霞;周淑珍;刘国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放射损伤条件下骨髓细胞(包括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方法以6 Gy 60Co γ射线照射昆明系小鼠制备动物模型,以细胞电泳法检测骨髓细胞的细胞电泳率,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膜微黏度,旋转法检测细胞的黏附性,核孔滤膜法检测细胞的变形指数.结果放射损伤后骨髓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细胞膜微黏度增加,细胞的黏附率和电泳率显著降低.结论 6 Gy 60Co γ射线对骨髓细胞的生物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可能是放射损伤后造血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作者:蒲晓允;陈晓莉;潘静;李招权;邓均;黄辉;叶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利用具有释放β粒子的核素治疗皮肤瘢痕是近年来现代核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比较成功的一项新技术.β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效应对病变部位治疗的同时,对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受损伤的修复再生和重塑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新问题.作者探讨了核素近距离辐射损伤后,使用复方沙棘油制剂修复和皮肤再生机理及疗效的评价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洁;董峰;沈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自然高温环境下,受Y射线照射小鼠生存的变化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改变.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室温组和不同时间的自然高温环境组,分别接受6.5,9.0 Gy的γ射线照射和相应的高温作用后,观察30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的规律.结果 6.5Gy照射的小鼠,高温9 h和全自然环境组的生存时间与室温组差异有显著性,9.0Gy照射的小鼠,高温6,9 h、全自然环境组的生存时间和室温组差异有显著性;室温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下降速度低于各高温组且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顿挫回升,而各高温组无.结论高温环境,受照射小鼠的生存指标明显下降;加重照射后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作者:周美娟;郑莉;丁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32P-磷酸铬(32P胶体)体外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周期变化和发生细胞凋亡的现象,建立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方法将32P胶体加入A549细胞培养体系进行内照射,初始放射性浓度分别为0,93,180,278,370和463 MBq/L,采用Giemsa染色、透射电镜、末端原位标记(TUNEL)等方法进行凋亡细胞的形态学、超微病理、生化特征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A549细胞受照射后S期+G2-M期细胞比率在96 h以内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A549细胞受照射后72 h左右出现兴奋性表现,96h起各受照组均检出凋亡,各剂量组在照射后120 h达到凋亡高峰.结论在较低剂量范围内,32P胶体内照射可以体外诱导人NSCLC A549发生72 h以后的迟发相凋亡,细胞凋亡率与内照射初始放射性浓度呈正相关.
作者:刘龙;刘璐;童冠圣;封国生;高宏;高文;李澄;刘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放射生物学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进展更是迅速.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放射医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主要科研方向之一,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在辐射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效应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其中包括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DNA损伤及修复,辐射敏感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表达及调控,以及辐射分子生物剂量计等,下述文章就是这些研究的部分反映.
作者:童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2年我国大陆第1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1期工程并网发电已经整整10年了秦山核电2期、3期分别于2002年5月~2003年6月期间投入商业运行.为进一步掌握海宁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基础资料,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辐射防护所的支持下,于2002年8月~2002年11月进行了海宁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葛宗良;钱青;沈旎;欧美华;朱解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