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杨吉生
作者:王经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在获得了辐射诱导小鼠肠上皮新基因RS1 EST序列的基础上获得全长cDNA.方法RT-PCR方法对RS1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找到表达丰度较高的组织提取总RNA作为模板,应用增强RACE技术即结合生物素探针富集靶cDNA的方法克隆RS1的cDNA末端.结果克隆到RS1片段3′端约2kb的序列.该序列5′端包含已知的RS1片段,3′端具有明显的polyA加尾信号,有编码区的终止密码子.明确了RS1的正、负链及其蛋白编码方向,为RS1 5′端的克隆提供了必要信息.结论结果与本实验的设计完全一致,说明这一方法对从表达丰度低,难以设计佳基因特异性引物的EST序列克隆其对应的全长cDNA是可行的,同时为下一步研究RS1在小鼠肠上皮辐射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和被辐射诱导表达的调控模式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锋超;王军平;粟永萍;高京生;楼淑芬;刘晓宏;任洓;章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从健康的辐射安全文化角度出发,放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于电离辐射的实践,应具有正确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和强烈的责任心,严格完成与安全有关的任务[1],为了解新乡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行为表现,尽可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保证受检者辐射安全,笔者于2001年对新乡市383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放射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等问题的问卷调查.
作者:张冰洁;王聪伟;刘彤桢;贾天合;牛如芳;霍卫东;周世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吕晓彦;吴建军;邢桂平;解相礼;汪延明;赵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贫铀(DU)模拟撞击产生气溶胶的理化特性.方法将DU撞击燃烧,采样后分析气溶胶分散度、化学成分和核素组成,气溶胶在模拟肺液中的溶解度,以及气溶胶浓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DU气溶胶浓度在10 min内降低到1/30.DU燃烧烟雾MMAD2次测定值为1.3和4.2μm.DU气溶胶浓度分布不均匀.DU氧化物中U(Ⅳ)含量接近55%,U(Ⅵ)含量约为45%.DU氧化物在模拟肺液中7 d和30 d的溶解度分别为24%,32%.DU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质量构成为238U(99.79%)、235U(0.21%)、234U(0.001%).结论DU撞击燃烧形成气溶胶粒子多数可吸入,燃烧烟雾扩散/沉降较快,浓度随时间变化较大.撞击形成的氧化物为UO2、UO3和U3O8混合物.
作者:于水;邹晓颖;赵法;杨陟华;王勇;杨国山;朱茂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Ⅲ期乳腺癌疗效的方法.方法前瞻性随机分组,85例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28例(化疗+手术+放疗),放疗后配合辅助化疗;B组28例(手术+化疗+放疗);C组29例(手术+放疗+化疗).观察各组的5年生存率、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全部病例5年生存率为57.65%,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8.82%,远处转移率为18.82%.各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53.57%、44.83%,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7.14%、32.14%、17.24%,其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14%、10.71%、37.93%,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化疗再手术配合术后放疗及辅助化疗可提高Ⅲ期乳腺癌疗效.
作者:程光惠;姜德福;王铁军;曲雅琴;吴镇凤;韩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X射线心室造影计算左心室容积的3种方法:单平面面积-长度法、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和单平面Simpson法的相对准确性.方法对人的左心室铸型(12只)进行X射线摄影,分别用单平面面积-长度法、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和单平面Simpson法3种方法计算左心室容积;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由铸型排出水的体积来测定.结果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为(61.17±26.49)ml;单平面面积-长度法计算的容积为(97.50±35.56)ml;双平面面积-长度法计算的容积为(90.51±36.33)ml;单平面Simpson法计算的容积为(65.00±23.63)ml.单平面和双平面面积-长度法的计算值明显大于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值和单平面Simpson法的计算值(P均<0.05);而单平面Simpson法的计算值与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平面和双平面面积-长度法的计算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单平面面积-长度法、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和单平面Simpson法的容积计算值均与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高度相关(r均>0.98),但单平面和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对左心室容积的高估程度均较单平面Simpson法更高,单平面法为(36.34±17.98)ml,双平面法为(29.34±15.59)ml,单平面Simpson法为(3.83±8.48)ml,P<0.01.结论X射线心室造影计算左室容积方法、单平面Simpson法较单平面和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更精确,但对于不具有分析软件的电影摄影设备,面积-长度法亦可用于计算左心室容积.
作者:扈琳;崔炜;王维纲;冯燕光;黄雪燕;石汉文;田英平;刘志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宇长青;王言;张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后超组)和同期化疗并常规分割放疗治疗食管癌(常规组)的疗效和毒性,寻找更有效的局部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并提高生存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病变长度≤12 cm、无远处转移证据的中晚期食管癌分后超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后超组放疗第1~28天,为常规分割放疗,缩野后行加速超分割放疗,总剂量为67 Gy/38次,共42 d.常规组放疗为全程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为70 Gy/35次,共49 d.结果近期疗效后超组:Ⅰ+Ⅱ级31例占77.5%,Ⅲ+Ⅳ级9例占22.5%,常规组:Ⅰ+Ⅱ级22例占55.0%,Ⅲ+Ⅳ级18例占45.0%(P<0.05).后超组和常规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14%、51.86%和55.21%、31.28%(P=0.049);后超组和常规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2%、48.64%和54.09%、27.33%(P=0.041).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后超组明显重于常规组,且持续时间长.白细胞下降、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放射性肺炎两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放射性食管炎虽有所增加,但多数患者能耐受;(2)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较同期化疗并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提高了近期疗效、局控率及生存率.
作者:陈俊强;陈明强;李云英;潘建基;邵凌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结合CT机应用性能的检测,笔者对四川省150台CT机头部单层扫描剂量水平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明;刘怡刚;李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贯彻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保证医用诊断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质量,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笔者对山东省正在应用的45台(占总数84.9%)磁共振诊断设备进行了状态检验.
作者:范六一;闫平男;丁崇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广州地铁一号线是广州市地铁规划路网的东西干线,西起西朗站,东止广州东站.正线全长18.497 km,包括16座车站,于1999年7月正式通车.我们于1999、2000年对通车运营后的地铁车站氡浓度进行了监测分析.
作者:张林;胡灿云;何展;吴鸣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SRS),是采用高能射线聚焦一次性照射病灶使靶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目的.随着医用直线加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3D)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SRT)在控制肝癌、胰腺癌、肺癌和骨转移方面的有效率可达80%~90%[1],笔者就331例患者临床应用中的防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义善;姜鹏;马建军;杨国平;史征;单淑莉;张砚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CT值均匀性检测标准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通过改变模体条件和CT扫描条件,获得2台不同类型CT机的均匀性,观察影响均匀性检测标准的因素.结果用头部条件扫描,模体未包铝环时,普通CT机的均匀性优于有软件校正功能的多层螺旋CT机;包铝环后,恰好相反用体部条件扫描时,2种类型的CT机相差不大.结论在CT值均匀性检测时,若采用头部条件进行扫描时应考虑颅骨的影响,在对带有预校正功能的CT机进行检测时,应在模体四周绕1圈约2 mm厚的铝环;若不加铝环直接进行CT值均匀性检测时应采用体部条件扫描.
作者:章伟敏;王志康;丁文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髓程序移植后移植次数与移植细胞数对回巢的影响.方法采用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模型及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次数异基因骨髓细胞程序移植后不同时间的回巢状况、不同细胞数异基因骨髓细胞程序移植与单次大剂量移植的回巢状况.结果不同次数移植后各组不同时间阳性回巢细胞数与回巢率均以第3次移植的检测值高,在共同时间点第4天时均以2次移植组高(P<0.05),提示移植后每天都会有回巢发生,但不同移植次数可能在时间上有不同的回巢高峰阶段.不同细胞数异基因骨髓细胞程序移植后,移植细胞数低的移植组与单次大细胞数组比较,回巢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回巢率却远远高于后者(P<0.01).结果显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次小剂量移植的回巢效果可能等于或好于单次大剂量移植,且总剂量可能降低至105.结论单次大剂量移植会造成移植干细胞的浪费,在一定细胞量范围内改变移植次数有利于改善移植效果.
作者:孙苏平;蔡建明;项莺松;黄定德;赵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12I籽源组织间植入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移植性实体肿瘤模型.治疗组在肿瘤组织内平均植入4粒表面放射活性为8.14MBq的BT-125-Ⅰ型125I籽源,对照组植入4粒无放射活性的空心籽源.治疗28 d,记录小鼠存活率.处死存活的小鼠,测量残存肿瘤的体积、重量并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对摘除的肿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籽源对肿瘤组织的破坏程度和范围.结果治疗28 d,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75%和50%;平均瘤重分别为(0.347±0.25)g,(5.162±1.75)g(t=6.164,P<0.05);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75.9±147.9)mm3,(3974.1±1507.7)mm3(t=5.618,P<0.05),肿瘤体积抑制率为95.6%.常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125I籽源周围0~3 mm范围内肿瘤细胞病理变化由凝固坏死向外逐渐减弱为变性坏死;空心籽源周边区域仅有机械刺激导致的轻微水肿和纤维化.结论125I籽源组织间植入对小鼠实体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岳麓;桂律;陈红红;罗伟华;徐萍;刘伟琪;程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电磁脉冲(EMP)作为一种非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广泛,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研究其对神经细胞的辐射损伤效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自旋捕捉的方法检测自由基的变化,TBA法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DTNB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电磁脉冲作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和海马细胞后,脂氧自由基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大脑皮层细胞对照组MDA水平为(6.18±0.29)nmol/mg,EMP作用组为(8.43±0.01)nmol/mg(P<0.01);海马细胞对照组MDA水平为(4.38±0.15)nmol/mg,EMP作用组为(4.98±0.39)nmol/mg(P<0.05).GSH-px活性降低,大脑皮层细胞对照组A值为0.026±0.001,EMP作用组为0.022±0.002(P<0.05),海马细胞对照组A值为0.021±0.002,EMP作用组为0.018±0.001(P<0.05).电磁脉冲不能直接杀死细胞,其存活率约为95%,当脉冲数达到10次时,细胞内Ca2+浓度开始升高.结论电磁脉冲提高了神经细胞脂氧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升高,GSH-px活性降低,预示氧化损伤效应的发生.另外,电磁脉冲不能直接杀死细胞,但可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增多的Ca2+可能成为诱发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长振;丛建波;先宏;孙存普;吴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抗CD49d单克隆抗体(McAb)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救治放射损伤小鼠的效果.方法8.5 Gy60Co γ射线照射的BALB/c小鼠,分别接受经rhG-CSF(1组)、抗CD49d McAb(2组)、rhG-CSF联合抗CD49d McAb(3组)动员的PBSC移植.并以生理盐水组为对照,观察受体小鼠的4周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WBC)、骨髓有核细胞(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及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等指标.结果实验3组小鼠的4周存活率、WBC、BMNC,CFU-GM、CFU-S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组和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抗CD49d McAb联合rhG-CSF使用能协同动员小鼠PBSC,并能成功救治放射损伤小鼠.
作者:杜遵民;刘传方;张玉昆;唐天华;张立成;任海全;孙军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