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瑞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8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时间1700 h.2003年8月在海军总医院改装高性能战斗机体检时,头颅MRI检查示:左侧中颅窝蛛网膜囊肿,大小约5.0 cm×3.6 cm×3.4 cm,无不适主诉,无头痛、癫痫等病史,各项常规检查和脑电图正常,高空及加速度耐力良好,前庭功能正常,结论为改装合格.
作者:宋新亮;邱涛;庄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耳鼻咽喉各器官与航空飞行的关系密切,是招飞体检中重要的科室之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本区近10年耳鼻喉科(含口腔科)初检情况的分析,总结变化规律,提高招飞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一、对象与方法
作者:唐晖;刘伟;单士峰;杨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民航飞行员1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例及文献回顾,以期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鉴定水平.方法 介绍1例飞行员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探讨该病的医学鉴定方法.结果 该飞行员2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脉压差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明显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测量值在正常低限的52%.1个月后行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术后1年申请特许鉴定,考虑其血凝控制稳定,心功能良好,在自我认识充分、密切随访和严格的航医监控的前提下特许合格,但不担任机组必需成员,每月飞行不超过50 h.特许合格后安全飞行200 h,未见因医学原因出现的飞行事故或飞行事故征候.结论 民航飞行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航空医学评定应遵循个别评定、风险评估和谨慎的原则,若心功能良好,血凝较为稳定,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无出血、栓塞的高危因素,预计发生出血、栓塞、卡瓣、瓣膜功能不良等总体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在飞行员自我认识充分、密切航医监控、定期专科会诊的前提条件下可给予有限制的特许合格,但仍需密切随访.
作者:季涌;曹善云;范玉坤;徐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熬夜等因素对飞行员基本认知能力的影响,为提高飞行员认知能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现役飞行员106名,通过问卷调查飞行员的饮酒、吸烟、睡眠等生活方式信息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分组.采用纸笔测验和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加法计算(addition compute,AC)、特殊图形辨认(distinguishing special graph,DSG)、仪表辨读(comparing simulated scales,CSS)、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SRT)和视觉追踪(vision tracking,VT)等5项认知能力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吸烟、饮酒、熬夜及其交互作用对AC、SRT和VT有不同程度影响(F=5.125、10.349、2.700,P<0.01或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饮酒对SRT成绩有显著的影响(F=3.596,P<0.05),吸烟-饮酒的交互作用对SRT成绩有显著影响(F=5.973,P<0.05),饮酒-熬夜的交互作用对AC和SRT成绩有显著影响(F=15.838,P<0.05),吸烟-饮酒-熬夜的联合作用对AC、SRT和VT成绩有显著影响(F=6.157、15.838、3.025,P<0.05).结论 不当生活方式影响飞行员的部分认知能力,应规范飞行员的日常生活习惯,严格禁止同时具有多项不良嗜好,以保障飞行员的飞行能力.
作者:王伟;丁江舟;沈俊;朱伟;时粉周;彭智勇;江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轰炸机飞行员,总飞行时间2200 h.健康疗养入院.大体检胸部透视时发现双侧第5肋骨细小,以左侧为著,无任何临床症状,无手术、外伤等病史,查体摸不到T4棘突,其余各项检查无异常;遂进行胸部、胸椎X线片检查.
作者:董文;邓泳川;王俊凌;沈雪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验证地面错觉训练方案在我军飞行员航空医学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评价地面错觉模拟训练效果提供参考值.方法 在我军现有错觉模拟训练方案基础上,参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推荐的地面错觉模拟训练方案,依据现有的设备,对80名健康飞行员进行地面错觉模拟训练.在VTS-0型电动转椅上进行躯体旋动错觉、科里奥利错觉模拟,在VTS-Ⅲ型前庭功能检查系统上进行相对运动性错觉、自动性错觉模拟,观察错觉的诱发情况,并进行相应错觉反应参数(错觉持续时间、潜伏期)的记录.结果 躯体旋动错觉、科里奥利错觉、相对运动性错觉和自动性错觉的诱发率分别为100.0%、90.7%、72.5%和49.2%.前庭性错觉的诱发率要大于视性错觉(χ2=5.01,P<0.05).飞行员躯体旋动错觉、科里奥利翻转错觉、科里奥利滚转错觉的持续时间分别为(8.4±4.5)s、(4.9±2.3) s、(5.4±3.0) s;相对运动性错觉、自动性错觉的潜伏期分别为(34.8±19.0) s、(42.8±15.2) s.5种错觉反应数据的参考值分别为:躯体旋动错觉持续时间≤17.4 s,科里奥利滚转错觉持续时间≤11.4 s,科里奥利翻转错觉持续时间为0.3~9.5 s,相对运动性错觉潜伏期≤72.8 s,自动性错觉潜伏期为12.4~73.2 s.结论 立足现有训练装备,我军飞行员躯体旋动错觉、科里奥利错觉、相对运动性错觉及自动性错觉的地面模拟训练方案是有效的、可行的.5种错觉反应数据的参考值可望为飞行员地面错觉模拟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谢溯江;徐珀;贾宏博;毕红哲;田大为;国佳;郑颖鹃;姚钦;宋蕾;龙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在招飞体检中提高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眼的筛查效率.方法 对参加招飞复检的3400名学生在裂隙灯检查前,行常规角膜曲率检查,对低K值(角膜曲率值)者重点进行角膜裂隙灯检查,并酌情进行角膜厚度和角膜地形图检查;后结合病史综合鉴定.结果 参加招飞复检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中,低K值者68例135眼.重点进行裂隙灯检查68例136眼,其中13例25眼角膜表面具有不同程度异常.行角膜地形图检查65例130眼,其中异常者11例21眼.行角膜厚度检查60例120眼,其中角膜厚度异常11例21眼.14例27眼结合相关检查确诊或高度疑似激光角膜屈光矫治眼,筛查阳性率为0.40%.结论 K值引导筛查法针对性强,可明显提高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眼的筛查效率,值得在招飞体检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田青;杨庆红;马臻;马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初教-6飞行教员,飞行时间6000 h.因飞行中突发心前区刀割样疼痛,手术后10 d入院.患者于2008年7月22日在驾初教-6飞机带飞过程中,当飞机盘旋下滑致体位后仰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刀割样剧烈疼痛,立即由前舱飞行员操纵飞机返航.
作者:窦月;钟佳音;张宏宇;郑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空军建设的需要,女飞行人员队伍亦逐渐壮大,关注并保障这一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对提高战斗力十分重要.为探讨近红外线检测技术在女飞行人员乳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2008-2009年间,笔者对50名不同机型女飞行人员和30名女飞行学员进行了乳腺近红外线检查,并与超声检查结果对照.
作者:郄晓红;李侠;马月欣;于丽;张艺跃;郭华;焦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综述国内外关于飞行人员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为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资料引用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25篇.资料综合 飞行人员疲劳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工作效率.影响飞行安全和诱发飞行人员疲劳的因素,监测技术,以及预防和缓解疲劳的方法,是近年研究广泛关注的问题.结论 抗疲劳依然是保证飞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热点问题.有效措施是要解决来自工作任务、环境和飞行人员自身因素造成的综合影响问题,采用包括宣传教育、强化训练、环境调整和装备改进的综合管理措施,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炎琰;钟方虎;吴铨;贺青;于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模拟微重力诱导小鼠成骨细胞微丝结构改变对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的影响,探讨失重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以已建株的小鼠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作为对象,以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实验将细胞分为4组:模拟微重力组、0.5 μg/ml细胞松弛素B组、模拟微重力+0.5 μg/ml细胞松弛素B组及正常重力组(对照组).培养48 h后,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fluoresceine isothiocyanate phalloidin,FITC-phalloidin)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微丝的变化;同时用ALP试剂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内ALP的酶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裂解液中OCN的表达量.结果 除正常重力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微丝结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解聚,张力纤维减少,失去方向性,以模拟微重力+0.5 μg/ml细胞松弛素B组改变为明显.和正常重力组比较,其余各组ALP的酶活性和OCN的表达量均成下降趋势(F=17.23、121.91,P<0.01),且模拟微重力+0.5 μg/ml细胞松弛素B组与模拟微重力组和0.5 μg/ml细胞松弛素B组这两组之间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重力影响成骨细胞ALP的酶活性及OCN的表达可能与微重力诱导细胞骨架微丝解聚相关.
作者:王脉桃;黄震;杨力;陈宏;苏嘉霖;麦燕兴;杨锐;周焕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直-8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 h.因发现左肾结石半年入院.行体外振波碎石治疗后辅以头孢哌酮钠3 g,每日1次静脉滴注,输注7 d.停药1 d后患者晚餐饮用啤酒500 ml,15 min后即感头晕、全身皮肤发红、多汗、胸闷、憋气,随即步行回病房.
作者:陈英;孟宪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YX-1型便携式数字化隐斜仪在招飞体检中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 于眼科暗室内使用YX-1型便携式数字化隐斜仪及东方红型隐斜计分别检查442名受检学生的内隐斜、外隐斜和上隐斜.两种仪器各检查 3 次,每次间隔 3~5 min.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并对两种仪器的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仪器的检查结果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F=0.070~0.278,P=0.758~0.933).3项隐斜指标的两种仪器检查结果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672~0.876,P<0.01).3项隐斜指标的两种仪器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592~0.811);不合格率两种仪器检出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3.25,P>0.05).结论 YX-1型隐斜仪使用简单、重复性好、性能稳定且检测精度高,两种仪器检测结果密切相关,所以完全可以替代东方红型隐斜计,作为招收飞行学员体检用仪器.
作者:张勇;韩学平;金玲;张清俊;赵显亮;艾丽;曹伟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影响歼击机飞行员训练和战斗飞行的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空军总医院的数据资料,1965-2004年间住院飞行员的疾病谱分析中,腰突症仅次于空中晕厥,占据第2位[1].美国海军航空兵的调查发现,歼击机飞行员腰突症引发的下腰痛比其他机种要高两倍[2].
作者:赵平;陈立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指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病变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脊柱僵硬.腰痛是飞行人员中常见的症状.高+Gz作用于人体的脊柱特别是颈椎和腰椎,易引起飞行员脊柱的损伤和脊柱源性疼痛[1],但要注意与AS引起的炎症性疼痛相鉴别.现将我院10余年收治的10例飞行人员病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郑晓勇;张向阳;刘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强-5飞行员,飞行时间2300 h.患者于2008年6月感觉飞行着陆时视物重影及视近物时易疲劳.2008年7月在当地体系医院住院检查:无明显斜视,隐斜度(马氏杆法)为外隐斜7△.
作者:赵蓉;邵德望;杨庆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一、临床资料例1,男性,26岁,初教-6飞行员,飞行时间900 h.患者于2007年11月在疗养院体检时发现血小板为62×109/L.同年12月分别在解放军第四○一医院、二一一医院就诊,经血象、骨髓象检查后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 g/d、甲基强的松龙80 mg/d;2 d后复查血象,血小板为33×109/L.2008年1月收住我院血液科.
作者:朱玲;薛梅;丁丽;刘静;闫洪敏;王志东;王恒湘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济空招飞体检队每年在本区的高中毕业生及两省内的地方和军队的部分在校大学生中进行招飞体检,现将2000-2009年本区内科体检淘汰情况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0-2009年参加济空地区内科招飞的应届高中生毕业生,年龄16~19岁.地方大学和军队在校大学生,年龄20~24岁.
作者:颜世臣;袁惠民;徐建;刘琪悦;武贵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判断一组招飞学员视频眼震信号样本的分布,去除眼震图中由于眨眼、主观扫视等异常眼动引起的严重偏离值和干扰值,建立眼震波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法.方法 采集200例男性招飞学生的眼震数据,采用直方图和Q-Q概率图鉴别样本的分布是否近似于某种类型的分布;通过分析样本的中位数、极差和四分位极差等数字特征,计算数据的上、下截断点,从而去除样本中的异常值(眨眼、扫视等异常眼动波).结果 通过对眼震数据样本的分析,发现眼震信号若包含较多的异常眼动波时不服从正态分布,去除眼动波(即去除异常值)后的数据样本基本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计算上、下截断点去除异常值的方法能去除大部分的异常眼动波,识别剔除率可达94.9%.结论 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直观判断眼震波数据分布的方法,并可从另一种角度判断异常眼动干扰波的多少,且去除眼动波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长元;郭蓉;贾宏博;姚钦;谢溯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950 h.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患者主诉睡眠打鼾病史10年余,近3年睡眠中出现憋醒现象,晨起精神较差,常感头晕、易瞌睡.2008年7月开始,航医使用飞行人员睡眠生理参数检测仪对其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显示:每晚平均睡眠时间7.5 h,平均深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5.9%,睡眠呼吸暂停(含低通气)次数平均每晚300次,平均每次暂停时间为40 s,长暂停80 s.
作者:徐志刚;孟永霞;朱杰;韩江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