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行学员入校后检出尖锐湿疣退学一例

陈文辉

关键词: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摘要:一、临床资料男性,18岁,海军某飞行预校飞行学员.因阴茎及冠状沟肿物2周,到门诊部就诊,查体见阴茎及冠状沟有4处米粒至绿豆大小菜花样疣状物,醋酸白试验阳性.检查试验方法是用3%冰醋酸溶液涂皮肤处,5 min后观察,皮损呈发亮的白色光泽,即醋酸白试验阳性.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人员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防控和医学鉴定

    目的 根据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对飞行人员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防控和医学鉴定进行讨论.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和论著. 资料引用 国内外发表的文献47篇. 资料综合简要概述了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对飞行人员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防控策略、危险性评估方法和医学鉴定细则进行了探讨. 结论 应充分重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在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病情和所担负的飞行职责进行飞行结论.

    作者:郑军;刘朝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Gx过载对猴颌下腺组织结构与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Gx过载作用对猴颌下腺组织结构和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9只雄性恒河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与实验1、2、3组受+Gx及其作用时间分别为1Gx/300 s、+15 Gx/200 s、+18 Gx/165 s、+21 Gx/140 s.使用专用动物离心机,加载后的动物即刻处死、取材、制片、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猴颌下腺组织c-jun表达. 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猴颌下腺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对照组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c-jun为弱阳性表达;实验组c-jun表达明显增强,阳性产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弥漫分布于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核,作用强度不同的+Gx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 高+Gx环境中可引起猴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c-jun基因表达增强.

    作者:汤楚华;张建中;牛忠英;施生根;李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研究进展及其在军事飞行员中的应用

    目的 对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及在战斗机飞行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 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25篇.资料综合 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五项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及其在军事飞行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结论 旋转试验、甩头试验、冷热试验、旋转知觉测试、主动头旋转测试是5项常用的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在战斗机飞行员前庭功能的全面评估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溯江;贾宏博;陈勇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4h睡眠剥夺对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剥夺睡眠对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志愿者10名为睡眠剥夺组(男性5名,女性5名,年龄21~25岁);8名为对照组(男性4名,女性4名,年龄21~25岁).试验从早晨7:00至次日晨7:00,两组人员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进行肘静脉采血,测定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皮质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后(TSH)素升高有显著差异(F=5.212,P<0.05),FT3较试验前有所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072,P<0.05),其余指标睡眠剥夺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促甲状腺素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可能是对睡眠剥夺响应敏感的激素.

    作者:刘辉;段前梅;于鹏;李莉莉;于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飞行学员入校后检出尖锐湿疣退学一例

    一、临床资料男性,18岁,海军某飞行预校飞行学员.因阴茎及冠状沟肿物2周,到门诊部就诊,查体见阴茎及冠状沟有4处米粒至绿豆大小菜花样疣状物,醋酸白试验阳性.检查试验方法是用3%冰醋酸溶液涂皮肤处,5 min后观察,皮损呈发亮的白色光泽,即醋酸白试验阳性.

    作者:陈文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飞行员冠状动脉心肌桥三例

    冠心病是影响飞行人员健康和飞行安全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1],并且常可导致空中失能,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然而近年来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coronary myocardial bridge,CMB)也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导致急慢性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2],其已成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的病因之一.

    作者:李萍;徐秀艳;苏菊侠;葛泽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飞行员急性脊髓炎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民航飞行员,737机长教员,飞行时间15 000 h.患者于2006年1月21日上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及发热,但可行走,未予重视,15:00飞行任务结束后出现胸痛,以双侧乳头平面明显,19:00出现双侧乳头平面以下对称性痛觉减退,双下肢无力,搀扶下可行走,伴排尿困难,无意识障碍、抽搐、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作者:叶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康人颅骨局部震动刺激球囊的初步证据——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部位的颅骨震动对健康人体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及幅度的影响,以明确颅骨震动对双侧球囊输入的影响,从而为颅骨局部震动可刺激球囊提供初步证据. 方法 16名健康志愿者,以随机次序,分别在4次不同颅骨震动条件下(无颅骨震动、左乳突震动、右乳突震动、前额正中震动),在双侧胸锁乳突肌上记录双耳强短声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4种颅骨震动条件下记录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及双侧幅度比进行比较. 结果 同无震动时相比,震动不同颅骨部位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未有明显影响(F=0.000,P>0.05),左侧乳突震动可增加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双侧幅度比(L/R)(F=15.148,P<0.05),右侧乳突震动可降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双侧幅度比(F=4.257,P<0.05),但前额正中震动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双侧幅度比未有明显影响(F=0.182,P>0.05). 结论 颅骨震动可刺激球囊,乳突震动主要增加同侧球囊输入,而前额正中震动对双侧球囊输入产生相同的影响.

    作者:邓安春;谢溯江;贾宏博;陈勇胜;侯昭晖;于立身;田大为;张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阻断对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阻断对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收缩以及舒张反应性的影响. 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ON),模拟失重组(SUS),对照+氯沙坦(losartan)组(CON+L),模拟失重+氯沙坦组(SUS+L),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生理影响,其中CON+L组以及SUS+L按照30 mg·kg-1·day-1的剂量给予氯沙坦干预,3周后,采用离体动脉血管环技术观察大脑基底动脉和股动脉血管环对氯化钾(KCl)、5-羟色胺(5-HT)、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的反应性,以判断动脉血管的收缩以及舒张反应性的变化.结果 SUS组大鼠基底动脉对KCl和5-羟色胺收缩大反应性增强(KCl:F=14.018,P<0.01;5-HT:F=27.435,P<0.01),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大反应性下降(F=49.045,P<0.01),股动脉对KCl以及苯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与对Ach的舒张反应性均下降(KCl:F=19.244,P<0.01;PE:F=19.037,P<0.01;Ach:F=44.973,P<0.01).SUS+L组大鼠基底动脉收缩高反应性以及Ach舒张低反应性均得到改善(收缩:F=14.018,P<0.01;舒张:F=49.045,P<0.01),而氯沙坦干预对股动脉收缩以及舒张反应性并没有影响. 结论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L-RAS)参与了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功能重建过程,前半身与后半身动脉血管组织L-RAS差异性激活可能是模拟失重所导致的动脉血管功能分化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张然;贾国良;林乐健;白云刚;张誉洋;暴军香;汤浩;马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现状与进展

    目的 介绍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制度、方法以及一些新的进展,以期对我国航空医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资料来源与选择 主要资料选自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著作.资料引用文献27篇,著作3部. 资料综合介绍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现状、训练内容和方法,并总结分析了低压舱高空生理训练导致的医学损伤问题及目前采取的一些解决措施. 结论 高空生理训练对于提高飞行人员高空应急能力,保证飞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低压舱训练引起的减压病等医学损伤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制定安全、科学的低压舱训练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吴建兵;肖华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失重对航天员的影响及其对抗措施

    目的 按航天飞行的持续时间,分析微重力对航天员的影响,并详述对骨骼肌的影响与对抗措施.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外较新的相关研究论文、综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以及专著. 资料引用 论文与综述22篇,NASA报告3篇,专著4本.资料综合 按重要性将微重力对机体的影响进行排序,并归纳以运动为基础的新对抗措施. 结论 在多种航天异常环境因素中,微重力是惟一不可屏蔽的影响因素.短期微重力可引起航天员体液头向转移与空间运动病,中长期微重力则引起骨质丧失、骨骼肌萎缩、心血管功能紊乱、神经平衡失调与免疫功能降低等适应性改变,其中,骨骼肌萎缩与收缩功能降低机制及其对抗措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微重力条件下骨骼肌收缩负荷降低是引起其萎缩的主要原因,收缩负荷降低可能通过激活钙蛋白酶(Calpain)导致肌原纤维降解,形成萎缩的上游机制,而三磷酸腺苷泛素与溶酶体的激活则可能为下游机制.除以运动为基础的对抗措施如双负荷跑台与企鹅服外,正在观察其有效性的对抗措施有振动、Galileo空间训练系统与飞轮式自行车功量计等.基于骨骼肌萎缩机制而研制新一代对抗措施,将成为发展趋势.

    作者:余志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飞行学员二尖瓣脱垂一例

    一、临床资料男性,飞行学员,19岁.于2005年9月入校,同年12月初感到全身乏力,早操跑步时出现心悸,后来稍有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并逐渐出现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不能参加体育活动.12月26日到医院求治,以心悸原因待查入院.父母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本人入校前身体健康,经常参加蓝球、跑步等体育活动.

    作者:刘振亭;熊斌;孙建威;王晓辉;刘荣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005~2006年华北地区招飞体检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随着临床辅助检查技术的发展,B超检查在招飞体检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体检标准将B超检查单独列出,对腹部各脏器的病症做出了具体规定,并在有关解释说明中进行了量化,加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但是,在执行B超体检标准时,本项检查超标被淘汰和待结论人数过多,华北地区近两年平均达26.3%,其中肝脾测量超标、肝内钙化灶超标尤其突出.

    作者:曹伟民;王林;雷鸣春;强民;陈伯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YX-11供氧系统的低压舱生理试验评价

    目的 评价YX-11供氧系统的供氧防护性能. 方法 1具假人和4名志愿者着个体防护装备,使用YX-11供氧系统,分别在低压舱或迅速减压舱内完成6项试验:①0~10 km普通供氧性能试验;②12~20 km加压供氧性能试验;③12~20 km迅速减压性能试验;④4 h连续供氧性能人体试验;⑤20 km加压供氧性能人体试验;⑥20 km迅速减压性能人体试验. 结果 YX-11供氧系统的供氧分压大于21 kPa(在12 km高度以下)和16 kPa(在12 km高度以上),吸气阻力小于529 Pa(肺通气量20 L/min)和666 Pa(肺通气量30 L/min),迅速减压峰值小于8.9 kPa.结论 YX-11供氧系统可以满足0~20 km高度供氧防护要求.

    作者:刘晓鹏;肖华军;石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现代航线飞行员选拔进展——基于机组资源管理技能测验的飞行员选拔研究

    目的 综述机组资源管理(CRM)与航线飞行员CRM技能测验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近15年相关文献报道. 资料引用 国内外相关文献23篇.资料综合 对航线飞行员选拔模式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代航线驾驶舱工作特性和CRM的重要性,评述了CRM技能测验在当前航线飞行员选拔中的运用. 结论 未来的航线飞行员选拔只有逐渐向选拔与训练、预测与评估一体化方向发展,才能真正有效解决飞行员选拔预测的准确性和选拔与训练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在根本上确保航线飞行员安全作业的可靠性.

    作者:游旭群;顾祥华;李瑛;杨仕云;赵晓妮;晏碧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正常人服用扎来普隆在噪声干扰下的催眠效果观察

    目的 利用强噪声干扰造成情景性失眠,比较不同剂量扎来普隆的催眠效果. 方法 在模拟歼-6飞机噪声干扰环境中(约95 dB),观察8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于14:00交叉服用扎来普隆10 mg、15 mg以及安慰剂后4 h多导睡眠图的变化,指标包括睡眠潜时(SL)、睡眠效率(SE)、睡眠结构(各期慢波和快速眼动睡眠百分比).觉醒后进行睡眠质量和嗜睡感的主观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 结果 与安慰剂组相比,扎来普隆10 mg组的SL明显缩短(F=9.48,P<0.05),主观睡眠质量分值和睡眠深度分值显著提高(F=14.89,P<0.01;F=10.67,P<0.05);而扎来普隆15 mg组SL明显缩短(F=16.35,P<0.01),SE明显提高(F=17.43,P<0.01),快速眼动睡眠百分比显著增加(F=18.15,P<0.01),主观睡眠质量分值和睡眠深度分值亦显著增加(F=20.58,P<0.01;F=18.27,P<0.01).服用各组药物觉醒后均无明显的主观嗜睡感和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 扎来普隆的催眠效果具有一定的剂量相关特性,为提高催眠效果可将服药剂量由常用量10 mg增加至15 mg.

    作者:赵安东;詹皓;韦四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二级卫勤保障中航空医疗后送的组织实施

    目的 通过伤病人员空运后送的组织实施,了解联合国维和部队快速空中转运系统与卫勤保障. 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在非洲执行了联合国利比里亚维和行动中的二级卫勤保障任务.利用联合国在任务区建立的陆空一体化机动后勤保障力量,我们对63例伤病员组织实施了航空医疗后送.通过与维和战区小型军事移动通信单位联络,经卫星远程通讯设施,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与任务区军事指挥、卫生、运输等部门联通.采取多国维和部队联军协调,联合行动,外军护卫,专人陪送,保障伤病员安全与生命.所有伤病员在后送前经严格对症治疗处理,病情稳定.空运机种为俄罗斯米-8通用型直升机和加拿大Duch-7固定翼飞机,采用固定的野战直升机场. 结果 全部伤病员无一例因空运后送死亡或病情加重. 结论 在维和行动中,多国维和部队合作实施安全高效的航空医疗后送伤病人员是新时期我军开展的一项新课题.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体系框架下,注重联络、协调、理顺与任务区各相关部门关系,配合多国维和军兵种单元联军合作,可以实施高效快速的卫勤行动,提高保障的整体效能.利用维和卫勤保障锻炼部队,是培训和提高我军医务人员综合实战能力的极好时机.

    作者:胡小南;王与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飞行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轰运教-7飞行员,飞行时间1600 h.患者于2007年1月初因上呼吸道感染自服头孢氨苄1周,随后出现全身散在皮肤出血点,无其他伴随症状.1月8日自行在地方医院查血小板为0.11日在单位门诊部复查血小板为46×109/L,无发热、胸痛等,遂来我院诊治.

    作者:林磊明;周明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两种剂量水平的扎来普隆对正常人认知操作能力和前庭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剂量水平的扎来普隆对正常人认知操作能力和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8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在3次试验(每次间隔1周)中交叉服用扎来普隆10 mg、15 mg和安慰剂,采用随机双盲设计给药,分别在服药前4 h、服药后1、2、3、4、6、8 h各完成一次认知能力测试,内容包括单双重任务(即计算机控制的四数连加、心理运动及二者复合的双重任务)能力;光刺激反应时及运动时;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FF).另6人参加前庭功能测评,试验设计与上述相同,测试内容包括视动眼震(OKN)、前庭眼动反射(VOR)、视前庭眼动反射(VVOR)和前庭眼动反射固视抑制(VOR-Fix).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药物组和用药后不同时间观察指标的差别. 结果 与安慰剂组相比,两种剂量扎来普隆组的认知操作指标无明显变化,但OKN、VOR增益明显降低(F值分别为10.81、39.64,P<0.05),用药后2~3 h恢复正常,其余前庭功能指标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服用扎来普隆10 mg和15 mg对认知操作能力无明显副作用,对前庭功能的轻度不良影响在用药3 h后恢复正常.

    作者:詹皓;赵安东;贾宏博;葛朝丽;韦四煌;景百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