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苗丹民
目的分析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为新时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空军总医院收集的飞行不合格的300名歼击机飞行员病例资料按疾病类别、涉及专科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计数.结果①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常见疾病为空中晕厥、加速度耐力不良、地面晕厥、航空性中耳炎、飞行错觉、眩晕、颈椎病、屈光不正、神经衰弱和血管性头痛等.②与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相关的专科有神经科、耳鼻咽喉科和骨科等.③飞行不合格的飞行员多集中在25~34岁间.结论与航空环境相关的一些疾病是空军总医院收集的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歼击机飞行员的日常训练,同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飞行员的影响.
作者:徐先荣;崔丽;尹欣;郑军;刘红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综述平显、头盔显示器、前视红外成像系统和夜视镜等现代飞机座舱信息显示方式对飞行人员空间定向的影响.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外近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相关文献报道.资料引用国外相关文献20篇.资料综合对上述现代座舱信息显示(主要是空间定向信息显示)的形式特点,以及对飞行人员空间定向的影响和容易发生的空间定向障碍等作了详细论述.结论上述现代信息显示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显示方式而言,在某些方面无疑具有许多优越性,但是在飞行中空间定向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座舱显示的特点,飞行人员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准确使用这些装备,避免空间定向障碍等负效果.
作者:贾宏博;王善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来自平原地区的登山队员急进不同海拔地区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为急性高原病的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拔2800 m、4140 m和5050 m 3个高度记录登山队员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和肺功能指标,并让队员填写急性高原病(AMS)症状评分表,对3个海拔高度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增高,2800 m、4140 m和5050 m的发病率分别是0、31.25%和65.56%.SaO2降低(P<0.05),HR增高(P<0.01),用力肺活量(FVC)降低(P<0.05),1s用力呼出量(FEV1.0)降低(P<0.05),大呼气流量(PEF)降低(P<0.05),但是1s率(FEV1.0/FVC)、用力呼吸中期流速(FEF25-75)和FVC 50%时大呼吸流量(Vmax-50)三者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从平原地区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肺功能下降.
作者:陈云天;胡颖;靳国恩;张雪峰;张梅;格日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远红外屈光检测仪(PowerRefⅡ,德国)与电脑验光仪对视力正常应征青年屈光状态测量间的差异,探讨PowerRefⅡ在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远红外屈光检测仪,对186名(372只眼)视力正常招飞学生散瞳前双眼屈光状态、瞳孔直径和瞳距进行测量;采用电脑验光仪(Topcon RM 7000,日本)对同一人群散瞳后的屈光状态进行测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眼屈光状态测量间的相关性.采用隐斜计(YZ-3,中国)测量隐斜,所有检查均在暗室中进行.结果电脑验光仪测量的主屈光值较远红外屈光检测仪测量值有显著性增高(P<0.01),但存在较大相关性(r=0.43,P<0.01),电脑验光仪测量的散光值也较远红外屈光检测仪测量值高(P<0.01),散光轴位变化基本一致(P>0.05).两种方法测定的瞳孔直径、瞳距无显著差异. 结论与电脑验光仪比较,PowerRefⅡ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人眼散瞳前屈光状态,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两者测量数值间的差异除与测试设备有关外,还与散瞳等测试条件有关.由于PowerRefⅡ测试条件要求相对简单,在招飞学员屈光筛查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马龙;李莉;郭群;张作明;李坚;孙进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近几年来我院改装体检歼击机飞行员脊柱病症健康鉴定进行归纳总结.方法收集分析了261例歼击机飞行员体检和X线、CT的影像诊断资料,并对因脊柱病症体检不合格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歼击机飞行员体检中,脊柱影像诊断中以腰椎间盘突出(49例)多,但多数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有20例因脊柱病症不合格,其中腰椎双侧峡部裂伴Ⅰ°滑脱9例,占不合格总数的45%,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外科体检中应该重点加强对脊柱的检查,影像诊断应结合症状和脊柱功能作出鉴定,必要时应作随访观察.
作者:朱克顺;徐先荣;潘庆联;伍骥;黄明;肖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Gz暴露后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中波形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 Gz/3 min暴露组及+10Gz/3 min暴露组.分别于+Gz暴露后不同时间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波形蛋白反应呈阴性,未见波形蛋白阳性细胞.+6 Gz组和+10 Gz组暴露后6 h,顶叶皮层、海马均可见波形蛋白呈弱阳性反应和波形蛋白阳性细胞;暴露后1 d,波形蛋白阳性反应进一步增强,阳性细胞数较6 h显著增多(P<0.01)并达高峰;暴露后2 d,阳性反应有所减弱,阳性细胞数较前有所减少;暴露后4 d和6 d,波形蛋白反应呈阴性,未见阳性细胞.+10 Gz暴露后6 h、1d和2d,顶叶皮层、海马波形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6 Gz组(P<0.01).结论 +Gz暴露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波形蛋白表达,而+10 Gz/3 min比+6Gz/3 min暴露引起脑组织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加更明显.
作者:卫晓阳;孙喜庆;曹新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模拟空间发射环境高+Gx对猴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结构和热休克蛋白质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猕猴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承受+1 Gx/300s的超重作用;实验组根据承受过载峰值的大小又分为3组,分别为+15 Gx/200s、+18 Gx/165 s和+21 Gx/140 s.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和HSP-70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均未见明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显示,对照组口腔黏膜上皮部分基底细胞和少量棘细胞呈浅棕色,为HSP-70弱阳性表达,实验组口腔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呈深棕色,为HSP-70强阳性表达,高+Gx实验组之间口腔黏膜上皮HSP-70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高+Gx环境中猴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结构未见改变,上皮细胞HSP-70表达明显增强.
作者:施生根;张建中;牛忠英;党平;张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飞行情况为检查飞行员的飞行技术,飞歼-教A特技飞行中,后舱飞行员(29岁,飞行时间1100 h)发现前舱飞行员(28岁,飞行时间750 h)操纵时加速度小,遂参与操纵,形成5.5 G加速度,发现前舱飞行员意识不清,连续呼叫无任何反应,遂停止操纵动作.30 s后,前舱飞行员意识渐清醒,安全降落.
作者:周鹏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事件经过例1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男,27岁,飞行时间800 h.2005年12月3日15:52该飞行员驾新机执行双机高空编队飞行(僚机位置),该架次为飞行员当日第3架次,飞机为第4个起落.
作者:张九刚;周友明;肖立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长期以来,血清胆红素浓度一直作为肝胆疾病和溶血诊断、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近研究显示:胆红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其浓度降低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临床危险因素[1,2].
作者:宋明辉;曹国强;张丽梅;曾媛;崔征;卜晓红;李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海军自1988年组建体检队伍至今已17年,执行国防部1996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已9年.对标准的掌握,每一位参加体检的医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如何才能使标准的理解更加统一,体检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我们对2003~2005年海军招飞山东、河南、安徽、辽宁、河北、天津五省一市全面体检阶段外科淘汰腰骶部畸形的记录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在全面体检中如何把握拍摄腰骶部正侧位X片的适应证以及如何理解体格检查标准.
作者:王亦舟;阮狄克;刘静;徐其士;陈文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15FQ+中文修订版量表测量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以及飞行人员间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修订的15FQ+中文版量表,对116名飞行员(轰炸机驾驶员42名,轰炸机领航员33名,歼击机驾驶员41名)和185名地勤人员进行测量,分别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在15FQ+的因子fE(恃强性)、fI(敏感性)、和fQs(自律性)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飞行人员呈现出较高的恃强性、较低的敏感性和较低的自律性等特点.3组不同飞行人员在因子fA(乐群性)、fC(稳定性)、fG(有恒性)和fM(幻想性)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轰炸机驾驶员较其他飞行人员呈现出较高的fM(幻想性)分值,歼击机驾驶员比轰炸机驾驶员呈现出较高的fC(稳定性)、fG(有恒性);歼击机驾驶员比轰炸机领航员呈现出较高的fA(乐群性)、fC(稳定性)和fG(有恒性).结论本研究使用15FQ+中文修订版量表测量,获得了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及不同飞行人员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作者:高宏杰;苗丹民;鱼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综述和分析脑力疲劳客观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会议报告和论著.资料引用论著16篇,综述10篇,专著3本,会议报告5篇.资料综合回顾脑力疲劳的定义和分类,简评脑力疲劳的客观评定方法.结论应用系统的客观方法评定疲劳在飞行卫生保障中有广阔前景.
作者:宋健;苗丹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飞行教员肥胖状况及探讨相应对策,我们对2005年度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就其中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胆石症和脂肪肝的患者与正常体重者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赵百林;郭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CRJ公务机机长,飞行时间9300 h.2004年4月26日体检,胸部X片及CT显示右下肺肿块,约6 cm×7 cm大小,锥体及周围骨质未见改变.
作者:王静;陆龙;冯金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歼-7E飞行员,共飞行730 h.2004年4月初因部队编制体制改革,从其他部队调入我部.调入前在疗养院及每年的大体检均提示为健康,甲类身体.
作者:周鹏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在人群中患病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为此,笔者收集我院1999~2004年入院保健疗养飞行人员体检资料,就脂肪肝在不同机种飞行人员中的患病率分析如下.
作者:邹国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HE染色后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回转组HFE-145细胞在模拟失重12 h时的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1),其余时间段细胞的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长短径之比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回转组HFE-145细胞24 h、36 h、48 h及72 h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的比率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P<0.05).24 h、36 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S+G2+M期细胞之和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24 h、36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凋亡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在12 h时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
作者:朱鸣;吴本俨;聂捷琳;李莹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概述重力对成体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本领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引用文献20篇.资料综合重力对骨髓间质于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骨骼肌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论重力参与成体干细胞的分化,进一步丰富了干细胞分化调控理论,为干细胞定向诱导开辟一条新途径.
作者:黄艳;李莹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综述航天飞行活动中潜伏病毒再活化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及研究报告.资料引用国内外发表的文献24篇.资料综合简要概述了航天活动中和地面模拟研究中潜伏病毒的再激活现象并展望其在未来航天研究中的重要性.结论潜伏病毒再活化研究在航天飞行中具重要意义,应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开展此类研究.
作者:宋锦苹;钟萍;李莹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