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航飞行学院教员肥胖状况调查

赵百林;郭志军

关键词:肥胖(Obesity),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摘要:为了解飞行教员肥胖状况及探讨相应对策,我们对2005年度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就其中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胆石症和脂肪肝的患者与正常体重者进行对照分析.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员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血清胆红素浓度一直作为肝胆疾病和溶血诊断、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近研究显示:胆红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其浓度降低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临床危险因素[1,2].

    作者:宋明辉;曹国强;张丽梅;曾媛;崔征;卜晓红;李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飞行人员颅内蛛网膜囊肿11例报告

    我院神经外科自1995~2006年收治颅内蛛网膜囊肿飞行人员11例,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与鉴定结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连强;尹震;程钢戈;黄永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回转器模拟失重对人胃黏膜HFE-145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HE染色后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回转组HFE-145细胞在模拟失重12 h时的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1),其余时间段细胞的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长短径之比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回转组HFE-145细胞24 h、36 h、48 h及72 h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的比率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P<0.05).24 h、36 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S+G2+M期细胞之和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24 h、36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凋亡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在12 h时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

    作者:朱鸣;吴本俨;聂捷琳;李莹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空军不同机种飞行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在人群中患病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为此,笔者收集我院1999~2004年入院保健疗养飞行人员体检资料,就脂肪肝在不同机种飞行人员中的患病率分析如下.

    作者:邹国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力疲劳客观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和分析脑力疲劳客观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会议报告和论著.资料引用论著16篇,综述10篇,专著3本,会议报告5篇.资料综合回顾脑力疲劳的定义和分类,简评脑力疲劳的客观评定方法.结论应用系统的客观方法评定疲劳在飞行卫生保障中有广阔前景.

    作者:宋健;苗丹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Gx环境中猴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结构与热休克蛋白质70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模拟空间发射环境高+Gx对猴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结构和热休克蛋白质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猕猴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承受+1 Gx/300s的超重作用;实验组根据承受过载峰值的大小又分为3组,分别为+15 Gx/200s、+18 Gx/165 s和+21 Gx/140 s.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和HSP-70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均未见明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显示,对照组口腔黏膜上皮部分基底细胞和少量棘细胞呈浅棕色,为HSP-70弱阳性表达,实验组口腔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呈深棕色,为HSP-70强阳性表达,高+Gx实验组之间口腔黏膜上皮HSP-70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高+Gx环境中猴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结构未见改变,上皮细胞HSP-70表达明显增强.

    作者:施生根;张建中;牛忠英;党平;张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把握腰骶部常见畸形招飞标准的体会

    海军自1988年组建体检队伍至今已17年,执行国防部1996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已9年.对标准的掌握,每一位参加体检的医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如何才能使标准的理解更加统一,体检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我们对2003~2005年海军招飞山东、河南、安徽、辽宁、河北、天津五省一市全面体检阶段外科淘汰腰骶部畸形的记录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在全面体检中如何把握拍摄腰骶部正侧位X片的适应证以及如何理解体格检查标准.

    作者:王亦舟;阮狄克;刘静;徐其士;陈文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力对成体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概述重力对成体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本领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引用文献20篇.资料综合重力对骨髓间质于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骨骼肌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论重力参与成体干细胞的分化,进一步丰富了干细胞分化调控理论,为干细胞定向诱导开辟一条新途径.

    作者:黄艳;李莹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气压变化对咽鼓管通气阻力的影响及耳气压伤的预防

    目的探讨咽鼓管通气阻力(VRET)是否随大气压变化而变化,并了解呼气压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的正压呼吸能否预防耳气压伤.方法 8名健康男性,咽鼓管通气阻力<6 kPa,在海拔28 m和1180 m高度的大气压条件下,用咽鼓管通气阻力测量仪测量VRET,比较其相对值和绝对值.另在压力舱内做增压试验:每2人一组,互为试验者和对照者.试验组经面罩予以6 kPa的呼气正压,对照组正常呼吸.高压舱以0.5kPa/s增压速率增压至5 kPa,两组均不进行其他任何主动或被动开放咽鼓管的措施,测鼓室腔压力.以同样速率增压至50 kPa,试验组条件不变,对照组可进行主动或被动开放咽鼓管的措施,测鼓室压.结果在海拔28 m,测量的VRET相对值是3.7kPa(27.75 mm Hg);在1180 m高度,测量的VRET相对值是3.8kPa(28.50 mm Hg).经t检验,两地高度VRET的相对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压舱增压至5kPa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鼓室压差值162.1±75.4 daPa(P<0.01).增压至50kPa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鼓室压差值2.86±6.19 daPa(P>0.05).结论当人体的环境气压发生变化时,VRET相对值无显著变化.经面罩提供大于VRET的压力,可以使咽鼓管被动开放,预防耳气压伤.

    作者:吴家林;郑章清;王先桥;李翔;毛宏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压药对人体认知操作能力和主观嗜睡感的影响

    目的评价服用4种降压药贝那普利、阿替洛尔、氨氯地平和氯沙坦对正常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8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在6次试验(每次间隔1周)中交叉服用贝那普利10 mg、阿替洛尔100 mg、氨氯地平10 mg、氯沙坦100 mg、唑吡坦10 mg和安慰剂,采用随机双盲设计给药,分别在服药前4 h,服药后1、2、3、4、6、8和10 h各完成一次计算机控制的单双重任务(包括四数连加、心理运动及两者复合的双重任务)能力测试;同时观察主观嗜睡度的变化.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药物和用药后不同时间的差别.结果与安慰剂相比,唑吡坦对中枢能力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心理运动能力呈下降趋势、双重任务正确率明显降低(P<0.05)、主观嗜睡度显著增加(P<0.05),用药后约6 h恢复正常;但4种降压药对人体认知操作能力和主观嗜睡感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单次服用贝那普利10 mg、阿替洛尔100 mg、氨氯地平10 mg或氯沙坦100 mg对人体认知操作能力和主观嗜睡感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葛朝丽;丰廷宗;詹皓;周毓瑾;韦四煌;李平旺;李彤;唐桂香;景百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15FQ+中文修订版量表人格特征比较

    目的探讨使用15FQ+中文修订版量表测量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以及飞行人员间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修订的15FQ+中文版量表,对116名飞行员(轰炸机驾驶员42名,轰炸机领航员33名,歼击机驾驶员41名)和185名地勤人员进行测量,分别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在15FQ+的因子fE(恃强性)、fI(敏感性)、和fQs(自律性)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飞行人员呈现出较高的恃强性、较低的敏感性和较低的自律性等特点.3组不同飞行人员在因子fA(乐群性)、fC(稳定性)、fG(有恒性)和fM(幻想性)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轰炸机驾驶员较其他飞行人员呈现出较高的fM(幻想性)分值,歼击机驾驶员比轰炸机驾驶员呈现出较高的fC(稳定性)、fG(有恒性);歼击机驾驶员比轰炸机领航员呈现出较高的fA(乐群性)、fC(稳定性)和fG(有恒性).结论本研究使用15FQ+中文修订版量表测量,获得了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及不同飞行人员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作者:高宏杰;苗丹民;鱼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7次飞机备救情况分析

    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发生57次飞机备救,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曾祥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先天性发育不良停飞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歼-7E飞行员,共飞行730 h.2004年4月初因部队编制体制改革,从其他部队调入我部.调入前在疗养院及每年的大体检均提示为健康,甲类身体.

    作者:周鹏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远红外屈光检测仪与电脑验光仪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远红外屈光检测仪(PowerRefⅡ,德国)与电脑验光仪对视力正常应征青年屈光状态测量间的差异,探讨PowerRefⅡ在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远红外屈光检测仪,对186名(372只眼)视力正常招飞学生散瞳前双眼屈光状态、瞳孔直径和瞳距进行测量;采用电脑验光仪(Topcon RM 7000,日本)对同一人群散瞳后的屈光状态进行测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眼屈光状态测量间的相关性.采用隐斜计(YZ-3,中国)测量隐斜,所有检查均在暗室中进行.结果电脑验光仪测量的主屈光值较远红外屈光检测仪测量值有显著性增高(P<0.01),但存在较大相关性(r=0.43,P<0.01),电脑验光仪测量的散光值也较远红外屈光检测仪测量值高(P<0.01),散光轴位变化基本一致(P>0.05).两种方法测定的瞳孔直径、瞳距无显著差异. 结论与电脑验光仪比较,PowerRefⅡ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人眼散瞳前屈光状态,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两者测量数值间的差异除与测试设备有关外,还与散瞳等测试条件有关.由于PowerRefⅡ测试条件要求相对简单,在招飞学员屈光筛查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马龙;李莉;郭群;张作明;李坚;孙进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民航飞行学院教员肥胖状况调查

    为了解飞行教员肥胖状况及探讨相应对策,我们对2005年度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就其中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胆石症和脂肪肝的患者与正常体重者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赵百林;郭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疾病谱分析

    目的分析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为新时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空军总医院收集的飞行不合格的300名歼击机飞行员病例资料按疾病类别、涉及专科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计数.结果①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常见疾病为空中晕厥、加速度耐力不良、地面晕厥、航空性中耳炎、飞行错觉、眩晕、颈椎病、屈光不正、神经衰弱和血管性头痛等.②与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相关的专科有神经科、耳鼻咽喉科和骨科等.③飞行不合格的飞行员多集中在25~34岁间.结论与航空环境相关的一些疾病是空军总医院收集的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歼击机飞行员的日常训练,同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飞行员的影响.

    作者:徐先荣;崔丽;尹欣;郑军;刘红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现代座舱信息显示方式对飞行人员空间定向的影响

    目的综述平显、头盔显示器、前视红外成像系统和夜视镜等现代飞机座舱信息显示方式对飞行人员空间定向的影响.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外近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相关文献报道.资料引用国外相关文献20篇.资料综合对上述现代座舱信息显示(主要是空间定向信息显示)的形式特点,以及对飞行人员空间定向的影响和容易发生的空间定向障碍等作了详细论述.结论上述现代信息显示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显示方式而言,在某些方面无疑具有许多优越性,但是在飞行中空间定向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座舱显示的特点,飞行人员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准确使用这些装备,避免空间定向障碍等负效果.

    作者:贾宏博;王善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登山队员不同海拔高度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调查

    目的调查来自平原地区的登山队员急进不同海拔地区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为急性高原病的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拔2800 m、4140 m和5050 m 3个高度记录登山队员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和肺功能指标,并让队员填写急性高原病(AMS)症状评分表,对3个海拔高度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增高,2800 m、4140 m和5050 m的发病率分别是0、31.25%和65.56%.SaO2降低(P<0.05),HR增高(P<0.01),用力肺活量(FVC)降低(P<0.05),1s用力呼出量(FEV1.0)降低(P<0.05),大呼气流量(PEF)降低(P<0.05),但是1s率(FEV1.0/FVC)、用力呼吸中期流速(FEF25-75)和FVC 50%时大呼吸流量(Vmax-50)三者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从平原地区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肺功能下降.

    作者:陈云天;胡颖;靳国恩;张雪峰;张梅;格日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飞行员肋骨颈隐匿性骨折漏诊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米-8直升机飞行员,总飞行时间1500h.2005年7月来院疗养无明确外伤出现肩背部胀痛1年余,深呼吸和提重物时症状加重,无心悸、胸闷、气短.2个月前曾以肋软骨炎住院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邓泳川;夏鉴兴;彭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发育细小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歼击机飞行员,总飞行时间1900h,高性能战斗机飞行时间600 h.患者2002年1月在我院改装体检时查心电图V3和V4T波双向,V5和V6T波低平.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心得安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为左回旋支发育细小,右冠状动脉粗大,其他各支正常.患者本人无任何不适症状.改装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合格.2006年2月返我院健康体检,查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得安试验结果同前.结论为飞行合格.

    作者:徐蜀宣;徐先荣;郑军;刘红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