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影
目的:临床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安全、疗效好.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中所使用的修补材料以及手术者的技巧是修补术成功的重要因数,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结论:修补术应特别强调材料选择得当;塑形合理,解剖复位;注意无菌操作.
作者:孙双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2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7~85岁,平均67岁.其中19例为单侧,5例为双侧;21例有明确外伤史.本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有7例,一侧肢体活动乏力为首发症状13例,反应淡漠、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的有4例.均经CT扫描明确诊断.血肿均为额颞顶区.
作者:常海春;吴洪昌;侯振声;周关胜;王英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2008年的4 674例院前外伤急救,体会到院前救护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生命器官,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而进行成功的院前急救是挽救生命的首要环节.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闫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高密度5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1例.MRI上T1WI呈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高信号4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6例无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结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具有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郭富强;温平贵;孙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患者渴望了解病情,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宣教内容,其重要性日渐突出.现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作者:程崇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结果及结论:减少了职业危险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了ICU护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了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蔡月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教学查房是护生向护士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在职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环节之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将层递式法应用于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中,可提高查房的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李卿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通过对我科1999-09/2008-09肾移植术后早期高血压危象患者23例的观察与病因分析,及时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香莲;曹雪峰;王欣丽;尹哲;王颖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女,25岁.妊娠32周来院检查,采用LOGIQ P5/A5超声诊断仪,对胎儿首先进行3.5 MHz二维观察,胎头位于耻上,胎儿头颅回声及脑内结构清晰,四肢发育健全,脊柱完整,胸腹腔内脏器发育正常,胎心152次/min,前壁胎盘二级.
作者: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病因治疗在心包炎的治疗中是根本治疗,但在临床上关于心包炎的病因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存在着许多漏误诊现象,现结合2005-01/2008-12我院62例病例,其中正确、及时治疗51例,漏误诊11例,以期提高对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能力.
作者:王世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分型特征和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的体会.方法:应用迈瑞DP-7700型全数字化B超仪,7.5 MHz和3.5 MHz探头结合运用,高频扫查麦氏点纵切或压痛点为中心侧动探头观察急性阑尾炎165例病变的阑尾影像.结果:超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9%,误诊率为3.1%.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影像分型特征明确,特异性高,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利于尽早手术,对防止阑尾穿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建国;欧桂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对不同眼科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对护患关系影响效果.方法:我们将132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量化健康教育组(实验组)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分别按量化健康教育和随机健康教育两种模式对不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行量化健康教育的患者对宣传内容的掌握、主动参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对比结果对促进建立完善的临床健康教育制度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米建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囊肿内注入介入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05/2008-01收集26例骨囊肿患者,采用骨水泥穿刺注入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3 a,平均20个月.26例病骨破坏全部终止,病症均缓解,影像学检查20例病灶影像学全部修复,4例病灶大部分修复,总有效率达92%.结论:骨水泥穿刺介入治疗骨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林浩;舒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此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诊断上对上述年龄阶段患者较敏感,但易忽视对成人后发病且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患者诊断,现结合我院2003-06/2008-06收治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11例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赵晓洁;赵国庆;刘燕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心络组82例,常规西药加通心络)与对照组(36例,单用常规西药).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症状,血脂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3.8%,用药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为治疗组可以改善心肌供血、降血脂,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齐玉霞;黄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4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加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治疗7 d;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加克拉霉素(25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治疗7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69%和84.2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作者:刘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各种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方法:对35例相关病例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以获得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武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2种药物用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效果.方法:对532例唇腭裂整复手术小儿,分为两组:A组3月龄~7岁298例;B组7岁以上234例;其中唇裂379例,腭裂153例.A组用氯胺酮,B组用芬太尼.结果:两组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A组有27例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约占5.1%.结论:2种药物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多种药物合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梁治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CT定位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皮激光椎问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03例患者<1个月后随访,097例生活、睡眠时间及日常活动均满意.4例因意外受伤复发,2例失访.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明显,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辉;丁盛;李纪念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