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
目的:提高对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高密度5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1例.MRI上T1WI呈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高信号4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6例无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结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具有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郭富强;温平贵;孙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结核性脑膜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1岁.因颈项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2 d于2007-11-17入住我院.患者2 d前自觉感冒后感头痛,并有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在本村乡医处行感冒治疗,颈项疼痛、头痛无明显减轻.
作者:黄诗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检验科是医院建设组成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和门诊就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同样也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但在临床科室中标本在采集、运送及贮存中存在一些隐患,它不仅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了生物的安全性,甚至造成医院感染,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好预防感染监控工作,规范标本采集、运送和贮存的工作,建议采取相关的措施.
作者:廖根娣;林阿珠;林美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2008年度大学新生军训期间,我科共接收新生低血糖昏迷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18岁.因训练中突发昏迷,小便失禁0.5h就诊.同学代述发病前5 d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环丙沙星治疗后好转.发病之前早晨未进食,近日饮食较差,训练中突发昏迷,呼之不应,小便失禁,送来我院.
作者:李圆园;高维;李志伟;郭雅琼;宋学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源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食管各层静脉均明显扩张,其中以深静脉主干的扩张、扭曲尤为显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大多系黏膜下较大的曲张致深静脉破裂,出血量大,表现为呕吐大量鲜血并有黑便,来势凶猛,患者常有休克,死亡率高达50%[1].
作者:禹萌;孙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8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并完成治疗者分为两组.A组45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40万U/次,3次/周;B组36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10万U/次,3次/周.两组化疗方案为2HR ZE/6HR治疗.结果:1个月:A组胸腔积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8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1个月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8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包裹性胸腔积液尿激酶注入量不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王茂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科自2007年起对躁动患者使用新型胸肩约束背心,对患者的胸肩部适当约束,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文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输液后、刀口周围的胶布痕迹,用松节油或汽油擦除虽然效果较好,但有刺激性异味,使用液体石蜡油涂擦局部,数分钟即可祛除,再用卫生纸擦净局部,以免污染衣服.同样道理,消毒容器时,在其上面要粘贴3M指示胶带,每次更换的时候,由于高压消毒后,其胶质很难去除,很多医院使用刀刮的方法,既浪费时间和人力,损伤容器,效果又差,可使用纱布蘸石蜡油涂擦,很容易就可以祛除简单有效.此外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满身都是机械油的外伤患者,用纱布蘸石蜡油轻轻涂擦即可祛除.
作者:李存业;王辉;樊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安全、疗效好.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蝶鞍区域是颅内常见肿瘤的多发区之一.但由于其解剖关系复杂,周围毗邻的神经组织繁多,因而临床表现多样.鞍区肿瘤在发病早期由于症状的多样性,极易误诊和漏诊[1].现在就我们临床中遇到的多起误诊病例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刘东升;姚辉;王夕亮;刘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促进检验水平及检验质量不断提高,我院检验科自2002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免疫室开展的免疫学相关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主要包括HAV-IgM、乙肝血清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五项、HIV-Ab等项目,现将2002/2008年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进行回顾如下.
作者:殷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疼痛、卧床、紧张等原因或拔除尿管后尿道疼痛、烧灼感使患者畏惧排尿,不能正常排尿导致尿潴留,患者多不愿进行插尿管这一有创性操作.因此在我科采用常规诱导,如听流水声、热敷、按摩会阴部、下腹部,诱导无效,病情允许情况下,临床采用开塞露纳肛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巧英;刘祥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阿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502例ACS患者于入院24 h内给予阿乐40 mg/d,比较血脂指标、hs-CRP及肝功能、CK变化.结果:治疗后TC、LDL-C均有显著降低,HDL-C则有回升,P均<0.05.hs-CRP下降(P<0.05).随访3个月无ALT>120 U/L,无CK>5 ULN.结论:ACS患者应用阿乐40 mg/d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赵森;杜明辉;王保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便秘是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常见症状之一,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出现烦躁焦虑等,而且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1].2006-03至今,我科采用饮食调节预防化疗患者便秘,效果很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茹;董瑞华;周德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药师下临床提出整改意见作铺垫.方法:采取分层法随机抽取某医院外科2008-01/2008-06住院患者病历共计234份,对病例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34例手术患者用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100%,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疗程过长、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二联用药145例,三联及三联以上用药60例.结论:应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围手术期用药的讨论,加强与医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袭荣刚;石焱;弓小雪;岳玲;那婕;王颖;曹庆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12我科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例,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初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中所使用的修补材料以及手术者的技巧是修补术成功的重要因数,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结论:修补术应特别强调材料选择得当;塑形合理,解剖复位;注意无菌操作.
作者:孙双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化疗之前饮食调节在减轻化疗胃肠道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来自于近1 a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其中15例在化疗之前给予饮食调节,包括酸奶,沙枣,双岐因子;其余15例正常饮食.观察患者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饮食调节组化疗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调节组.结论:化疗前饮食调节可以有效减轻滋养叶细胞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
作者:苏莱娅·胡塞音;阿米娜·沙吾提;马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执行<处方管理方法>以来,为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8-01/2008-06共计18 872张处方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95张,占处方总数1.03%,处方合格率为99%.处方合格率较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合格处方.结论:强化医师、药师工作责任心和业务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科2006-01/2007-12共收治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而无呼吸道症状的肺癌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5~70岁,平均59.4岁.起病至来我院就诊时间2~20 d.本组以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1例,表现为顽固的低钠血症;以腰椎转移为首发症状2例,表现为腰痛,夜间较重;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1例,表现为单侧肢体瘫痪;以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首发症状1例.
作者:刘广升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