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缺陷的管理.方法:加强供应室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结果: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护理缺陷,杜绝了事故,减少了差错与投诉.结论:供应室护理缺陷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方法,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黎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女,25岁.妊娠32周来院检查,采用LOGIQ P5/A5超声诊断仪,对胎儿首先进行3.5 MHz二维观察,胎头位于耻上,胎儿头颅回声及脑内结构清晰,四肢发育健全,脊柱完整,胸腹腔内脏器发育正常,胎心152次/min,前壁胎盘二级.
作者: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12我科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例,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初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与ATRA单诱导、ATO单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双诱导组(23例)、ATRA组(21例)和ATO组(20例)治疗APL的完全缓解(CR)率、早期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诱导组、ATRA组和ATO组的CR率分别为91.4%、81.0%和85.0%.早期病死率分别为4.3%、9.5%和5.0%,三组CR率及早期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诱导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结论:ATRA+ATO双诱导方案治疗APL与ATRA或ATO单诱导方案相比,同样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CR率提高,用药至缓解时间相对较短,早期病死率也较低.
作者:黄江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对不同眼科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对护患关系影响效果.方法:我们将132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量化健康教育组(实验组)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分别按量化健康教育和随机健康教育两种模式对不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行量化健康教育的患者对宣传内容的掌握、主动参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对比结果对促进建立完善的临床健康教育制度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米建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各种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方法:对35例相关病例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以获得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武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预防携带病原体育龄期妇女妊娠.方法:用孕前期妇女静脉血液为标本,应用ELISA检测血液标本TORCH[巨细胞病毒(CMV)、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相应的IgM的抗体.结果:本组294例,其中CMV阳性者4例,占1.36%;TOX阳性者4例,占1.36%;RV阳性者10例,占3.40%;HSV阳性者4例,占1.36%.四种病原体阳性共22例,占被检人数7.48%.结论:四种病原体(CMV、TOX、RV、HSV)感染带毒率较高,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孕前期CMV、TOX、RV、HSV病原体检查,可避免上述病原体感染者妊娠,降低不良妊娠及缺陷胎儿出生率,对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脓胸是急性化脓性胸膜炎的简称,为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而成[1].脓胸经过有效抗感染治疗并及时脓液引流,炎症可逐渐消退,仅在胸膜腔内残留一定的粘连和胸膜肥厚.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脓胸逐渐转为慢性脓胸,脓液中的纤维素大量沉积在胸膜上,胸膜中的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向纤维素内生长,成为肉芽组织,机化成为胸膜纤维板,包裹肺组织,并严重限制胸廓的运动,使胸廓内陷,纵隔移位,呼吸功能严重减退[2].我院2006一05/2008一11采用胸腔注入甲硝唑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脓胸45例,并与单纯注入生理盐水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朴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疾病,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临床上比较多见,由于牙隐裂早期裂纹细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又容易被忽略,较深的裂纹并伴有牙髓病变者对咬合功能影响较大,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因此牙隐裂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笔者对2003/2008年共80例隐裂牙进行临床治疗并随访1~3 a,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丁莞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安全、疗效好.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脊髓炎患者常表现为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尿便障碍等症状,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青壮年较常见.该症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及很大的心理压力,临床早期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疾病的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肺癌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或轻微,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和误治.本文对2001/2008年我院收治误诊的21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告如下.
作者:谢锡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法、BACTECMGIT960法检测105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PhaB法、BACTEC MGIT960法阳性标本例数分别为44、41;以培养结果为评价标准,Pha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7.5%、81.8%、91.8%.结论:PhaB测定痰中结核菌只需18~24 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梁煊;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探讨膀胱内血块超声误诊为膀胱癌的原因,加深对膀胱内出血形成血块的印象,提高诊断率,对前列腺增生伴结石出血于膀胱内凝血块超声误诊为膀胱癌1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国明;殷均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米索前列醇组: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足月妊娠妇女62例,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间隔4 h重复给药,24 h大剂量为200 μg.缩宫素组:同条件足月妊娠妇女62例,采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3.6%和85.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其引产成功率和缩短引产时间方面优于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作者:李立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我院体外搭桥内引流治疗晚期胆管癌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8~62岁.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和重症胆管炎.胆红素178~473.5 mol/L.
作者:周增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药师下临床提出整改意见作铺垫.方法:采取分层法随机抽取某医院外科2008-01/2008-06住院患者病历共计234份,对病例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34例手术患者用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100%,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疗程过长、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二联用药145例,三联及三联以上用药60例.结论:应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围手术期用药的讨论,加强与医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袭荣刚;石焱;弓小雪;岳玲;那婕;王颖;曹庆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其他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0-11/2008-11我院12例小儿疑似阑尾炎急腹症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误导、病史采集不全、临床思维方法不当是小儿急腹症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认真询问病史、系统仔细查体、综合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全面分析判断病情可减少小儿急腹症的误诊.
作者:努尔兰;韩新军;沙力塔纳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无论是骨还是软组织,骨关节的疾患或创伤(包括手术创伤),对病损部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如局部出血、肿胀、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只有正确认识组织反应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伤病的恢复.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措施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密切关联的三个环节.本文着重讨论功能锻炼问题.
作者:郑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流动采血点初筛献血者ALT很有必要[1],为了减少初筛ALT的漏检率,笔者对影响Reflotron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因素进行探讨,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报告如下.
作者:钮泽雅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