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莫利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刘玉华;莫笑莲;林绍静;黄秋霞;杜巍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疗法, 胰岛素抗药性, 格列本脲/药理学, 降血糖药/药理学, 人类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亚莫利与二甲双胍对LADA早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亚莫利组、双胍组(每组20例),人组时及治疗后采集空腹及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待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亚莫利治疗后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血清总胆固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甘油三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醉有明显升高(P<0.01),且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抵杭指标IRI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为4.21±0.80,治疗后为2.40±0.89(P<0.01),但与二甲双胍组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亚莫利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显著减轻肤岛素抵抗的作用,且其改善脂质代谢优于二甲双胍,减轻肤岛素抵抗与二甲双胍无统计学差异(P>0.05).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调节预防化疗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便秘是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常见症状之一,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出现烦躁焦虑等,而且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1].2006-03至今,我科采用饮食调节预防化疗患者便秘,效果很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茹;董瑞华;周德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病毒或链球菌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根据病理过程,早期使用大量丙种球蛋白(IVIG),可以预防和减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其机制主要是丙种球蛋白的抗免疫作用.现将我科10 a余来所诊治的62例川崎病进行分析,了解IVIG的临床疗效及防治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作用.

    作者:郝雅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第三脑室胶样囊肿8例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提高对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高密度5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1例.MRI上T1WI呈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高信号4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6例无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结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具有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郭富强;温平贵;孙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5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各种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方法:对35例相关病例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以获得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武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体外搭桥内引流治疗晚期胆管癌8例分析

    对我院体外搭桥内引流治疗晚期胆管癌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8~62岁.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和重症胆管炎.胆红素178~473.5 mol/L.

    作者:周增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痛型心肌梗死25例分析

    腹痛型心肌梗死临床并不罕见,常突然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上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肌紧张,常因此误诊或漏诊,导致抢救延迟,死亡升高.本文收集2002/2008-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6例中腹痛型心肌梗死25例,并对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睿彬;张小新;林东;许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8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07-10我院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膀胱、直肠损伤,无中转开腹,没有发生尿潴留,手术时间(45±20)min,术中出血量(100±20)ml.术后随访无一例阴道残端肉芽组织生长.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肠管功能恢复快,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包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法、BACTECMGIT960法检测105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PhaB法、BACTEC MGIT960法阳性标本例数分别为44、41;以培养结果为评价标准,Pha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7.5%、81.8%、91.8%.结论:PhaB测定痰中结核菌只需18~24 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梁煊;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21例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对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糖控制良好,营养均衡,胎儿发育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产前检查,积极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脂血等因素对试纸条法初筛献血者ALT结果的影响

    对流动采血点初筛献血者ALT很有必要[1],为了减少初筛ALT的漏检率,笔者对影响Reflotron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因素进行探讨,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报告如下.

    作者:钮泽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68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的对象为8~48岁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按临床症状分期给与不同剂量的纳洛酮治疗,密切观察记录清醒时间.结果:1 h内的清醒者48例,2 h内清醒者60例.结论:纳洛酮有明显的催醒效果能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屈会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为住院患者更换床位实施的心理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医疗护理的需要,会经常为患者调整床位,我所在的科室是普通外科,共拥有43张床位,其中设立了一个抢救室,三个监护室,常常为了有利于术后患者的监护而调动床位,看似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却常常因此引起患者的很多不满,甚至影响到患者建立起的良好护患关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为患者更换床位时需要实施的心理方法.

    作者:刘祥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采血车ALT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按照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血站要对血液进行ALT的检测,由于影响ALT检测因素较多,为了减少因ALT不合格而造成血液报废,我们在采血车对献血者进行ALT的检测,合格后采血,然后按要求再对血液进行初、复检,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血液因ALT不合格而报废,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侯广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包皮内外板双切口环切术148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改良式双切口包皮环切术手术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48例患者未上翻阴茎前,沿冠状沟凸缘于包皮外板环行标记,后于内板距冠状沟1 cm处标记.先于包皮外板沿划线环形切开皮肤,再切开内板于背侧纵行切开皮肤环,于浅筋膜层切除皮肤.结果:148例均未发生感染,术后愈合形态自然美观.1例出现迟发性皮下血肿.经清理止血后,正常愈合.结论:双切口包皮环切术减小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持了原有功能,美观.

    作者:赵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8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并完成治疗者分为两组.A组45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40万U/次,3次/周;B组36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10万U/次,3次/周.两组化疗方案为2HR ZE/6HR治疗.结果:1个月:A组胸腔积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8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1个月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8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包裹性胸腔积液尿激酶注入量不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王茂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杏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学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制剂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银杏叶滴丸300 mg,3次/d;对照组40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计算斑块面积、Crouse斑块积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均有改善,颈动脉血流改善,阻力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制剂有一定的消减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冯宏业;金丽华;游龙武;梁玉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诱导及双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与ATRA单诱导、ATO单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双诱导组(23例)、ATRA组(21例)和ATO组(20例)治疗APL的完全缓解(CR)率、早期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诱导组、ATRA组和ATO组的CR率分别为91.4%、81.0%和85.0%.早期病死率分别为4.3%、9.5%和5.0%,三组CR率及早期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诱导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结论:ATRA+ATO双诱导方案治疗APL与ATRA或ATO单诱导方案相比,同样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CR率提高,用药至缓解时间相对较短,早期病死率也较低.

    作者:黄江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疟疾78例分析

    目的:探讨疟疾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液学的变化.方法:对78例血涂片确诊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疟疾患者均有畏寒、发热症状,其中规律间歇发热36例,不规律发热42例.肝脏肿大(6例)远少于脾脏肿大(72例).外周血象三系均可下降,但以血小板减少常见,白细胞下降次之,贫血相对较少.肝、肾功能均可受损,但以肝功能损害多见.结论:疟疾患者首诊误诊率高,了解疟疾的临床及血液学特征有助于疟疾患者的早期诊治.

    作者:赵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患者渴望了解病情,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宣教内容,其重要性日渐突出.现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作者:程崇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眼科手术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对不同眼科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对护患关系影响效果.方法:我们将132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量化健康教育组(实验组)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分别按量化健康教育和随机健康教育两种模式对不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行量化健康教育的患者对宣传内容的掌握、主动参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对比结果对促进建立完善的临床健康教育制度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米建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