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兵
对流动采血点初筛献血者ALT很有必要[1],为了减少初筛ALT的漏检率,笔者对影响Reflotron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因素进行探讨,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报告如下.
作者:钮泽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亚莫利与二甲双胍对LADA早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亚莫利组、双胍组(每组20例),人组时及治疗后采集空腹及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待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亚莫利治疗后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血清总胆固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甘油三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醉有明显升高(P<0.01),且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抵杭指标IRI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为4.21±0.80,治疗后为2.40±0.89(P<0.01),但与二甲双胍组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亚莫利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显著减轻肤岛素抵抗的作用,且其改善脂质代谢优于二甲双胍,减轻肤岛素抵抗与二甲双胍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刘玉华;莫笑莲;林绍静;黄秋霞;杜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医疗护理的需要,会经常为患者调整床位,我所在的科室是普通外科,共拥有43张床位,其中设立了一个抢救室,三个监护室,常常为了有利于术后患者的监护而调动床位,看似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却常常因此引起患者的很多不满,甚至影响到患者建立起的良好护患关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为患者更换床位时需要实施的心理方法.
作者:刘祥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500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照顾.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益,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拓宽了医院的服务领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达到了双赢效果.
作者:韩梅;于秀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各种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方法:对35例相关病例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以获得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武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银杏制剂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银杏叶滴丸300 mg,3次/d;对照组40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计算斑块面积、Crouse斑块积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均有改善,颈动脉血流改善,阻力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制剂有一定的消减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冯宏业;金丽华;游龙武;梁玉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新生儿手术的麻醉特点与成人的差别较大,全麻中呼吸管理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14日龄,体重3.2 kg.双侧先天性青光眼,全麻下拟行右眼小梁切开术.患儿顺产分娩,发育良好,面色红润,呼吸道通畅,四肢活动如常.ECG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术前禁乳饮4 h.
作者:杨中轩;卫法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结核性脑膜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1岁.因颈项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2 d于2007-11-17入住我院.患者2 d前自觉感冒后感头痛,并有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在本村乡医处行感冒治疗,颈项疼痛、头痛无明显减轻.
作者:黄诗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执行<处方管理方法>以来,为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8-01/2008-06共计18 872张处方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95张,占处方总数1.03%,处方合格率为99%.处方合格率较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合格处方.结论:强化医师、药师工作责任心和业务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嫣妮;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按照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血站要对血液进行ALT的检测,由于影响ALT检测因素较多,为了减少因ALT不合格而造成血液报废,我们在采血车对献血者进行ALT的检测,合格后采血,然后按要求再对血液进行初、复检,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血液因ALT不合格而报废,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侯广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缺陷的管理.方法:加强供应室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结果: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护理缺陷,杜绝了事故,减少了差错与投诉.结论:供应室护理缺陷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方法,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黎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与ATRA单诱导、ATO单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双诱导组(23例)、ATRA组(21例)和ATO组(20例)治疗APL的完全缓解(CR)率、早期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诱导组、ATRA组和ATO组的CR率分别为91.4%、81.0%和85.0%.早期病死率分别为4.3%、9.5%和5.0%,三组CR率及早期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诱导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结论:ATRA+ATO双诱导方案治疗APL与ATRA或ATO单诱导方案相比,同样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CR率提高,用药至缓解时间相对较短,早期病死率也较低.
作者:黄江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核性腹膜炎(简称结腹)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1],误诊率高.现对我院2005/2008年以来诊断的结核性腹膜炎69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德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2种药物用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效果.方法:对532例唇腭裂整复手术小儿,分为两组:A组3月龄~7岁298例;B组7岁以上234例;其中唇裂379例,腭裂153例.A组用氯胺酮,B组用芬太尼.结果:两组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A组有27例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约占5.1%.结论:2种药物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多种药物合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梁治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12我科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例,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初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肺癌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或轻微,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和误治.本文对2001/2008年我院收治误诊的21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告如下.
作者:谢锡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体液免疫指标血清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3(C3)、补体4(C4)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测定100例肺癌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3、C4的含量,并和肺炎和健康对照相比较.结果:肺癌组的IgG、IgA、IgM及C3、C4比肺炎组和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和P<0.05),肺癌患者化疗后有效组C3、C4明显低于化疗前患者的.结论:对肺癌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观察可作为疗效观查的指标.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王亨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心络组82例,常规西药加通心络)与对照组(36例,单用常规西药).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症状,血脂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3.8%,用药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为治疗组可以改善心肌供血、降血脂,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齐玉霞;黄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1999/2008年间共收治闭合性心脏破裂10例,成功抢救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19~55(平均32)岁.根据致伤原因,车祸致伤6例,坠落致伤2例,重物打击1例,爆震伤1例.
作者:高强方;张福涛;倪世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