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新
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源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食管各层静脉均明显扩张,其中以深静脉主干的扩张、扭曲尤为显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大多系黏膜下较大的曲张致深静脉破裂,出血量大,表现为呕吐大量鲜血并有黑便,来势凶猛,患者常有休克,死亡率高达50%[1].
作者:禹萌;孙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的健全及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各种医患矛盾及纠纷不断出现,手术室是一个集急诊、抢救及手术一体的特殊科室,虽然手术室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一切为患者着想,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但在繁忙的工作同时更要注意保护自己,有足够的防范意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及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出现,以防良好的动机由于疏忽大意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笔者从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作者:郑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女,25岁.妊娠32周来院检查,采用LOGIQ P5/A5超声诊断仪,对胎儿首先进行3.5 MHz二维观察,胎头位于耻上,胎儿头颅回声及脑内结构清晰,四肢发育健全,脊柱完整,胸腹腔内脏器发育正常,胎心152次/min,前壁胎盘二级.
作者: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执行<处方管理方法>以来,为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8-01/2008-06共计18 872张处方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95张,占处方总数1.03%,处方合格率为99%.处方合格率较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合格处方.结论:强化医师、药师工作责任心和业务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4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加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治疗7 d;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加克拉霉素(25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治疗7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69%和84.2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作者:刘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2008年的4 674例院前外伤急救,体会到院前救护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生命器官,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而进行成功的院前急救是挽救生命的首要环节.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闫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流动采血点初筛献血者ALT很有必要[1],为了减少初筛ALT的漏检率,笔者对影响Reflotron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因素进行探讨,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报告如下.
作者:钮泽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患者渴望了解病情,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宣教内容,其重要性日渐突出.现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作者:程崇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肺癌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或轻微,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和误治.本文对2001/2008年我院收治误诊的21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告如下.
作者:谢锡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预防携带病原体育龄期妇女妊娠.方法:用孕前期妇女静脉血液为标本,应用ELISA检测血液标本TORCH[巨细胞病毒(CMV)、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相应的IgM的抗体.结果:本组294例,其中CMV阳性者4例,占1.36%;TOX阳性者4例,占1.36%;RV阳性者10例,占3.40%;HSV阳性者4例,占1.36%.四种病原体阳性共22例,占被检人数7.48%.结论:四种病原体(CMV、TOX、RV、HSV)感染带毒率较高,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孕前期CMV、TOX、RV、HSV病原体检查,可避免上述病原体感染者妊娠,降低不良妊娠及缺陷胎儿出生率,对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07-10我院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膀胱、直肠损伤,无中转开腹,没有发生尿潴留,手术时间(45±20)min,术中出血量(100±20)ml.术后随访无一例阴道残端肉芽组织生长.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肠管功能恢复快,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包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此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诊断上对上述年龄阶段患者较敏感,但易忽视对成人后发病且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患者诊断,现结合我院2003-06/2008-06收治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11例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赵晓洁;赵国庆;刘燕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2种药物用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效果.方法:对532例唇腭裂整复手术小儿,分为两组:A组3月龄~7岁298例;B组7岁以上234例;其中唇裂379例,腭裂153例.A组用氯胺酮,B组用芬太尼.结果:两组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A组有27例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约占5.1%.结论:2种药物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多种药物合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梁治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富路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做进一步探讨.方法:本资料纳入病例54例,遵循随机分组方案,治疗组28例(富路通治疗组),对照组(吡拉西坦治疗组)26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8周记录1次MMSE、BRS指标评分.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各进行一次实验室检查,以评定其临床安全性.结果:富路通和吡拉西坦治疗后患者MMSE积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BRS行为量表评分的减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5%、6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富路通能明显改善轻、中度VD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教学查房是护生向护士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在职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环节之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将层递式法应用于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中,可提高查房的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李卿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例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的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在衰竭器官中,以心、肺、肾为多见.结论:早期介入治疗较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存活意义更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吴传印;荆雪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病毒或链球菌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根据病理过程,早期使用大量丙种球蛋白(IVIG),可以预防和减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其机制主要是丙种球蛋白的抗免疫作用.现将我科10 a余来所诊治的62例川崎病进行分析,了解IVIG的临床疗效及防治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作用.
作者:郝雅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008-05我院收治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东红;杨子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无论是骨还是软组织,骨关节的疾患或创伤(包括手术创伤),对病损部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如局部出血、肿胀、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只有正确认识组织反应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伤病的恢复.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措施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密切关联的三个环节.本文着重讨论功能锻炼问题.
作者:郑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脓胸是急性化脓性胸膜炎的简称,为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而成[1].脓胸经过有效抗感染治疗并及时脓液引流,炎症可逐渐消退,仅在胸膜腔内残留一定的粘连和胸膜肥厚.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脓胸逐渐转为慢性脓胸,脓液中的纤维素大量沉积在胸膜上,胸膜中的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向纤维素内生长,成为肉芽组织,机化成为胸膜纤维板,包裹肺组织,并严重限制胸廓的运动,使胸廓内陷,纵隔移位,呼吸功能严重减退[2].我院2006一05/2008一11采用胸腔注入甲硝唑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脓胸45例,并与单纯注入生理盐水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朴日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