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睿彬;张小新;林东;许小明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例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的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在衰竭器官中,以心、肺、肾为多见.结论:早期介入治疗较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存活意义更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吴传印;荆雪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病因治疗在心包炎的治疗中是根本治疗,但在临床上关于心包炎的病因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存在着许多漏误诊现象,现结合2005-01/2008-12我院62例病例,其中正确、及时治疗51例,漏误诊11例,以期提高对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能力.
作者:王世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2008年的4 674例院前外伤急救,体会到院前救护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生命器官,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而进行成功的院前急救是挽救生命的首要环节.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闫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结果及结论:减少了职业危险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了ICU护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了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蔡月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2008年度大学新生军训期间,我科共接收新生低血糖昏迷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18岁.因训练中突发昏迷,小便失禁0.5h就诊.同学代述发病前5 d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环丙沙星治疗后好转.发病之前早晨未进食,近日饮食较差,训练中突发昏迷,呼之不应,小便失禁,送来我院.
作者:李圆园;高维;李志伟;郭雅琼;宋学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12我科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例,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初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心络组82例,常规西药加通心络)与对照组(36例,单用常规西药).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症状,血脂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3.8%,用药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为治疗组可以改善心肌供血、降血脂,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齐玉霞;黄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检验科是医院建设组成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和门诊就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同样也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但在临床科室中标本在采集、运送及贮存中存在一些隐患,它不仅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了生物的安全性,甚至造成医院感染,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好预防感染监控工作,规范标本采集、运送和贮存的工作,建议采取相关的措施.
作者:廖根娣;林阿珠;林美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2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7~85岁,平均67岁.其中19例为单侧,5例为双侧;21例有明确外伤史.本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有7例,一侧肢体活动乏力为首发症状13例,反应淡漠、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的有4例.均经CT扫描明确诊断.血肿均为额颞顶区.
作者:常海春;吴洪昌;侯振声;周关胜;王英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疟疾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液学的变化.方法:对78例血涂片确诊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疟疾患者均有畏寒、发热症状,其中规律间歇发热36例,不规律发热42例.肝脏肿大(6例)远少于脾脏肿大(72例).外周血象三系均可下降,但以血小板减少常见,白细胞下降次之,贫血相对较少.肝、肾功能均可受损,但以肝功能损害多见.结论:疟疾患者首诊误诊率高,了解疟疾的临床及血液学特征有助于疟疾患者的早期诊治.
作者:赵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源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食管各层静脉均明显扩张,其中以深静脉主干的扩张、扭曲尤为显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大多系黏膜下较大的曲张致深静脉破裂,出血量大,表现为呕吐大量鲜血并有黑便,来势凶猛,患者常有休克,死亡率高达50%[1].
作者:禹萌;孙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我院体外搭桥内引流治疗晚期胆管癌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8~62岁.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和重症胆管炎.胆红素178~473.5 mol/L.
作者:周增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对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糖控制良好,营养均衡,胎儿发育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产前检查,积极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促进检验水平及检验质量不断提高,我院检验科自2002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免疫室开展的免疫学相关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主要包括HAV-IgM、乙肝血清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五项、HIV-Ab等项目,现将2002/2008年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进行回顾如下.
作者:殷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嫣妮;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血液是目前尚无替代品的宝贵资源,只能来源于爱心无偿献血者的捐献.因此,在血液采集时,降低血液采集不足量的比例,大限度减少血液报废率,从而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近几年,我站就血液采集不足量问题进行分析与控制,效果显著,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英杰;张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8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并完成治疗者分为两组.A组45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40万U/次,3次/周;B组36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10万U/次,3次/周.两组化疗方案为2HR ZE/6HR治疗.结果:1个月:A组胸腔积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8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1个月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8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包裹性胸腔积液尿激酶注入量不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王茂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化疗之前饮食调节在减轻化疗胃肠道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来自于近1 a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其中15例在化疗之前给予饮食调节,包括酸奶,沙枣,双岐因子;其余15例正常饮食.观察患者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饮食调节组化疗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调节组.结论:化疗前饮食调节可以有效减轻滋养叶细胞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
作者:苏莱娅·胡塞音;阿米娜·沙吾提;马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分型特征和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的体会.方法:应用迈瑞DP-7700型全数字化B超仪,7.5 MHz和3.5 MHz探头结合运用,高频扫查麦氏点纵切或压痛点为中心侧动探头观察急性阑尾炎165例病变的阑尾影像.结果:超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9%,误诊率为3.1%.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影像分型特征明确,特异性高,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利于尽早手术,对防止阑尾穿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建国;欧桂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此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诊断上对上述年龄阶段患者较敏感,但易忽视对成人后发病且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患者诊断,现结合我院2003-06/2008-06收治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11例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赵晓洁;赵国庆;刘燕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