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检验科2002/2008年间免疫室室间质量评价回顾

殷涛

关键词:实验室, 医院, 质量控制
摘要:为促进检验水平及检验质量不断提高,我院检验科自2002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免疫室开展的免疫学相关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主要包括HAV-IgM、乙肝血清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五项、HIV-Ab等项目,现将2002/2008年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进行回顾如下.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四种病原体孕前检测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意义

    目的:预防携带病原体育龄期妇女妊娠.方法:用孕前期妇女静脉血液为标本,应用ELISA检测血液标本TORCH[巨细胞病毒(CMV)、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相应的IgM的抗体.结果:本组294例,其中CMV阳性者4例,占1.36%;TOX阳性者4例,占1.36%;RV阳性者10例,占3.40%;HSV阳性者4例,占1.36%.四种病原体阳性共22例,占被检人数7.48%.结论:四种病原体(CMV、TOX、RV、HSV)感染带毒率较高,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孕前期CMV、TOX、RV、HSV病原体检查,可避免上述病原体感染者妊娠,降低不良妊娠及缺陷胎儿出生率,对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5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各种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方法:对35例相关病例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以获得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武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和改进措施

    目的:执行<处方管理方法>以来,为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8-01/2008-06共计18 872张处方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95张,占处方总数1.03%,处方合格率为99%.处方合格率较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合格处方.结论:强化医师、药师工作责任心和业务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源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食管各层静脉均明显扩张,其中以深静脉主干的扩张、扭曲尤为显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大多系黏膜下较大的曲张致深静脉破裂,出血量大,表现为呕吐大量鲜血并有黑便,来势凶猛,患者常有休克,死亡率高达50%[1].

    作者:禹萌;孙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无论是骨还是软组织,骨关节的疾患或创伤(包括手术创伤),对病损部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如局部出血、肿胀、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只有正确认识组织反应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伤病的恢复.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措施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密切关联的三个环节.本文着重讨论功能锻炼问题.

    作者:郑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饮食调节预防化疗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便秘是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常见症状之一,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出现烦躁焦虑等,而且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1].2006-03至今,我科采用饮食调节预防化疗患者便秘,效果很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茹;董瑞华;周德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视网膜脱离28例的护理

    视网膜脱离是由于高度近视、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外伤等引起的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对28例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层递式教学法在体检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护理教学查房是护生向护士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在职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环节之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将层递式法应用于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中,可提高查房的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李卿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癌误诊21例分析

    肺癌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或轻微,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和误治.本文对2001/2008年我院收治误诊的21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告如下.

    作者:谢锡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青光眼手术1例的麻醉处理分析

    新生儿手术的麻醉特点与成人的差别较大,全麻中呼吸管理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14日龄,体重3.2 kg.双侧先天性青光眼,全麻下拟行右眼小梁切开术.患儿顺产分娩,发育良好,面色红润,呼吸道通畅,四肢活动如常.ECG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术前禁乳饮4 h.

    作者:杨中轩;卫法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8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07-10我院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膀胱、直肠损伤,无中转开腹,没有发生尿潴留,手术时间(45±20)min,术中出血量(100±20)ml.术后随访无一例阴道残端肉芽组织生长.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肠管功能恢复快,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包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军训期间发生低血糖昏迷2例分析

    在2008年度大学新生军训期间,我科共接收新生低血糖昏迷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18岁.因训练中突发昏迷,小便失禁0.5h就诊.同学代述发病前5 d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环丙沙星治疗后好转.发病之前早晨未进食,近日饮食较差,训练中突发昏迷,呼之不应,小便失禁,送来我院.

    作者:李圆园;高维;李志伟;郭雅琼;宋学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21例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对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糖控制良好,营养均衡,胎儿发育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产前检查,积极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500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照顾.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益,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拓宽了医院的服务领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达到了双赢效果.

    作者:韩梅;于秀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安全、疗效好.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维超声诊断唇腭裂1例

    1 病历摘要女,25岁.妊娠32周来院检查,采用LOGIQ P5/A5超声诊断仪,对胎儿首先进行3.5 MHz二维观察,胎头位于耻上,胎儿头颅回声及脑内结构清晰,四肢发育健全,脊柱完整,胸腹腔内脏器发育正常,胎心152次/min,前壁胎盘二级.

    作者: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脂血等因素对试纸条法初筛献血者ALT结果的影响

    对流动采血点初筛献血者ALT很有必要[1],为了减少初筛ALT的漏检率,笔者对影响Reflotron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因素进行探讨,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报告如下.

    作者:钮泽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因不合理用药致不良反应分析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药品不良反应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英;罗朝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腔注入甲硝唑注射液治疗脓胸疗效观察

    脓胸是急性化脓性胸膜炎的简称,为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而成[1].脓胸经过有效抗感染治疗并及时脓液引流,炎症可逐渐消退,仅在胸膜腔内残留一定的粘连和胸膜肥厚.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脓胸逐渐转为慢性脓胸,脓液中的纤维素大量沉积在胸膜上,胸膜中的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向纤维素内生长,成为肉芽组织,机化成为胸膜纤维板,包裹肺组织,并严重限制胸廓的运动,使胸廓内陷,纵隔移位,呼吸功能严重减退[2].我院2006一05/2008一11采用胸腔注入甲硝唑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脓胸45例,并与单纯注入生理盐水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朴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亚莫利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亚莫利与二甲双胍对LADA早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亚莫利组、双胍组(每组20例),人组时及治疗后采集空腹及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待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亚莫利治疗后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血清总胆固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甘油三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醉有明显升高(P<0.01),且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抵杭指标IRI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为4.21±0.80,治疗后为2.40±0.89(P<0.01),但与二甲双胍组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亚莫利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显著减轻肤岛素抵抗的作用,且其改善脂质代谢优于二甲双胍,减轻肤岛素抵抗与二甲双胍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刘玉华;莫笑莲;林绍静;黄秋霞;杜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