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因不合理用药致不良反应分析

李英;罗朝利

关键词:头孢哌酮/副作用
摘要: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药品不良反应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心包炎62例误诊分析

    病因治疗在心包炎的治疗中是根本治疗,但在临床上关于心包炎的病因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存在着许多漏误诊现象,现结合2005-01/2008-12我院62例病例,其中正确、及时治疗51例,漏误诊11例,以期提高对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能力.

    作者:王世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1例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008-05我院收治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东红;杨子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骨修补手术105例分析

    目的:总结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中所使用的修补材料以及手术者的技巧是修补术成功的重要因数,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结论:修补术应特别强调材料选择得当;塑形合理,解剖复位;注意无菌操作.

    作者:孙双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因不合理用药致不良反应分析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药品不良反应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英;罗朝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视网膜脱离28例的护理

    视网膜脱离是由于高度近视、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外伤等引起的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对28例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24例分析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2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7~85岁,平均67岁.其中19例为单侧,5例为双侧;21例有明确外伤史.本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有7例,一侧肢体活动乏力为首发症状13例,反应淡漠、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的有4例.均经CT扫描明确诊断.血肿均为额颞顶区.

    作者:常海春;吴洪昌;侯振声;周关胜;王英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法、BACTECMGIT960法检测105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PhaB法、BACTEC MGIT960法阳性标本例数分别为44、41;以培养结果为评价标准,Pha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7.5%、81.8%、91.8%.结论:PhaB测定痰中结核菌只需18~24 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梁煊;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水泥囊肿内注入介入治疗骨囊肿26例分析

    目的:探讨骨水泥囊肿内注入介入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05/2008-01收集26例骨囊肿患者,采用骨水泥穿刺注入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3 a,平均20个月.26例病骨破坏全部终止,病症均缓解,影像学检查20例病灶影像学全部修复,4例病灶大部分修复,总有效率达92%.结论:骨水泥穿刺介入治疗骨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林浩;舒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青光眼手术1例的麻醉处理分析

    新生儿手术的麻醉特点与成人的差别较大,全麻中呼吸管理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14日龄,体重3.2 kg.双侧先天性青光眼,全麻下拟行右眼小梁切开术.患儿顺产分娩,发育良好,面色红润,呼吸道通畅,四肢活动如常.ECG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术前禁乳饮4 h.

    作者:杨中轩;卫法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核性腹膜炎69例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简称结腹)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1],误诊率高.现对我院2005/2008年以来诊断的结核性腹膜炎69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德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包皮内外板双切口环切术148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改良式双切口包皮环切术手术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48例患者未上翻阴茎前,沿冠状沟凸缘于包皮外板环行标记,后于内板距冠状沟1 cm处标记.先于包皮外板沿划线环形切开皮肤,再切开内板于背侧纵行切开皮肤环,于浅筋膜层切除皮肤.结果:148例均未发生感染,术后愈合形态自然美观.1例出现迟发性皮下血肿.经清理止血后,正常愈合.结论:双切口包皮环切术减小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持了原有功能,美观.

    作者:赵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5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各种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方法:对35例相关病例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以获得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武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嫣妮;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富路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富路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做进一步探讨.方法:本资料纳入病例54例,遵循随机分组方案,治疗组28例(富路通治疗组),对照组(吡拉西坦治疗组)26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8周记录1次MMSE、BRS指标评分.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各进行一次实验室检查,以评定其临床安全性.结果:富路通和吡拉西坦治疗后患者MMSE积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BRS行为量表评分的减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5%、6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富路通能明显改善轻、中度VD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病毒或链球菌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根据病理过程,早期使用大量丙种球蛋白(IVIG),可以预防和减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其机制主要是丙种球蛋白的抗免疫作用.现将我科10 a余来所诊治的62例川崎病进行分析,了解IVIG的临床疗效及防治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作用.

    作者:郝雅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高血压危象23例的护理

    我们通过对我科1999-09/2008-09肾移植术后早期高血压危象患者23例的观察与病因分析,及时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香莲;曹雪峰;王欣丽;尹哲;王颖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维超声诊断唇腭裂1例

    1 病历摘要女,25岁.妊娠32周来院检查,采用LOGIQ P5/A5超声诊断仪,对胎儿首先进行3.5 MHz二维观察,胎头位于耻上,胎儿头颅回声及脑内结构清晰,四肢发育健全,脊柱完整,胸腹腔内脏器发育正常,胎心152次/min,前壁胎盘二级.

    作者: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65例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分型特征和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的体会.方法:应用迈瑞DP-7700型全数字化B超仪,7.5 MHz和3.5 MHz探头结合运用,高频扫查麦氏点纵切或压痛点为中心侧动探头观察急性阑尾炎165例病变的阑尾影像.结果:超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9%,误诊率为3.1%.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影像分型特征明确,特异性高,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利于尽早手术,对防止阑尾穿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建国;欧桂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脂血等因素对试纸条法初筛献血者ALT结果的影响

    对流动采血点初筛献血者ALT很有必要[1],为了减少初筛ALT的漏检率,笔者对影响Reflotron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因素进行探讨,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报告如下.

    作者:钮泽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502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阿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502例ACS患者于入院24 h内给予阿乐40 mg/d,比较血脂指标、hs-CRP及肝功能、CK变化.结果:治疗后TC、LDL-C均有显著降低,HDL-C则有回升,P均<0.05.hs-CRP下降(P<0.05).随访3个月无ALT>120 U/L,无CK>5 ULN.结论:ACS患者应用阿乐40 mg/d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赵森;杜明辉;王保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