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淑君
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医疗护理的需要,会经常为患者调整床位,我所在的科室是普通外科,共拥有43张床位,其中设立了一个抢救室,三个监护室,常常为了有利于术后患者的监护而调动床位,看似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却常常因此引起患者的很多不满,甚至影响到患者建立起的良好护患关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为患者更换床位时需要实施的心理方法.
作者:刘祥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安全、疗效好.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脊髓炎患者常表现为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尿便障碍等症状,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青壮年较常见.该症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及很大的心理压力,临床早期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疾病的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药品不良反应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英;罗朝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女,25岁.妊娠32周来院检查,采用LOGIQ P5/A5超声诊断仪,对胎儿首先进行3.5 MHz二维观察,胎头位于耻上,胎儿头颅回声及脑内结构清晰,四肢发育健全,脊柱完整,胸腹腔内脏器发育正常,胎心152次/min,前壁胎盘二级.
作者: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腹痛型心肌梗死临床并不罕见,常突然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上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肌紧张,常因此误诊或漏诊,导致抢救延迟,死亡升高.本文收集2002/2008-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6例中腹痛型心肌梗死25例,并对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睿彬;张小新;林东;许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我院体外搭桥内引流治疗晚期胆管癌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8~62岁.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和重症胆管炎.胆红素178~473.5 mol/L.
作者:周增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银杏制剂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银杏叶滴丸300 mg,3次/d;对照组40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计算斑块面积、Crouse斑块积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均有改善,颈动脉血流改善,阻力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制剂有一定的消减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冯宏业;金丽华;游龙武;梁玉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阿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502例ACS患者于入院24 h内给予阿乐40 mg/d,比较血脂指标、hs-CRP及肝功能、CK变化.结果:治疗后TC、LDL-C均有显著降低,HDL-C则有回升,P均<0.05.hs-CRP下降(P<0.05).随访3个月无ALT>120 U/L,无CK>5 ULN.结论:ACS患者应用阿乐40 mg/d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赵森;杜明辉;王保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07-10我院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膀胱、直肠损伤,无中转开腹,没有发生尿潴留,手术时间(45±20)min,术中出血量(100±20)ml.术后随访无一例阴道残端肉芽组织生长.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肠管功能恢复快,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包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亚莫利与二甲双胍对LADA早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亚莫利组、双胍组(每组20例),人组时及治疗后采集空腹及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待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亚莫利治疗后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血清总胆固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甘油三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醉有明显升高(P<0.01),且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抵杭指标IRI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为4.21±0.80,治疗后为2.40±0.89(P<0.01),但与二甲双胍组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亚莫利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显著减轻肤岛素抵抗的作用,且其改善脂质代谢优于二甲双胍,减轻肤岛素抵抗与二甲双胍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刘玉华;莫笑莲;林绍静;黄秋霞;杜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分型特征和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的体会.方法:应用迈瑞DP-7700型全数字化B超仪,7.5 MHz和3.5 MHz探头结合运用,高频扫查麦氏点纵切或压痛点为中心侧动探头观察急性阑尾炎165例病变的阑尾影像.结果:超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9%,误诊率为3.1%.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影像分型特征明确,特异性高,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利于尽早手术,对防止阑尾穿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建国;欧桂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检验科是医院建设组成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和门诊就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同样也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但在临床科室中标本在采集、运送及贮存中存在一些隐患,它不仅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了生物的安全性,甚至造成医院感染,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好预防感染监控工作,规范标本采集、运送和贮存的工作,建议采取相关的措施.
作者:廖根娣;林阿珠;林美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科2006-01/2007-12共收治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而无呼吸道症状的肺癌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5~70岁,平均59.4岁.起病至来我院就诊时间2~20 d.本组以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1例,表现为顽固的低钠血症;以腰椎转移为首发症状2例,表现为腰痛,夜间较重;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1例,表现为单侧肢体瘫痪;以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首发症状1例.
作者:刘广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的对象为8~48岁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按临床症状分期给与不同剂量的纳洛酮治疗,密切观察记录清醒时间.结果:1 h内的清醒者48例,2 h内清醒者60例.结论:纳洛酮有明显的催醒效果能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屈会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通过对我科1999-09/2008-09肾移植术后早期高血压危象患者23例的观察与病因分析,及时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香莲;曹雪峰;王欣丽;尹哲;王颖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其他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0-11/2008-11我院12例小儿疑似阑尾炎急腹症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误导、病史采集不全、临床思维方法不当是小儿急腹症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认真询问病史、系统仔细查体、综合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全面分析判断病情可减少小儿急腹症的误诊.
作者:努尔兰;韩新军;沙力塔纳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法、BACTECMGIT960法检测105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PhaB法、BACTEC MGIT960法阳性标本例数分别为44、41;以培养结果为评价标准,Pha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7.5%、81.8%、91.8%.结论:PhaB测定痰中结核菌只需18~24 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梁煊;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按照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血站要对血液进行ALT的检测,由于影响ALT检测因素较多,为了减少因ALT不合格而造成血液报废,我们在采血车对献血者进行ALT的检测,合格后采血,然后按要求再对血液进行初、复检,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血液因ALT不合格而报废,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侯广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12我科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例,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初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