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本采集、运送和贮存防感染的安全管理探讨

廖根娣;林阿珠;林美凤

关键词:标本制备
摘要:检验科是医院建设组成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和门诊就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同样也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但在临床科室中标本在采集、运送及贮存中存在一些隐患,它不仅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了生物的安全性,甚至造成医院感染,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好预防感染监控工作,规范标本采集、运送和贮存的工作,建议采取相关的措施.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含左氧氟沙星、埃索美拉唑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4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加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治疗7 d;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加克拉霉素(25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治疗7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69%和84.2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作者:刘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衰竭20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例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的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在衰竭器官中,以心、肺、肾为多见.结论:早期介入治疗较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存活意义更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吴传印;荆雪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杏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学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制剂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银杏叶滴丸300 mg,3次/d;对照组40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计算斑块面积、Crouse斑块积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均有改善,颈动脉血流改善,阻力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制剂有一定的消减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冯宏业;金丽华;游龙武;梁玉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层递式教学法在体检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护理教学查房是护生向护士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在职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环节之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将层递式法应用于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中,可提高查房的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李卿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亚莫利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亚莫利与二甲双胍对LADA早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亚莫利组、双胍组(每组20例),人组时及治疗后采集空腹及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待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亚莫利治疗后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血清总胆固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甘油三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醉有明显升高(P<0.01),且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抵杭指标IRI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为4.21±0.80,治疗后为2.40±0.89(P<0.01),但与二甲双胍组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亚莫利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显著减轻肤岛素抵抗的作用,且其改善脂质代谢优于二甲双胍,减轻肤岛素抵抗与二甲双胍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刘玉华;莫笑莲;林绍静;黄秋霞;杜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水泥囊肿内注入介入治疗骨囊肿26例分析

    目的:探讨骨水泥囊肿内注入介入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05/2008-01收集26例骨囊肿患者,采用骨水泥穿刺注入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3 a,平均20个月.26例病骨破坏全部终止,病症均缓解,影像学检查20例病灶影像学全部修复,4例病灶大部分修复,总有效率达92%.结论:骨水泥穿刺介入治疗骨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林浩;舒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与胸水中IL-2、TNFα和IFNγ活性的实验研究

    我们应用ELISA酶联免疫检测法研究了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胸(或腹)水中的内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干α(TNFα)和γ-扰素(IFNγ)的生物学活性,报告如下.

    作者:赵侠;白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葛根素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嫣妮;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无论是骨还是软组织,骨关节的疾患或创伤(包括手术创伤),对病损部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如局部出血、肿胀、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只有正确认识组织反应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伤病的恢复.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措施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密切关联的三个环节.本文着重讨论功能锻炼问题.

    作者:郑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采血车ALT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按照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血站要对血液进行ALT的检测,由于影响ALT检测因素较多,为了减少因ALT不合格而造成血液报废,我们在采血车对献血者进行ALT的检测,合格后采血,然后按要求再对血液进行初、复检,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血液因ALT不合格而报废,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侯广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标本采集、运送和贮存防感染的安全管理探讨

    检验科是医院建设组成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和门诊就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同样也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但在临床科室中标本在采集、运送及贮存中存在一些隐患,它不仅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了生物的安全性,甚至造成医院感染,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好预防感染监控工作,规范标本采集、运送和贮存的工作,建议采取相关的措施.

    作者:廖根娣;林阿珠;林美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103例分析

    目的:探讨在CT定位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皮激光椎问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03例患者<1个月后随访,097例生活、睡眠时间及日常活动均满意.4例因意外受伤复发,2例失访.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明显,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辉;丁盛;李纪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维超声诊断唇腭裂1例

    1 病历摘要女,25岁.妊娠32周来院检查,采用LOGIQ P5/A5超声诊断仪,对胎儿首先进行3.5 MHz二维观察,胎头位于耻上,胎儿头颅回声及脑内结构清晰,四肢发育健全,脊柱完整,胸腹腔内脏器发育正常,胎心152次/min,前壁胎盘二级.

    作者: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隐裂牙80例治疗分析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疾病,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临床上比较多见,由于牙隐裂早期裂纹细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又容易被忽略,较深的裂纹并伴有牙髓病变者对咬合功能影响较大,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因此牙隐裂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笔者对2003/2008年共80例隐裂牙进行临床治疗并随访1~3 a,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丁莞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2种药物用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效果.方法:对532例唇腭裂整复手术小儿,分为两组:A组3月龄~7岁298例;B组7岁以上234例;其中唇裂379例,腭裂153例.A组用氯胺酮,B组用芬太尼.结果:两组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A组有27例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约占5.1%.结论:2种药物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多种药物合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梁治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量泵在神经外科危重症100例中的应用护理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使用微量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使用微量泵达到了治疗效果,保证了用药安全,无一例因微量泵注射不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做好微量泵使用时的巡视、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相应项目的监测、及时排除微量泵故障,对保证微量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香茹;苏燕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富路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富路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做进一步探讨.方法:本资料纳入病例54例,遵循随机分组方案,治疗组28例(富路通治疗组),对照组(吡拉西坦治疗组)26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8周记录1次MMSE、BRS指标评分.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各进行一次实验室检查,以评定其临床安全性.结果:富路通和吡拉西坦治疗后患者MMSE积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BRS行为量表评分的减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5%、6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富路通能明显改善轻、中度VD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8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07-10我院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膀胱、直肠损伤,无中转开腹,没有发生尿潴留,手术时间(45±20)min,术中出血量(100±20)ml.术后随访无一例阴道残端肉芽组织生长.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肠管功能恢复快,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包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痛型心肌梗死25例分析

    腹痛型心肌梗死临床并不罕见,常突然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上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肌紧张,常因此误诊或漏诊,导致抢救延迟,死亡升高.本文收集2002/2008-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6例中腹痛型心肌梗死25例,并对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睿彬;张小新;林东;许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癌误诊21例分析

    肺癌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或轻微,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和误治.本文对2001/2008年我院收治误诊的21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告如下.

    作者:谢锡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