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病治疗中的饮食护理探讨

刘娜

关键词:血液病/护理, 饮食护理
摘要:饮食护理在治疗血液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使患者在治疗前、中、后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可减少不良反应,有效地完成周期治疗,达到治愈的效果.就血液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如下.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脑囊虫病合并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诊断明确的73例脑积水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了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术后进行抗脑囊虫病治疗.结果:其中13例腩积水症状改善效果不佳,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脑帘恢复正常.结论:影像检查足对脑积水型脑囊虫病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积极手术切除脑囊虫,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再进行抗囊虫治疗,必要时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临床效果明确安全.

    作者:刘猛;张圣旭;步星耀;张建国;柴昌;周伟;李玉;郭锁成;邢亚洲;张永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斯的明在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56例分析

    新斯的明是抗胆碱酯酶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稀释的新斯的明,模拟胃肠蠕动周期,间断静脉注射,达到快速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缓解麻痹性肠梗阻的目的.笔者将新斯的明用于麻痹性肠梗阻中56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锦忠;马丹;辛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辅以硬膜外麻醉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但患者清醒和阻滞不全、牵拉反应常给手术和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我们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辅以硬膜外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素媛;佟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美皮康敷料)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创面覆盖无菌纱块,给予换药1次/d;观察组24例,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创面覆盖湿性敷料,根据情况给予2~3 d换药1次.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湿性敷料应用于Ⅲ期压疮疗效好,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马建红;谢彩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06/2008-06收治的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痛经缓解程度、月经量、经期变化以及子宫体积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介入治疗的28例患者痛经均缓解,子宫体积缩小、异位病灶消失、月经量减少.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此方法既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又保留其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瑛;罗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瑞吉贴剂治疗癌痛36例分析

    癌症患者中50%~80%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疼痛高达60%~9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没有得到缓解[1].多瑞吉贴剂(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性镇痛药,其主要特点为通过皮肤吸收药物发挥疗效,从而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镇痛方法[2].

    作者:刘玉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龄初产妇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孕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6例高龄初产妇(研究组)于产前1周内进行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136例正常年龄初产妇(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高龄初产妇的sAS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年龄初产妇(P<0.01).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该提早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周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功能输液卡的设计与应用

    经过我院护理部、药剂科、输液室等相关科室近2a的临床实践及不断改进,一种新型多功能输液卡已在我院输液室正式使用.护士在为门诊患者进行输液的过程中,由于中间环节较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我院输液室发生的因输液外渗、药房发错药、药物与病历不符、输错接错液体、漏输药液等共63例.由于我院输液卡使用年限较长,格式老化,项目不全,发生护理缺陷后无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作者:徐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荨麻疹265例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过敏原,减少误诊、漏诊.方法:采用北京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15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内试验.结果:阳性率高为尘螨60.78%.结论: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可为荨麻疹患者提供特异性诊断及防治依据.

    作者:吕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76%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100例分析

    对我院2005-01/2008-12用76%泛影葡胺代替碘油所做的1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原发不孕72例,继发不孕28例.不孕年限1~3 a 60例,4~6 a 22例,7 a以上18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28.4岁.

    作者:谭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通气支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通气支持效果.方法:5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于入院实施气管插管,行通气支持,通气模式选用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PaO2、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调整各通气变量参数.清除毒物,给予阿托品,突击氯磷定治疗,适度镇静,营养支持.结果:3例死于心肌缺血,2例放弃治疗,48例治愈(90.57%).通气支持时间72~156(平均98)h;住院6~15(平均10.5)d,无一例并发症.结论:通气支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救治有效,综合治疗是关键.

    作者:邓进军;卢亚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写字板在临床护理中的巧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般把有小治疗、特殊管道及有特殊饮食的患者,均用记录本记录或交班,个别医院则用打印机打印,每天如此,细节烦琐,这样不但重复工作,而且增加了护上的工作量,也浪费了纸张.因此,我科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徐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T波及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评估

    目的:探讨早期T波倒置和ST段回落指标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意义.方法:ST段抬高AMI患者86例,均接受再灌注治疗,ECG监测T波、ST段变化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重构(LVRM),临床观察住院时间、住院期间、0.5 a内心功能及病死率;以ECG早期T波倒置和(或)ST段回落分组,对比分析两项指标单用与联用判断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单用ECG早期T波倒置或ST段回落指标对LVRM、心衰、病死率等判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尢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项指标联用时敏感度、约登指数均明显提高.结论:联用ECG早期T波倒置和ST段回落两项指标较单用能提高对AMI预后的预测,有助于临床干预的抉择.

    作者:侯建中;陈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使用一次性吸管B超监视人工流产术临床观察

    我们基层计生部门由于受一定情况限制,门诊即时人工流产手术居多见.2007-08以来,我们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管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即时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云;张晓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院近年来采用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小儿腹泻患者180例,男102例,女78例,发病年龄20 日龄~3岁,平均1岁零9月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4~15次/d,黄色稀便或黄色稀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伴有或不伴有不消化的奶瓣,均无中重度脱水,都进行大便镜检,白细胞3~5个,脂肪球(+)者46例,余大便镜检均无异常,大便培养都无细菌生长.

    作者:刘俊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应该是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在没有介入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惟一能尽早实现血管再通使冠脉血流重新灌注的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本文总结了2004年以来我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成功的资料60例,旨在总结护理经验与体会,供同道参考.

    作者:聂香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呕吐物吸入,可引发吸入性肺炎,反复呕吐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严重呕吐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引起死亡[1].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田旭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老年脑心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方法:62例脑心综合征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卒中部位、心电图、血脂、血糖、尿酸及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组心电图异常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左心衰竭并休克.发生率为49%,2 h内发生者14.52%,7 d内占85.48%,病死率为32.26%.脑心综合征组血糖、血脂、尿酸及C-反应蛋白增高明显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保护心脏功能、控制心律失常及预防心肌梗死,控制干预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虹;侯玉华;黄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诊断治疗肺血栓栓塞18例分析

    2005/2008年我院收治肺血栓栓塞(PTE)患者1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31~72(平均54)岁,病程2 h~5 a.基础疾病:慢性肺部疾病3例,下肢静脉曲张/血栓6例,下肢静脉炎3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3例,房颤2例,高血压病7例,外伤1例,各种原因卧床4例,肿瘤1例,手术2例.胸闷气短16例,心悸12例,咯血3例,呼吸困难11例,胸痛4例,咳嗽5例,晕厥2例,发热1例.HR>100次/min 11例,呼吸急促11例,BP<90/60 mm Hg 3例,发绀10例,颈静脉怒张8例,双下肢水肿6例,下肢静脉炎3例,P2亢进13例,三尖瓣杂音5例,心律不齐3例,异常肺部呼吸音5例.

    作者:马丙兰;刘素云;刘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右利手壳核出血致失语10例分析

    我科1998/2006年收治脑卒中患者中右利手右壳核出血致失语1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47~78岁,平均61.3岁.本组均为右利手.本组初期皆为不同程度的失语及左侧肢体偏瘫,其中8例为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表现为语言理解良好,口语表达困难,不流畅,语言减少及一过性口语不能;2例为皮层下感觉性失语,表现为语言理解力差、错句,所问非所答,发言低沉.

    作者:常葆凌;张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